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5-04 14:50
AI教母李飛飛,創業了!
最新消息,斯坦福大學教授李飛飛正在建立一家AI公司,已完成種子輪融資。
公司方向定為「空間智能」——旨在讓AI能像人類一樣對視覺信息進行高級推理。消息人士表示,這將是該技術的一次飛躍。
投資方包括硅谷風投a16z和Radical Ventures。
作為AI領域影響力*的女性和華人,李飛飛長期對學術界和工業界貢獻斐然。她在斯坦福拿下終身教職,曾擔任谷歌雲AI首席科學家、推動Google AI中國中心成立、並長期統籌谷歌雲AI、谷歌大腦以及中國本土團隊工作。
但躬身創業,這是頭一回。
目前,李飛飛及相關投資方對於這一新消息尚未做出迴應。
但李飛飛的領英頁面上已經多了一條新履歷。
title是「新手」,介紹只寫了「something new」,確定是全職,從2024年1月開始,現在已經進行5個月。
計劃「讓AI實現高級推理」
匯總各方信息,目前比較有跡可循的線索是參投的加拿大風投Radical Ventures。
去年,李飛飛去年以科學合夥人的身份加入了這家基金。
更多蛛絲馬跡,可以從李飛飛近期的公開活動看起。
上個月,李飛飛在温哥華舉行的TED大會中發表了主題演講,內容正是與空間智能相關。
演講中,李飛飛對「空間智能」的描述是從物體之間的關係中獲得預測和洞察力的能力。
她表示,AI對空間智能理解的進步,正在催化機器人學習,使我們更接近讓AI能與世界互動的目標。
爲了解釋「空間智能」,她展示了一張貓咪伸出爪子要把玻璃杯推向桌子邊緣的照片。
她表示,人類大腦在這一瞬間可以評估玻璃杯的幾何形狀、它在3D世界中的位置、它與桌子、貓和其他東西的關係,並且能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採取行動制止。
同時,她表示自己的團隊在實驗室中也正在嘗試如何教會電腦在3D世界中行動。
比如通過大語言模型,讓一個機器人手臂執行任務,打開一扇門、做一個三明治以及對人類的口頭指令做出反應等。
這里提到的工作應該是和去年發佈的具身智能成果VoxPoser有關。
這個項目可以讓人類給機器人下達指令,如「打開上面的抽屜,小心花瓶!」
然后大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就能從3D空間中分析出目標和需要繞過的障礙,幫助機器人做行動規劃。
並且在真實世界中,機器人在未經「培訓」的情況下,就能直接執行這個任務。
除此之外,近期李飛飛也參與了一系列學術成果的發表,涉足領域包括計算機視覺、機器人、智能體等。
比如一些的便攜式的動作數據收集系統。
還有一些與Agent相關。
比如上個月發佈的一項涉及1000多種人類日常活動的具身智能Benchmark,李飛飛就有參與其中。
在3D空間方面,李飛飛團隊也在今年年初發布了一款隔空3D建模模型,可以透過遮擋物建模出人物的動作。
此外,她還與來自微軟、斯坦福、UCLA等機構的15名研究人員共同發佈了一份關於Agent AI的立場文件。
文件中明確了Agent AI的基本概念,並提出了Agent AI基礎模型,即利用多模態預訓練模型構建的通用Agent系統。
文件中指出,這些模型可以處理來自機器人、遊戲等領域的交互式多模態數據。
另外,李飛飛的斯坦福主頁顯示從今年年初到2025年末,她將處於「部分休假」狀態。
這一起始時間,剛好與李飛飛領英頁面中「newbie」履歷的開始時間重合。
AI教母李飛飛
如今,李飛飛已經成為AI領域內*影響力的女性和華人之一。
對應AI教父的稱號,大家稱她為AI教母。
她的傳奇經歷一直為人津津樂道——
33歲成為斯坦福計算機系終身教授,44歲成為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現任斯坦福以人為本人工智能研究院(HAI)院長。
她是計算機視覺領域舉足輕重的領軍人物,一手創立的ImageNet成為推動計算機視覺識別領域前進的標杆成果。
其門下高徒頗多,比如先后在OpenAI、特斯拉任職的Andrej Karpathy、目前在英偉達的Jim Fan等,也都是AI領域內頗具影響力的人物。
后來李飛飛曾短暫進入工業界,出任谷歌副總裁即谷歌雲AI首席科學家。她一手推動了谷歌AI中國中心正式成立,這是Google在亞洲設立的*個AI研究中心。並帶領谷歌雲推出了一系列有影響力的產品,包括AutoML、Contact Center AI、Dialogflow Enterprise等。
最新大模型趨勢里,李飛飛團隊聚焦於具身智能,將大模型接入機器人,無需額外數據和訓練即可把複雜指令轉化成具體行動規劃,開闢新一輪浪潮中的重要方向。
一直以來,李飛飛都是AI領域風向標一樣的存在。
最近,李飛飛的個人回憶錄《我看到的世界》正式發表。在這本書中,李飛飛自述了自己如何從北京到成都再到美國,如何在AI變革中逐漸找到自己的使命,並且分享了自己對AI發展的看法。
由此,一個更加立體的李飛飛被勾勒出來。
她説自己不是開源派也不是毀滅派,她希望人類能和AI和平相處。
她分享,谷歌雲的經歷讓她意識到,引領AI技術發展需要肩負起相應的責任。
她也表示,如果你追求時髦算法,那麼這肯定不是*的科研。
畢竟她曾經也做過冷門項目——不聽同行導師建議,用數年時間標註了用於訓練ImageNet的1400萬張圖片。
……
李飛飛坦言,自己非常害羞,不敢講自己的故事。
而在寫完自己前40年后,李飛飛給自己掀開了一個人生新章程。
正如她所説的,文明就像是一艘大船,我們在黑暗中航行。
科學家李飛飛,如今有了新故事。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量子位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