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遠超想象?「股神」巴菲特的AI投資佈局

2024-05-03 08:57

專題:2024年巴菲特股東大會中美投資人酒會

  巴菲特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投資可能遠超你的想象。

  在2023年5月的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上,巴菲特曾經作出預測稱人工智能將「改變世界上的一切」,但不認為人類智能將被超越。「AI確實可以實現很多事,但同時也擔憂AI難被掌控。初衷是好的,需要接受它。AI可以改變全球面貌,但是改變不了我們的想法和行為。」他説。

  一直以來,巴菲特給外界的印象是並不熱衷於追逐科技熱點,但其投資組合當中的企業卻搭上了AI快車,據統計,截至今年3月末,巴菲特已向八隻人工智能概念股投資約1590億美元,其中大多數個股在過去12個月表現搶眼。

  「巴菲特的周圍必然有一羣聰明伶俐的年輕人,看起來他並未落后於人。」紐交所交易員塔奇曼(Peter Tuchman)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預期,巴菲特可能會在2024年股東會上提及人工智能及其對人類未來的影響。

  意外重倉AI?

  巴菲特的「心頭好」蘋果是伯克希爾-哈撒韋的第一大重倉股,一季度財報顯示,蘋果佔伯克希爾-哈撒韋投資組合比例的41%,市值約為1569億美元。報道稱,該公司正與OpenAI、谷歌、百度洽談,為新一代iPhone手機添置生成式AI功能,或於今年6月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官宣。分析人士相信,有了AI加持,iPhone系列手機需求有望重拾升勢。

  伯克希爾-哈撒韋的另一隻AI概念股是亞馬遜,持股價值約18億美元。儘管亞馬遜以電商聞名,但其大部分利潤來自雲計算業務AWS。該公司CEO賈西(Andy Jassy)表示,人工智能幫助AWS業務重新加速,令該業務年收入達千億美元。

  除了上述兩隻個股,巴菲特通過旗下的新英格蘭資產管理公司(New England Asset Management,NEAM)投資了其他六隻AI主流企業,例如NEAM持有價值1160萬美元的微軟股票、250萬美元谷歌股票、830萬美元的高通股票等。

  過去一年,人工智能掀起資本市場波瀾。截至5月2日,這波人工智能熱潮的最大贏家英偉達過去一年累計漲幅高達兩倍,谷歌、Meta兩家科技大廠你追我趕,股價分別累計上漲58.2%和84.6%,同期,反映大盤走勢的標普500指數漲幅為22.9%。

  塔奇曼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看看科技板塊都發生了些什麼?即使板塊估值高得離譜,這些股票確實走勢亮眼。英偉達2023年年初曾在100多美元交易,今年最高觸及950美元,可謂從黯淡無光到閃閃發光。它固然在行業中頗具價值,這也是價值投資當中的難點,即如何慧眼識別價值股。」

  價值投資是否還適用?

  巴菲特被許多投資者奉為有史以來最佳價值投資者,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價值投資是否還能適用?

  「價值投資永遠適用於任何環境。」塔奇曼説,「1987年,我開啟了交易員生涯,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大堂內的一家券商工作,至今近40年時光里,經歷的每次危機、每次崩盤,總是一個買入機會而非賣出機會。如果你在1987年、2000年、2007年或是疫情期間買入股票並且持有,那麼你將獲利頗豐。買入並長期持有具有價值的事物,將永遠是明智之舉。」

  伯克希爾哈撒韋第二大持倉股是美國銀行,在其投資組合中的佔比為11%。巴菲特長期以來一直堅信國運,持有一家美國頂級大行的股票是其押注美國經濟的投資方式。如果十年前投資1萬美元買入該股,那麼包括股息在內,當年投資現在價值大約2.8萬美元,摺合超過20萬人民幣,投資回報率為1.8倍。

  「雖然可能無法立刻驗證其正確性,但隨着時間的推移 他總被證明是對的。」塔奇曼説,「他曾投資一些一度平平無奇的公司,是因為看到了公司的長期價值,並以折讓價買入。能識別別人忽略的價值,這正是職業選手異於常人之處。」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

責任編輯:石秀珍 SF183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