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國有大行反超股份行,個人消費貸款和經營貸款大幅擴張

2024-05-02 14:39

文丨吳海珊

已經發布的銀行財報似乎在打破一些行業發展慣例。 

多年以來,大銀行對公業務強,小銀行零售業務多;大銀行增長慢,小銀行增長快,已經成為銀行業的潛在共識,但是這一規律在2023年被打破了。 

根據已經發布的2023年財報顯示,作為零售業務的個人貸款業務增長中,國有大行的增速遠遠超過了股份行。尤其是在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方面,國有大行正在不斷擴大自己的領地。 

國有大行

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增量領跑

通常而言,個人貸款業務相對於公司貸款業務而言,屬於銀行零售業務。除郵儲銀行以外,零售業務歷來不是國有大行的強項,相對來説,股份行和城商行在零售方面更擅長。 

在已經公佈的23家銀行中,從個人貸款在貸款總額的比例來講,佔比超過一半的有四家銀行,分別是常熟銀行平安銀行、郵儲銀行、招商銀行。 

國有行個人貸款在總貸款中的佔比通常在30%左右,如工商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的個人貸款在總體貸款的比例分別為33.2%、33.11%和36.36%。 

但是從2023年的業績來看,國有大行在部分個人貸款細分領域的增長,相對更為出色。 

如從個人貸款絕對量來看,六大國有行的個人貸款均處於擴張狀態。其中,增長最快的為郵儲銀行,同比增長超10%,增長最少的為中國銀行,同比增長3.14%(見表1)。 

不同銀行業務對於個人貸款分類的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個人住房貸款、個人經營性貸款、個人消費性貸款以及信用卡等佔主要比重。 

2023年在居民購房意願及需求相對疲弱的背景下,各家銀行開始轉向個人消費貸款領域發力。各銀行之間競爭激烈,不少銀行都推出了各種優惠政策促進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貸款,持續壓低貸款利率,2023年底個人貸款利率跌至3%左右。2024年這一趨勢仍然在繼續,最近中信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等推出了更為優惠的消費貸利率,有銀行的消費貸利率已經進入了2開頭的時代。 

國盛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婷婷在研報中指出,儘管當前消費貸款的高收益特徵已並不突出,但各家銀行仍將消費貸作為信貸投放的重點發力方向,原因包括監管層面對於金融機構加強對消費領域支持的引導,消費貸作為有效的客户觸達工具,以及消費貸的資本佔用相對更低。 

而國有大行在這一波的競爭中勝出。就個人消費類貸款和個人經營類貸款而言,國有大行的增長明顯超過了股份行和城商行。 

根據馬婷婷的統計,不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國有五大行和股份行的消費貸增速分別為16.3%和1.4%,國有行及增長快於行業平均水平(2023年金融機構非房消費貸增速達14.7%)。 

工商銀行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均漲超40%

農業銀行交通銀行單項增速超過80%

六大國有行中,除中國銀行沒有公佈更為詳細的數據,其他五家銀行的個人消費性貸款和經營性貸款,二者或者其中一個都出現了快速增長。 

其中,工商銀行的個人消費性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均取得了超過40%的增長。2023年度,工商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增加958.44億元,個人消費貸款增長41.23%;個人經營性貸款增加4170.96億元,增長44.85%。工商銀行在財報中表示,主要是以大力推廣個人信用貸款產品,通過精準選擇客羣、主動預授信等舉措,提升居民高效便捷的信貸融資體驗,助力消費持續恢復。 

農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增長75.9%,該行在財報中表示,主要由於其積極拓展新型消費領域場景,提高消費金融可得性和便利性。與此同時農業銀行的個人經營貸款較上年末增長29.4%。農業銀行表示,該行積極服務國家「擴內需、促消費」戰略,加強消費金融場景建設,在汽車、家裝等熱點領域加快突破,提高個人消費信貸可得性和便利性。 

交通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余額 1581.17億元,較上年末增長達86.25%;個人經營類貸款從2022年的2392.71億元增長至3421.98億元,同比增長43%。交通銀行在財報中表示「全年個人綜合消費貸和個人經營貸增量達歷史最高水平。」 

建設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增速最快。2023年度,建設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金額77748.1億元,同比增長87.19%。同期,個人消費貸款金額為4216.23億元,同比增長42.71%。 

在國有大行中,郵儲銀行是個人業務佔比最多的。郵儲銀行的個人貸款在總貸款中的佔比以及2023年的增長都相對較高。2023年底郵儲銀行個人貸款總額44702.48億元,在總體貸款佔比為54.86%,同比增長了10.48%。但是個人消費貸款和經營向貸款增長相對較低。 

其中郵儲銀行2023年個人消費貸款為28587.41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00.96億元,增長4.77%。不可忽略的原因是,郵儲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分為兩部分,分別是個人住房貸款和個人其他消費貸款。其中,個人其他消費貸款為5207.50億元,2022年為4668.82億元,同比增長11.54%,郵儲銀行表示主要是緊抓消費信貸市場發展機遇,強化場景服務和營銷模式創新,打造智能化、數字化的線上消費貸款產品體系,滿足居民多樣化消費信貸需求,個人消費貸款保持平穩增長。 

郵儲銀行的個人小額貸款主要用途為個人經營用途,郵儲銀行在財報中表示,同時,個人小額貸款13922.27億元,同比增長22.64%,增量創歷史年度新高。拉長時間來看,郵儲銀行的小額貸款增速連續四年超過20%。 

底層資產質量更優

為國有行個人信貸擴張提供底氣

但是相對於國有行的齊頭猛進來講,股份行的表現較為分化,如招商銀行、中信銀行等表現較好,而平安銀行、光大銀行等部分銀行的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款甚至出現了負增長。 

如招商銀行的零售貸款中的消費貸款同比增長49%,達到3015.38億元;服務於零售經營的小微貸款同比增長19.06%,達7512.97億元。 

此外,浙商銀行、中信銀行和興業銀行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同比也是增長態勢,如浙商銀行2023年個人經營性貸款1776.85億元,同比增長11.55%,個人消費貸款1467.1億元,同比增長19.98%;中信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2023年為4591.13億元,同比增長21.2%;消費貸款為2985.61億元,同比增長19.04%;興業銀行的個人經營貸款、個人消費貸款較上年末分別增長16.22%、20.57%。 

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則出現了負增長。平安銀行的個人貸款余額為19777.19億元,較上年末下降3.4%。其中,經營性貸款余額6147.6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5.6%;該行表示「受外部經營環境變化影響」,消費性貸款余額5452.91億元,較上年末下降9.5%。 

光大銀行的個人貸款為15126.16億元,較2022年同比出現了小幅下跌。其中個人經營貸款為2992.91億元,同比增長16.37%,個人消費貸款為1956.79億元,同比下跌6.1%。 

對於股份制銀行和國有大行在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的不同增長局面,瑞銀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對本刊分析説:「大銀行比小銀行增長更快一方面也反映出資本充足率的問題,也就是中小銀行的資本充足率往往無法支持特別快的信貸增長。」 

根據本刊對已經發布財報的23家銀行資本充足率的統計國有大行顯而易見的高於股份行和城農商行,尤其是工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達19.1%,傳統四大行的資本充足率都超過17%,平均而言六家國有行的資本充足率為16.91%(見表3)。 

相比而言股份行中只有招商銀行的資本充足率超過了17%,平均值為13.89%。城農商行中,寧波銀行和渝農商行相對較高,超過15%,平均值為13.93%。 

也有銀行內部人士對本刊表示,中小銀行並沒有在一些業務方面較為激進,是因為對小銀行來説,競爭中的成本壓力是小銀行無法承擔的。 

國有大行個人消費貸和經營貸

市佔率持續提高

隨着國有銀行的個人消費性貸款和經營性貸款較大的增速,這類貸款在國有大行貸款中的總比例也在提升,如工商銀行個人經營性貸款在工商銀行貸款中的佔比從4%,提高至5.2%,建設銀行個人消費類貸款在總貸款中的佔比從1.96%提高至3.26%。 

而從總體來看,根據馬婷婷統計,五家國有行(不包含中國銀行)的消費貸市場份額也從2022年的24.5%提升0.4個百分點至24.9%,招商銀行、平安銀行、中信銀行、興業銀行、民生銀行、光大銀行、浙商銀行七家股份行的消費貸市場份額則從2022年的28.8%下降3.3個百分點至25.5%。 

與此同時,儘管個人消費貸款和經營性貸款都出現較大的增長,但並沒有導致不良率的大幅提升。 

如工商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和個人經營性貸款的不良率都出現了下滑,其中,個人消費貸款從1.71%下滑至1.34%,個人經營性貸款性0.91%下滑至0.86%。 

從其他幾家銀行的不良率來看,個人消費貸款的不良率基本處於下行趨勢,如農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從1.25%下滑至1.04%;建設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從0.89%下滑至0.86%,郵儲銀行的個人消費貸款不良率從2.14下滑至1.81%。 

個人經營性貸款的不良率略有上升,農業銀行從0.65%上升至0.76%,建設銀行從0.65%上升至0.95%,郵儲銀行從1.70提升至1.73%,交通銀行從0.72%提升至0.78%。 

對此,多家國有行在業績發佈會上回應稱,個人類貸款不良率略有上升,主要受市場環境影響。如建設銀行高管對此表示:「從更大的貸款分類來看,建設銀行持續保持了零售信貸大行的地位。儘管受到市場環境的影響,個人類貸款不良率略有上升,但整體維持較低水平。」 

(本文已刊發於4月27日《證券市場周刊》。文中提及個股僅做舉例分析,不做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