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夜讀 | 六大焦點!2024巴菲特股東大會前瞻一覽

2024-04-30 23:38

投資界一年一度的盛會——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大會,也就是投資者熟知的巴菲特股東大會將於2024年5月4日如約在美國奧馬哈召開。

在2024這一特殊的年份,AI、黃金、高通脹等等都是熱門的投資議題,股神」巴菲特對此會帶來哪些獨到見解呢?

圖片

焦點1:鉅額現金要怎麼用?

根據2024年2月發佈的股東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公佈去年第四季度營業利潤大幅增長,達到85億美元,高於去年同期的66億美元,同比增長28%。該公司今年的營業利潤升至373億美元,而在2022年創下了308億美元的紀錄。

這家總部位於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的企業集團去年全年淨利潤為962億美元,與2022年的淨虧損228億美元相比,出現了大幅好轉。

值得注意的是,巴菲特坐擁創紀錄的現金。伯克希爾擁有約1676億美元的現金及等價物,打破了上季度1572億美元的紀錄高位。

這樣龐大的現金,下一個投資目標會是誰,成為眾多投資者關心的話題。

圖片

「關於現金和美國國庫券的持有量,我們確實保持了遠超傳統觀點的必要水平的頭寸。在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伯克希爾哈撒韋通過自身運營獲得了現金,而沒有依賴商業票據、銀行貸款或債券市場。我們從不預測經濟癱瘓的具體時間,但我們始終為各種可能的風險做好準備。」巴菲特在最新的股東信中寫道。

巴菲特稱:「我們採取的這種極端的財政保守主義,是對伯克希爾哈撒韋股東的企業承諾。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的謹慎可能被認為是不必要的,就像為防火堡壘式建築購買保險一樣。然而,我們堅信,這種謹慎是保護股東利益的關鍵。」

The Motley Fool分析師Sean Williams認為,巴菲特不斷增長的現金儲備明確但無聲地承認,他和他的團隊都沒有看到太多價值。但這並不意味着巴菲特放棄了給他和股東帶來巨大財富的美國股市。

焦點2:如何理解美國當前的經濟狀況以及對投資的影響

美國經濟最近兩年表現出較高的名義增長和較高的通貨膨脹。根據對2023年全美上市公司的財報統計,在4700多家公司中,營收增速的中位數是4.8%,利潤總額增速的中位數為-1.2%,EPS增長中位數是0。可見2023年對美股來説是一個增收不增利的年份,名義增長並沒有帶來利潤的增厚。從最近公佈的經濟數據來看,美國經濟增長略顯疲態,但通脹依舊維持高位,這將對美股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焦點3:為何減持蘋果股票?

根據2月發佈的股東信,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在2023年最后三個月拋售了1000萬股蘋果股票,約佔其在這家科技巨頭持股的1%。

蘋果公司一直是伯克希爾的主要控股公司,並被稱為「四大巨頭」之一,與它的保險、鐵路和能源業務並列,巴菲特説這是伯克希爾的主要價值來源。

在最近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監管文件中,伯克希爾還宣佈小幅減持蘋果股票。文件還顯示,伯克希爾在2023年第四季度出售了8000萬股打印機公司惠普的股票,減少了78%的持股。它還減持了媒體公司派拉蒙32%的股份。

巴菲特長期以來對科技股都報以極大的戒心。在蘋果產品力最極致的喬布斯時代,伯克希爾並沒有進行投資。在巴菲特的投資觀念中,喬布斯時代的蘋果雖然產品是革命性的,但是靠着不斷出爆品引導復購的模式並不具備很深的護城河,畢竟創意成功的可複製性太低,而蘋果后續有幾代產品並不賣座也證明了這一點。

但在庫克打理多年之后,蘋果的護城河已經建立——這就是iOS生態。這個生態系統使得蘋果從一個消費電子產品製造商逐漸轉變為一家數字時代的「公用事業」公司。海量的用户和消費黏性保證了蘋果未來穩定的現金流。因此,直到庫克上任5年之后的2016年,巴菲特才投了蘋果——雖然此時蘋果公司的股價已經從iPhone初代發佈后暴漲了10倍。

但是,蘋果近來的發展似乎遭遇了重重的阻礙。在AIGC的浪潮之下,蘋果並沒有佔據大模型的生態位。在長達十年的研發之后,蘋果也最終放棄了電動車的研發。而在消費電子領域,一方面蘋果手機在中國的市場份額面臨華為迴歸后的挑戰;另一方面,蘋果的初代VR/AR頭顯Vision Pro雖然一度引發市場的轟動,但是出貨量和后續的市場反饋並沒有給出讓人樂觀的信號。巴菲特是否會點評蘋果當前的困境呢?我們拭目以待。

焦點4:如何看待日元貶值和在日本的投資

巴菲特對日本五大商社的投資使得「日特估」一度成為熱門話題。伯克希爾利用日本廉價的資金成本低息發債,再用債券的融資購買高分紅的日本商社。來去之間,巴菲特「空手套白狼」的操作贏得了廣大投資者的讚譽,而日本股市也一鼓作氣再創地產泡沫后的輝煌。

但是,今年以來日元對美元已貶值超過10%。如果換算成美元,巴菲特在日本的投資也面臨較大程度的縮水。伯克希爾是否在其中做了規避的操作?巴菲特又如何看待日元的貶值呢?

焦點5:巴菲特對黃金是否依舊「絕情」

我們都知道,巴菲特是很「反感」黃金的。因為黃金雖然是重要的央行儲備和保值工具,但其本身並不產生任何紅利,完全依靠自身價格上漲來顯示投資價值。而巴菲特又是極其看重分紅的,用他的話説就是,「即便你深情地撫摸它(黃金),它也不會給你任何迴應(產生利息)」。

隨着疫情和這兩年越來越動盪的國際局勢,黃金的價格一路高歌猛進。今年以來,金價已上漲13%,並創下歷史新高2448美元/盎司。面對越來越不穩定的國際局勢,不知道「股神」對黃金會有所改觀,還是依然「絕情」呢?

焦點6:人工智能浪潮與英偉達的投資價值

2023年,生成式人工智能大爆發刺激了全球對於算力的需求。以英偉達為代表的算力底座公司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英偉達一年淨利潤增長接近600%,A100、H100系列顯卡一卡難求。同時,英偉達也憑藉多年積累的CUDA生態,將競爭對手AMD遠遠拋在身后。如果説去年的股東大會上,巴菲特對於剛涌現的AI浪潮還持有觀望態度的話,在AI「統治」資本市場一年之后,巴菲特是否會有更新的認識呢?尤其是對於英偉達這家似乎已經在AI領域建立了護城河的公司,能否得到巴菲特的認可?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