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113歲,清華走出一個IPO天團

2024-04-28 11:23

  作者 | 馮曉亭  編輯 | 吾人

  來源 | 融中財經

  巍巍清華,迎來了113歲生日。

  4月28日,清華大學迎來了自己113周年校慶。西山蒼蒼,東海茫茫,百年間,巍然中央的清華大學先后培育了無數英傑。

  圖/清華大學公眾號

  1999年慶祝新中國成立50周年之際,國家向研製「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頒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其中有14位清華校友;國家面向科學技術和工程技術方面所設立的最高學術稱號「兩院院士」中,清華「全職」院士近百人,從清華畢業的兩院院士數量則逼近兩百人,陣容非一般浩蕩。

  左圖右史,鄴架巍巍。這所百年老校走出了為世界做出傑出貢獻的科學家「清華四傑」,他們是「科學巨擘楊振寧」「兩彈一星功勛彭桓武」「 科學巨匠王竹溪」「應用數學之父林家翹」。商業領域同樣有「清華創業四傑」,他們是一手打造出的美團、快手、網易有道、搜狗的王興、宿華、周楓、王小川,更是互聯網時代不可磨滅的印記。

  如王小川曾直言,搜狗與清華的淵源頗深,自成立起就一直紮根在距離母校僅幾步之遙的清華科技園,多年來的發展壯大更是離不開母校的人才支持。對於他個人而言,清華的讀書時光為他的整個人生道路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計算機系賦予他的創新創業精神奠定了他后來的事業發展方向。

  時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持續演進,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全球創新版圖、重塑全球經濟結構的時代背景下,科學技術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深刻影響着國家前途命運。而其中所衍生出的商業機會,也被一羣清華人精準鎖定。

  在半導體、AI、信息技術等一大批硬科技領域中,「清華系」創業者撐起了半邊天。

  創投不分家,在投資圈「清華系」依舊羣星薈萃。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紅杉中國合夥人周逵、武岳峰資本創始合夥人潘建岳、高榕資本創始合夥人張震、源碼資本創始合夥人曹毅、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鄧鋒……這份名單還很長很長。

  創投圈的「清華力量」,永不止息。

  01

  水木清華眾秀鍾

  排隊去IPO敲鍾

  清華大學的故事,始於1911年創建的清華學堂。

  成立於民族生死存亡危難之際,清華大學在動盪中歷經清華學校、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多個歷史時期。一直到1946年遷回清華園原址覆校辦學,清華大學才結束顛沛生活。1952年全國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后,清華大學進而成為一所多科性工業大學,重點為國家培養工程技術人才,「紅色工程師的搖籃」成了清華身上最顯著的標記。

  竺可楨、茅以升、吳宓、馬寅初、錢鍾書、曹禺、季羨林、吳晗、錢三強……113年來,清華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學術大師、興業英才、治國人才。同時也有一大批英才放棄海外優渥條件,來到清華,投入人才培養和祖國建設中。

  「滿眼生機轉化鈞,天工人巧日爭新」,走過113年風雨歷程的清華欣欣向榮、輝光日新。一代代有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剛毅堅卓的奮鬥精神的清華人,投身於中國的建設和發展事業中,為祖國繁榮昌盛和人類社會進步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在商界,同樣有着大批清華學子羣星閃耀。

  近日,又有兩位清華系創業者即將推開IPO大門。兩人分別是碩士畢業於清華的黑芝麻智能的CEO單記章和COO劉衞紅,倆人聯手創立的黑芝麻智能,至今共獲得近10輪融資,估值超22億美元,是當之無愧的AI獨角獸。

  顯然,赴港IPO的黑芝麻智能並非首家「清華系」創業項目。「清華系」大名在創投圈如雷貫耳,是中國商業版圖中不可或缺的一支IPO天團。

  清華走出一個創投天團的故事,先從極富傳奇色彩的「EE85」説起。

  在中國半導體領域,「EE85」所代表的清華大學無線電系(后改為電子工程系)85級是個特殊的存在,因為一大批芯片龍頭的創始人均從EE85走出。據不完全統計,包括韋爾股份創始人虞仁榮、兆易創新聯合創始人舒清明、卓勝微電子聯合創始人馮晨暉、格科微電子創始人趙立新、燧原科技創始人趙立東等在內的十余位半導體上市公司的創始人或高管們,都來自這EE85。他們,幾乎撐起了中國半導體的半壁江山。

  而清華學子所踩中的時代風口,遠不止有半導體。

  論行業影響力,互聯網當仁不讓。1994年4月20日,中國接入國際互聯網,成為互聯網大家庭中的一員。30年間,互聯網不僅改變了信息傳播速度,還帶來數不勝數的商業機會。

  而1986年從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的張朝陽,是第一批吃上互聯網「螃蟹」的創業者。1996年,在麻省理工學院獲博士學位的張朝陽回國創辦了搜狐的前身「愛特信」,作為首批互聯網創業項目,搜狐在早年間抓到了崛起的紅利。此外,搜狐還開創了國內風險投資的「先河」,在美國融到了22.5萬美元的天使輪融資,而后不久又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IPO,一時風頭無兩。一手創辦搜狐的張朝陽,也因此被譽為「中國互聯網教父」。   

  緊跟張朝陽之后,「清華創業四傑」也陸續登場。美團王興、快手宿華、網易有道周楓、搜狗王小川,名下也坐擁至少一家上市公司。

  清華系創業者最新一輪代際傳承,正有從互聯網「交棒」AI之勢頭。

  和當初培養出「半導體天團」的EE85一樣,清華有個同樣享譽盛名的「姚班」,外界稱之為「半國英才聚清華,清華半英在姚班」。

  「姚班」全稱「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由美國圖靈獎得主、世界著名計算機科學家姚期智院士2005年創辦。致力於培養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等世界一流高校本科生具有同等,甚至更高競爭力的領跑國際拔尖創新計算機科學人才。

  從「姚班」走出的清華學子,成了AI行業的中流砥柱。被外界所熟知的曠視科技,背后三位創始人、近日獲證監會境外發行上市備案的85億估值AI獨角獸小馬智行的聯合創始人兼CTO樓天城,均出自「姚班」。

  而除了清華學堂計算機科學實驗班,清華大學自然語言處理實驗室也不遑多讓,也AI界先后培養出很多人才。深言科技創始人豈凡超、面壁智能創始人曾國洋均來自該實驗室。

  據不完全統計,除上述提及的AI創業者外,月之暗面的楊植鱗、百川智能的王小川、銜遠科技的周伯文、MiniMax的閆俊傑、西湖心辰的藍振忠、智譜AI的唐傑……他們,同樣撐起了中國AI的半邊天。   

  值得一提的是,4月27日,清華大學成立人工智能學院,聚焦「人工智能核心基礎理論與架構」和「人工智能+X」兩個重點方向,以高定位和新機制建設中國自主的「AI頂尖人才和原始創新基座」,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有力支撐。其中關鍵在於,姚期智任院長。

  可以預見,未來浩瀚中華大地上還將有更多勇者在創業道路上前仆后繼,其中清華人的身影將不可或缺。

  02

  投資圈中熠熠生輝的「清華人」

  放眼投資圈,同樣活躍着無數清華人的身影。

  比如30歲就自立門户的源碼資本創始人曹毅。出生於1984年的曹毅,在高考那年以金華市狀元傲人之姿入讀清華計算機系。在校期間,曹毅就開始涉足投資圈,並結識了王小川、周逵等校友。畢業后的曹毅,先后在C Square Capital、策源創投、紅杉資本等機構工作,累計參與創辦、投資近40家企業,涵蓋電子商務、O2O、社區、互聯網金融、企業IT、基礎設施及入口、海外市場等諸多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邁入而立之年的曹毅決定離開紅杉中國創立源碼資本。迄今,源碼資本管理資金規模人民幣和美元基金總計摺合約350億元人民幣,目前對外投資了超過300余家創業公司,如字節跳動、美團、貝殼找房、理想汽車等明星企業,階段跨越種子期、早期和成長期,行業涵蓋產業數字化、智能製造、消費科技、生命科學、綠色發展、出海等。

  而當初邀請曹毅加入紅杉中國的周逵,是清華MBA1997校友,目前乃紅杉中國合夥人。在2005年加入紅杉之前,周逵曾在聯想投資公司和聯想集團任職,並有多年中小企業工作經驗。進入紅杉后,周逵所專注的投資方向覆蓋TMT、醫療健康、清潔技術和消費服務等領域,他直接負責投資的許多早、中期公司已發展成為各細分市場的領導企業,其中近十家成為美國、中國香港和內地A股資本市場的上市公司。

  因早年間投資拼多多而一戰封神的高榕資本,其背后創始合夥人張震,也從清華園走出。在2014年創辦高榕資本之前,張震曾是IDG資本的合夥人,從IDG走出單干的背景,高榕資本表示,「2014年高榕創投成立時,中國互聯網正從‘上半場’走向互聯網與實體經濟融合的‘下半場’。一批優秀創業者,正通過技術創新、模式創新以及產業融合創新,孕育偉大企業。」

  高榕創投成立伊始,定位於中國的創始人基金(China‘s Founders’ Fund),除慈善基金、大學捐贈基金、母基金、家族辦公室等全球頂級機構投資人外,高榕創投還邀請了包括騰訊、百度、淘寶、小米、美團、分眾等在內的數十家互聯網企業的創始人或核心高管成為出資人,一同尋找和助力優秀創業者。十年間,高榕資本深耕新科技、互聯網及新消費、醫療健康等領域,投資富有創新力和成長力的初創期企業,支持創業創新、服務實體經濟。截至目前,已對外投資超過300家企業。

  ……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從清華走出的投資人有很多。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武岳峰資本創始合夥人潘建岳、北極光創投創始管理合夥人鄧鋒、IDG資本合夥人牛奎光、源政投資董事長楊向陽、高成資本創始合夥人洪婧、國科嘉和執行事務合夥人陳洪武、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夥人李竹、紫荊資本董事長沈正寧、華創資本創始合夥人吳海燕……一羣清華人,在投資圈熠熠生輝。   

  03

  薪火相傳

  回饋母校

  萬悃如一矢以忠,一大羣清華學子及校友開始也回饋母校。

  近日,高績發佈中國高校捐贈收入排名(前100強),數據顯示,在2017年到2022年這5年間,清華大學以168.54億元的捐贈收入高居第1,並且遙遙領先於其他高校。

  其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發生在清華建校110周年的2021年。

  彼時,朱一明、舒清明、程泰毅、鄧禹、何衞、胡洪六位校友捐贈母校,設立「兆易創新基礎學科建設基金」,響應國家培養基礎學科拔尖人才的號召,支持學生在基礎領域開展深入研究,促進有引領性的創新成果的產生;王小川創辦的搜狗公司宣佈向清華大學教育基金會下設的計算機系發展基金捐贈,與計算機系共同設立領軍人才獎勵項目,用於支持計算機系高層次領軍人才隊伍的建設;美團王興捐贈母校,設立「清華大學興華基金」以加強頂尖師資隊伍建設,同時還設立全球頂尖博士生源專項獎學金,在全球範圍內吸引和支持頂尖博士生源到清華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透過捐贈者的行為動機,除了通過捐贈回饋母校外,支持各專業內高層次領軍人才隊伍的建設,並促進有引領性的創新成果的產生,往往是清華校友捐贈的初衷。

  毫無疑問,這與當下科技成果轉化大熱潮不謀而合。

  實際上,清華大學在很久之前便研究起科技成果轉化。1993年,爲了加快科研成果向生產力的轉化,更好地實現大學服務社會的功能,清華大學提出了創建清華科技園的構想並得到教育部和北京市的確認和批准。1994年,清華科技園發展中心成立,正式開始建設科技園。1999年,清華科技園被納入中關村科技園區總體規劃,予以重點發展。

  2000年,清華科技園建設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清華科技園由此進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同年,清華創業園被批准為「北京市高新技術產業孵化基地」。2001年,清華科技園被科技部、教育部確認爲22所首批國家大學科技園之一。

  此后的故事,便是經過二十多年的探索和實踐,作為清華大學服務社會功能的有機外延和推動學校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清華科技園以「搭建創新與創業的舞臺、鋪設機遇與成功的道路、架築科技與經濟的橋樑」為使命,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一流的大學科技園。

  作為清華科技園「靈魂」的啟迪孵化器,始建於1999年,扮演着整個清華科技園創新源頭的角色。作為國內起步較早、規模領先的首批國家級孵化器,目前啟迪孵化器已經形成以「啟迪之星」為核心的知名孵化體系品牌。

  官網數據顯示,啟迪之星通過整合創新資源,搭建創業平臺,與園區企業共同成長,已累計孵化服務企業超5000家,培育了大批優秀企業,其中「鑽石企業」69家,「金種子工程」企業127家,已有41家企業成功上市。

  與此同時,VC圈還活躍着一羣清華系基金,也身負科技成果轉化的重任。

  國內第一支由校友出資,全部用於在校學生和年輕校友創業的基金便出自清華。2014年,由水木清華理事會多位校友共同出資3000萬元作為基礎投資,旨在支持校友創新創業為目的的「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正式成立。

  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運營至今已有10年曆史,據瞭解,目前水木身后的GP全為清華校友,且水木也直投清華校友的項目,該基金深度挖掘種子期或天使期的清華校友創業項目,重點投資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半導體、生命科學領域,再利用清華校友網絡進行深度賦能,在融資、銷售、團隊、認知等領域全方位幫助校友創業者。如其所言,「在硬科技創業的大時代,集聚優勢,做多清華。」

  值得一提的是,水木清華校友種子基金、英諾天使基金、啟迪之星創投、泰有基金這4家基金,合稱為「清華系早期投資F4」,在投前投后緊密合作,並與其他投資機構建立廣泛鏈接,共同助力清華校友硬科技創業。

  薪火相傳,生生不息。作為國內頂級高校,清華大學不僅持續地為社會輸送高端人才和領先技術,還孵化出了一個創投天團,乃至IPO天團。

  如老校歌中最后唱道,「無窮,無窮,赫赫吾校名無窮!」這所百年老校將為世界創造出更多奇蹟。

責任編輯:江鈺涵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