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4-28 10:15
4月26日晚,同方股份(600100.SH)發佈2023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8.33億元,同比增長21.35%;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7.65億元。
公司表示,由於結構調整、市場競爭加劇、部分市場需求不足等原因,公司部分業務出現虧損,比如科工業務和互聯網終端業務等合計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金額-4.60億元。同時,部分參股企業投資效益不佳,也拖累了公司整體盈利水平,同方國信因本年處置其子公司三峽銀行等原因形成大額虧損,影響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金額約-3.07億元。
面對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2023年以來,同方股份強化戰略引領,完成「十四五」規劃中期調整,全力落實高質量發展。公司積極推動結構調整,計算機等重大項目處置完成落地,「瘦身」彰顯資產活力,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同比改善,國際化收入較上年同期增長33.87%;優化產業佈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佈局初顯成效。同時,公司十分注重科技創新體系能力建設,提升內部精細化管理水平,三項費用比重逐步下降,全員勞動生產率大幅增加;多渠道擴展融資,債務結構更趨合理,已初步構建戰略清晰、科技引領、主業突出、治理現代、統籌國內國際雙市場的發展新格局。
結構調整+產業優化「兩手抓」 核心業務實現新進展
當下,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的生產力正在代替傳統生產力,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下追求高質量發展要求的「主旋律」。同方股份積極響應國務院國資委央企產業煥新行動和未來產業啟航行動,成立「產業煥新行動」專項工作組,從戰略層面有效推動核技術應用、智慧能源、數字信息等產業佈局。通過聚焦新領域、開闢新賽道,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具體來看,在覈技術應用領域,自同方股份併入中國寶原后,憑藉其在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先天優勢,逐步成為集團核技術應用產業的主力軍,積極探索核安保一體化平臺、工業機器人、高端核特色裝備等核技術應用新興領域。
報告期內,針對行業安全檢查的高速精準需求,同方股份以人工智能賦能公共安全,將安檢技術和產品與AI、雲計算等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其中,子公司同方威視自主研發的薄壁能譜CT項目獲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基於碳納米管冷陰極分佈式X射線源的靜態CT智能安檢系統,入選「科創中國」先導技術榜,使我國成為全球第一個掌握全新X射線源技術的國家。
在智慧能源領域,同方股份「進軍」儲能與綜合智慧能源業務,憑藉能源側數智化核心能力,發展光伏、儲能的自主品牌產品,在集團內成功拓展中核匯能、中核華興等重點客户,續簽中核匯能新能源智慧能源系統項目;成功簽約華電靈武共享儲能電站、國家能源集團龍源達阪城技改配套儲能電站、海南瓊中和屯昌户用分佈式光伏建設項目,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
在數字信息領域,公司緊隨國家戰略需要,致力於挖掘產業創新升級新路徑,在信創產品、人工智能產品、大數據應用等取得了豐碩成果,實現業務全覆蓋。
報告期內,同方股份旗下子公司同方知網與華為共同打造的「中華知識大模型」目前已順利上線,憑藉出色的通用能力、行業知識、場景應用效果,其「智能寫作」產品獲2023年中國軟件大會人工智能最佳產品獎。此外,同方知網還利用自身數據和技術基礎,佈局數據要素產業,並積極開展政府和行業數字化轉型的規劃諮詢等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同方股份還前瞻性佈局數據要素產業,與上海數據交易所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建「數據要素聯合創新實驗室」和「知識資源數據交易行業中心」,以數據要素提升知識服務能力。
在大力發展安檢安保產業、聚焦數字信息產業和能源管理節能產業的同時,同方股份也在持續推進結構調整,對計算機等重大項目的處置已完成落地,發展效能進一步提升,改革調整進展明顯。
報告期內,同方股份加大不良資產處置力度,主動「瘦身」剝離「兩非」資產(非主業企業和非優勢主業企業)。同時,積極拓寬融資渠道,在降户數、壓層級、減虧治虧方面成效顯著。數據顯示,公司壓減28户法人主體,虧損企業同比減少10户,實現資產處置回款17.6億元。
具體來看,計算機轉讓項目已與軟通智能簽署產權交易合同,並收取股權轉讓款,順利完成交割。公司表示,轉讓計算機業務后,仍將保留知識服務、大數據、軟件定製化等軟件類數字信息業務。此外,同方股份的國都證券項目已在產權交易所掛牌,同方友友關停境外金融業務,江新造船、供熱特許經營業務已完成轉讓,同方健康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已完成摘牌。
業內人士指出,此次的結構調整和產業佈局優化,一方面,將有助於同方股份發揮國資央企規模實力強、管理能力優的特點,切實提升資源配置效率。同時,加大對「兩非」「兩資」處置力度,有利於公司將更多資源和資金投向戰略性新興產業,夯實公司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根基。另一方面,同方未來的規劃定位也將會更加精準、目標更加清晰、路徑更加聚焦、措施更加具體。
聚焦四大產業協同發展 市場開拓亮點紛呈
近年來,公司聚焦核技術應用、智慧能源、數字信息、成果轉化四大主業協同發展。業內人士表示,此舉將有效增強公司的核心業務競爭力和市場份額。同時,隨着資源的協同發展,同方股份可以更好地利用資源,提升資產使用效率,進而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
報告期內,核技術應用產業下智能選礦系統的投用,為礦石分選行業提供盈利空間;利用輻射成像等核心技術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鋰電池製造等行業領域量身打造的無損檢測綜合解決方案,實現了新能源檢測業務的大幅增長;數字信息產業互聯網平臺業務收入同比大幅增長,推出「AIGC檢測服務系統」。數據顯示,2023年公司營業收入、新籤合同金額與上年同期相比大幅增長。同時,公司積極落實項目回款,經營現金流量淨額實現1.45億元,同比得到進一步改善。
此外,公司主動融入服務中核集團發展大局,全年達成中核集團內合作意向項目257項,其中,中核集團經濟運行信息化系統已進入試運行階段並保持平穩運行;中核浙能核安保一體化項目正在推進示範項目落地。
除了深耕國內市場,同方股份也將視野投放到海外,搶抓「一帶一路」發展機遇,佈局海外市場。數據顯示,公司國際化經營收入68.07億元,同比增長33.87%。其中,同方威視在亞洲、非洲和南美洲等區域實現較大增長。
擦亮「科技創新的引領者」品牌底色 科技成果進一步涌現
秉承科技創新與市場化底藴,同方股份自成立起就致力於科技成果轉化和產業化。在「技術+資本」雙輪驅動下,公司作為「中核集團科研院所和清華大學及各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授權承接平臺」,依託產學研結合的優勢,在科技創新上打通了產業孵化模式鏈條,激發了內部創新活力,形成了以科技創新驅動產業發展的業務模式和優勢,向市場展示了「科技創新的引領者」的同方底色。
報告期內,公司科技成果鑑定爲「國際領先」技術2項;新增各類知識產權699項,其中中國發明專利169項,海外發明專利91項;發佈國家和行業標準15項;獲日內瓦國際發明獎「兩金一銀」,獲包括北京市科技進步一等獎在內的科技類獎項15項。
之所以能夠獲得如此豐碩的科研成果,得益於公司注重科技創新體系建設,積極部署和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多項關鍵核心技術實現攻關和產業化。同時,公司也積極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報告期內,新增2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對於2024年的戰略規劃,同方股份表示,公司將做強做優做大核心主業;努力實現營業收入穩定增長並提升盈利水平;深入推進結構調整;進一步突出科技創新引領能力;建設完成同方一體化經營管控平臺,實現經營管理與企業治理的數智化變革;內部優勢資源持續整合,打造培養新的業務增長點,推動產業發展邁入新徵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