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賺錢的核心密碼是什麼?

2024-04-26 15:56

(本文作者但斌,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OpenAI掀起的AI技術革命正在持續,「賣鏟子」的英偉達(NVIDIA)總市值也已突破2萬億美元大關。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但斌(中歐CEO課程2015;EMBA 2007)長期買入英偉達,他也憑此問鼎2023年百億私募榜首,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基金經理。賺錢有什麼核心密碼?當前熱門的投資主題是什麼?如何認識A股市場的當下發展?AI是不是泡沫?

01

賺錢的三個核心密碼

在我看來,賺錢有三個核心密碼,成功賺錢的首要祕訣在於識別主因。

其次,投資應聚焦於能夠改變世界的公司,以及那些堅韌不拔、不易被世界改變的企業。后者通常較易識別,如茅臺、愛馬仕、LV等,它們的穩定性往往與文化的持久性緊密相關,除非文化本身發生變化,這些公司的地位難以動搖。然而,中國的消費品公司正面臨由人口結構變化帶來的嚴峻挑戰。在當前14億人口的基礎上,如果人口結構未發生顯著變化,未來幾十年,包括茅臺在內的消費品公司可能遭遇挑戰,而如愛馬仕、LV這樣的品牌可能不受影響。同時,要投資能夠改變世界的公司,但相對不被世界改變的公司而言,這類公司更為罕見。

第三個關鍵祕訣是追求輕資產、高盈利的商業模式。面對如豐田和谷歌這樣的選擇,多數人會傾向於谷歌,因為其輕資產、高盈利的平臺型商業模式更易於獲取豐厚回報。

遵循這三大原則,投資成功的機率將大大提高。然而,真正的投資還需具備遠見、準確判斷、勇於重倉投資及持久堅持的能力。

對投資者而言,識別出各個時期的關鍵投資機會至關重要。在A股市場,茅臺和騰訊是兩張王牌;在美國市場,英特爾、英偉達、蘋果、微軟、甲骨文、思科、亞馬遜,以及未來的OpenAI等,均代表着不可多得的投資機會。投資的真諦在於找到並與這些偉大的企業共同成長。這些企業不僅引領行業發展,也為投資者提供了與之同行的機會。

02

把握核心因素至關重要

接下來,我們來分析A股市場的發展狀況。

回顧過去200年資本市場的發展歷程,美國市場的真實回報率為6.6%,即1美元增值至約103萬美元。相比之下,過去20年A股市場的增幅僅約80%,年化回報率為3%,同時需要承受高達72%-73%的回撤風險,表明市場存在一些問題。而美國市場則不同,它一直能夠像滾動大雪球一樣,持續積累增值。

當前,A股市場正在救市。以市場中位數來看,A股共有5547家公司,這批公司的平均市值約為43億元人民幣,而其利潤大約為1億元人民幣,相當於市盈率約為43倍。這一數值明顯偏高,尤其是在經濟下行壓力下,利潤有進一步減少的風險,預計到2024年市盈率可能飆升至60倍。在這種背景下,市場的救援行動是否能將市盈率從43倍提升到80倍是一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量化基金大多關注的是市場中位數範圍內的2000只股票,特別是那些小型和微型股票,這部分股票的短期表現出色。這種現象部分源於A股市場過去30多年形成的特殊交易文化——偏愛小盤和新股,這些新股通常估值高昂卻仍有不少買家。量化投資者作為趨勢投資者,其模型基於這種交易文化,通常能夠獲得勝利。然而,這些小微股票一旦出售,就可能面臨崩盤風險,揭示了市場的這一脆弱性。

在美國,高達80%的公司幾乎無交易量,香港市場也面臨相似情況,其交易量主要集中在少數股票上。從全球來看,儘管A股市場在交易活躍度上表現出色,但從投資角度來看則存在一定問題。美國的公司通常會進行股票回購,以增強股價和投資者信心。例如,Meta宣佈了500億美元的回購,而在達到歷史最高點時,英偉達也宣佈了270億美元的股票回購計劃。

在全球近萬支基金中,僅有少數能跑贏市場指數。2023年,隨着美國將利率提高至4%-5%,市場廣泛認為加息將對企業盈利和經濟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可能導致經濟硬着陸,市場一度經歷了交易低迷。因為無論是華爾街還是國內資本市場,許多人的決策依賴於短期或非根本性因素,如利率變動。

在歷史上,某些階段的投資回報很值得關注。1966年至1981年以及2000年至2012年,回報率為負,原因在於當時的高利率環境。然而,從1971年主要吸納高科技、生物科技和成長型公司的納斯達克成立到1990年,回報率基本維持在5%以上,峰值達到16%,表明投資傳統行業可能並非最佳選擇。相反,將資金投向那些能夠改變世界的公司,回報率可能會超越市場指數。

2007年,股神巴菲特和一家對衝基金的基金經理泰德·塞德斯(Ted Seides)打賭,看未來10年誰的投資收益高。巴菲特選擇買了標普指數基金,而塞德斯買了對衝基金。最終后者沒有跑贏市場。對於一線的基金經理而言,超越指數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美國市場曾出現連續三年下跌的大機遇,而幾乎每次一年內的下跌都是賺錢的機會,顯示出其市場特徵為「牛市長、熊市短」。這與中國市場的「熊市長、牛市短」的特徵形成鮮明對比。

與實體經濟的時間消耗和競爭環境不同,投資本質上是一場戰略選擇的過程,其中觀念和戰略決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什麼大多數人會錯過一個時代的機會呢?以英偉達為例,近期有眾多關於其正反兩面的消息,如有觀點將其比作互聯網時代的思科,關鍵在於如何解讀這些信息。對於投資者而言,把握核心因素至關重要。投資者是否堅持自己的看法,相信自己的判斷,是能否走向成功的關鍵。在這個多變的投資世界中,信念和策略的重要性遠遠超過跟隨他人的觀點。

03

人工智能是當下熱點投資主題

關於當下的投資主題,人工智能無疑處於核心位置。在經歷了電子硬件、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三個時代之后,我們即將迎來第四個時代——人工智能時代,它標誌着資本市場上一場偉大征程的開啟。電子硬件時代大約16年內增長了6.5倍,互聯網時代約10年增長了13倍,而移動互聯網在13年內增長了10倍。人工智能作為一場幾乎無上限的技術革命,其未來10年對納斯達克指數的影響更是讓人充滿期待。將資金投入到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公司,並以產業視角以及5年或10年的長期眼光進行投資,將大大增加獲勝的可能性。

投資於人工智能領域,通常意味着選擇美國的幾大科技巨頭。依據縮放理論,只有在大模型開發達到某個程度並取得突破時,投資纔會顯現成效。然而,摩爾定律的極限在何處,目前仍是未知。在達到這一頂峰之前,需要鉅額的資金和人才投入,只有規模龐大的公司才具備這樣的實力。OpenAI的首席執行官山姆·奧特曼曾提出,籌集7萬億美元以建立芯片帝國,這一數額相當於德國和日本GDP的總和,展示了人工智能領域巨大的投資潛力和挑戰。

這輪人工智能浪潮的終點何時到來?我認為,或許在OpenAI上市之時。但即便是那一刻,也未必意味着終結。假設OpenAI以2000億美元的市值上市,其市值能否飆升至5000億美元?當類似OpenAI這樣的公司紛紛登陸資本市場時,我們可能會見證一個泡沫的形成。

探討AI是否只是一個熱潮泡沫,我們或可通過回顧自1990年起互聯網領域的演進得到些許啟示。目前,騰訊已穩步成為價值型企業,蘋果自功能手機演進至智能手機后,未再有突破性創新,正逐步成為價值股的代表。

人工智能仍處於初期階段,行業潛力巨大,大幕纔剛剛拉開。作為投資人,我們必須要有前瞻性。投資本質上是一種預見未來的藝術,要求我們具有宏大的視野。這頗具挑戰性,需要極高的智慧。雖然事后回顧似乎一切都顯得簡單明瞭,但當下的決策卻充滿複雜性。

在過去的幾次平臺切換中,每次技術普及速度都加快了一倍。過去PC技術的普及用了20年,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僅用了12年,智能手機技術的普及只用了6年。生產效率的提高意味着對勞動力的需求會逐漸減少,我們看到資本正朝這個方向流動。

AI領域的一大傑出應用是無人駕駛,特別是特斯拉近期在此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已實現高度智能化,甚至超越了人類能力。在電動汽車行業,技術創新是核心競爭力,其中特斯拉的無人出租車服務在其估值中佔據重要地位,關鍵在於誰能夠實現這一技術。同時,AI技術的應用正在迅速擴展,其滲透率僅處於起步階段。隨着AI模型的快速進步和在多種場景下的垂直應用加速,AI正在重塑行業規則,許多領域可能面臨被徹底改變的局面。

過去半個世紀里,人類打造出了速度日益提升的計算機。展望未來五十年,GPU、AI加上人腦的結合將成為創新的前沿。OpenAI以其迅速超越傳統巨頭的迭代速度,明確告訴我們無論是投資者還是行業從業者,都必須具備前瞻性的視角。歷史多次證明,世界的進步往往依靠個別英雄人物的推動,有時候某些行業的命運甚至人類的未來,就懸於一兩個決策者之手。

我認為,未來一定會出現大模型。隨着模型規模的增加(例如,參數數量),模型的性能也會提高。在AI領域,特別是對於像特斯拉、Meta、谷歌、亞馬遜這樣的大公司,它們會繼續投資於開發更大的模型,因為這些公司擁有大量有價值的數據,可以通過這些數據來訓練和提高模型的性能。

AI的進步高度依賴於算力,即用於訓練和運行模型的計算能力,有人將其比喻為「新時代的煤炭」。過去幾年,算力的需求每幾個月翻一倍,預計模型的規模(例如從GPT-4到GPT-5)將會經歷指數級增長,這對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GPU(圖形處理單元)是滿足這種算力需求的主要工具。隨着AI技術的發展,對算力的需求也在增加,這對相關行業(例如GPU製造商)產生了積極的經濟影響。例如,戴爾的增長超過30%,AI技術的發展對經濟各領域都有顯著影響。

今年表現最亮眼的領域無疑是半導體,特別是GPU供應的成本大幅降低。雖然我們無法預測AI的巔峰時期,但可以肯定的是,鉅額的資金投入指日可待。人機協作無疑是一個過渡現象,碳基生命向硅基生命的演進似乎是一條不可逆轉的道路。過去,企業依靠增加員工數量來實現增長;未來,關鍵在於算力的增強。

在歷史上,每一次技術浪潮都催生了一些重量級公司。現在,隨着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這種顛覆性技術將如何進一步提升這些公司的市值,仍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在AI時代,英偉達結合AI將創造出何種新應用,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作者但斌,深圳東方港灣投資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