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賣車還得靠「網紅」?周鴻禕成北京車展「最火車模」,人氣蓋過雷軍黃渤

2024-04-25 20:45

時隔四年,北京車展在今天重新拉開帷幕。這屆車展的主題是「新時代、新汽車」,旗幟鮮明地體現了今年車展的主角。據組委會公佈的資料,本次車展展出的新能源車型達278輛。

車企大佬雲集:雷軍和周鴻禕,北京車展行走的流量包

車展上當然能看車,但各路大佬的現身同樣引人注目。要問2024北京車展首日流量最大的是誰,似乎毫無爭議會是近日「新造的神」——因為小米SU7上市幾乎住在了熱搜上的雷軍。

25日上午, 小米汽車在北京車展上舉辦發佈會,創始人雷軍在現場召開演講。這里絕對是北京車展氛圍最熱烈的展臺之一,雷軍向直播間和在場的觀眾們匯報了小米SU7 的最新進展,並再次金句頻出。

據雷軍透露,小米SU7的鎖單量在昨日已達到 75723 台,相比4天前新增5000余台,目前已交付5781 台小米SU7。該演講中,雷軍公佈了小米SU7的各項測試數據及其在浙賽中的表現,並直言「小米SU7是50萬以內速度最快的電動車」、「太誇張了,一款20、30萬的科技轎車竟然能有如此驚人的賽道表現」。

雷軍連聲感慨的「amazing」將現場氣氛推向高潮。發佈會結束后,他還去了蔚來、理想、小鵬等多家友商展臺參觀,並與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握手交流。有媒體將其評價為:車圈「流量王」邂逅「新能源大哥」。

和雷軍一樣到處參觀的大佬還有周鴻禕,他以直播形式逛了多個展台,被網友稱之為撐起北京車展流量的第二個男人。在雷軍和周鴻禕的熱度傾盆下,並沒有太多人注意到車展上甚至還出現了黃渤、陳小春、張智霖等一眾明星。

據藍鯨記者現場發回的報道,周鴻禕今日曾與蔚來創始人李斌、寧德時代創始人曾毓羣同框。大佬們的其中一段對話頗有意思。周鴻禕在介紹曾毓羣時稱「這是低調的大佬,做純電車的都不賺錢,只有做電池的賺錢。」曾毓羣則迴應道,做電池也不容易,大家都不容易,現在還是做網紅的厲害。一旁的李斌隨即笑稱「自己還是在老老實實造車,沒有去做網紅」。

坊間討論熱度分外熱烈的,還有周鴻禕坐在猛士917車頂上的照片。網友將其戲稱為「2024北京車展首日唯一車模」,也有人夢迴當年上海車展期間的特斯拉展臺。對此周鴻禕本人迴應稱:直播有點卡,好多人以為我是數字人。爲了證明是真人,我就發揮攀巖優勢爬上車頂。我沒什麼可維權的,大家的車都做得很好,今天國產車體驗了一圈,我是見一輛愛一輛,現在只擔心車牌不夠。

周鴻禕最近試的車應該不少。日前他發佈視頻稱要賣掉邁巴赫,把車換成國產新能源,各大車廠目前正在排隊「送車」。360的樓下就是一個小型車展,匯集了小鵬X9、問界M9、理想MEGA、阿維塔12、仰望U8等多款熱門電車。

新時代新汽車:BBA加碼新能源,蔚小推出第二品牌

周鴻禕換新能源車某種程度上折射出行業發展的進程。新能源車的主角地位,不僅體現在車展上。據乘聯會最新數據,4月上半月,我國新能源乘用車零售滲透率首次突破50%,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

頭部車企的動作同樣體現了行業趨勢。本屆車展上,奔馳、寶馬、奧迪等品牌在燃油車之外都展出了新能源車。其中,MINI首款純電動跨界車型MINI Aceman在北京車展的亮相系全球首秀,奔馳全新智能操作系統MB.OS也將迎來中國首秀。

值得一提的是,亮相北京車展的還有不少新品牌和新車型。比如理想帶來首款30萬元以下產品理想L6,小鵬汽車在將在北京車展期間正式發佈全新品牌,其價位在10至15萬元左右。蔚來的第二品牌「樂道」則將於5月正式發佈,關於價格,李斌曾在小米汽車SU7發佈會后表示:看了小米汽車的價格,后面發佈的樂道定價更難了。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今年以頭部新能源車企主導的價格戰將延續,尤其是在10萬元-20萬元的主流價格帶。因此多家頭部造車新勢力都在今年將目光下探至更主流的價格帶。

多位車圈人士向藍鯨記者表示,2024是血海競爭的一年,價格戰之外,行業還要卷技術和品質。其中智能駕駛是趨勢,也是中國汽車必須真正去競爭的路徑。「未來十年是智能化的十年」,似乎也已經成為一種圈內共識。值得一提的是,本屆車展中有不少車型齊齊推出無圖智駕方案。

乘聯會發布的汽車智能網聯洞察報告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車中,裝備L2級及以上輔助駕駛功能的比例達到55.3%。以問界新M7為例,其上市2個半月時累計大定量超過10萬台,其中智駕版佔比60%。此外中信建投認為,小米汽車上市將帶動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技術從高端車型向中端車型下沉。

行業趨勢已部分傳導至資本市場。據財聯社本月報道,機構正在密集調研無人駕駛概念股,近兩個多月約20家上市公司明確回覆智能駕駛相關事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