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趕在「五一」黃金周前,李嘉誠家族北上深圳設點搶客!

2024-04-25 20:57

香港地產大咖們已經開始北上搶客了。

4月23日下午,長實集團旗下「名日·九肚山」豪宅與中原地產達成合作,在深圳灣開設了專門店,希望挖掘內地的潛在客源,同時為「五一」蓄客做準備。

深圳灣是深圳頂級豪宅區,周邊樓盤掛牌價普遍在15萬元/平方米以上。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中原地產方面瞭解到的信息,該中介門店將在「五一」期間提供專車接送服務,並指派特定人員為內地客户介紹樓盤特點。

中原地產研究部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香港一手私人住宅買賣合約登記錄得2844宗,總值290.37億港元,較上季度大幅上升52.7%和35.7%,創近三個季度新高。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分析稱,香港本周六又有新豪宅盤開售,將進一步推高一手成交總額。4月全月一手成交金額有機會創新高,全月一手成交宗數預計可以達到3000宗。

內地客户佔比五成到六成」

長實旗下黃竹坑藍色海岸(Blue Coast)、恆基兆業地產集團旗下長沙灣(Belgravia Place)、王新興集團旗下九龍灣觀塘道55號等,都是香港樓市「撤辣」之后去化較為理想的項目。

編者注:在粵語里,「辣招」是指為解決比較棘手的問題而採取的強制手段;撤辣,即撤銷過去為遏制房價而採取的一系列措施

而隨着內地來港客户的不斷下訂,香港各樓盤之間的競爭加大,不少樓盤發力營銷端,以進一步挖掘潛在客户。

香港近期開售的豪宅「名日·九肚山」 受訪企業供圖

據中原地產新界東高級資深營業董事余志偉介紹,深圳灣屬於深圳典型的豪宅片區,而「名日·九肚山」的定位也是香港高端豪宅,定價達到了每平方尺1.3萬港元(每平方尺約合0.11平方米,約11.7萬港元/平方米),開設專門店是希望吸引深圳客户在「五一」黃金周到項目參觀。

香港開發商在深圳灣開設專門店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長江實業營業經理詹勛榮告訴每經記者,「名日·九肚山」項目屬於長實「高尖系列」產品,與深圳灣豪宅的定位較為符合。此外,項目福利也相當大,包括代繳印花税優惠、「自選先租后付車位認購」優惠及可贈送價值超48萬港元的家俱等福利。

每經記者注意到,這並非長實集團第一次北上搶客。

3月15日,香港樓市「撤辣」后,長實旗下另一豪宅項目藍色海岸就已與中原地產在深圳、廣州等華南城市路演,吸引了大量內地買家。

據悉,該項目內地客户在成交客户中佔比達五成到六成。

不過,也有部分項目選擇直接讓利促銷吸引客源。

龍湖集團的龍湖尚·珒溋項目方向每經記者介紹,為迎接「五一」黃金周,項目再次推出了5套複式大宅,總價約1.08億港元起,期間內地客户過來看房全程包接送,可享受軟裝套餐7.5折、贈送2個車位優先認購權等優惠。

而龍光集團和合景泰富合作開發的豪宅項目凱玥,去年1月27日開盤,當時一套3315平方尺(約368平方米)的房源,總價1.6億港元,摺合單價約43.48萬港元/平方米,而如今成交單價已降到20.8萬-24萬港元/平方米不等。

不過這種熱度能否在4月持續還有待觀察。

香港中原地產數據顯示,截至4月23日,香港一手成交逾1400宗。本月香港推售的新盤中以豪宅盤為主,成交額達212億港元,同比下跌33%。

新盤加速入市

開發商緊盯內地客户

「目前在香港市場推售的新盤,豪宅會多一點。趁着‘撤辣’的紅利,香港還有些新盤在加推,主要以地鐵盤為主。」據香港中介何錦暉介紹,目前香港市場賣得比較火的有朗賢峰和瑜一天海等項目。

從該中介發過來的宣傳資料顯示,朗賢峰兩房的銷售均價在17.1萬港元-20.52萬港元/平方米不等;瑜一天海兩房的銷售均價在25.29萬港元-30.69萬港元/平方米不等。

每經記者注意到,近期也有不少地鐵沿線新盤想趁着「撤辣」紅利,正在抓緊入市。

其中,新鴻基位於港鐵元朗站的The YOHO Hub(YOHO中心)第C期項目,在香港房產中介圈保持着較高關注度,預計5月入市,將提供939個單位的房源。

此外,鷹君集團與港鐵合作的何文田站上蓋物業朗賢峰第IIB期,於近日公佈了價格情況,約18萬港元/平方米,創下了何文田一帶新盤平均單價的新低;由會德豐及港鐵合作的將軍澳日出康城第12B期四季公園(PARK SEASONS),上周六首輪發售168夥,售出126夥,佔可售單位的75%。

在第一太平戴維斯深圳董事總經理吳睿看來,深圳跟香港一河之隔,香港「撤辣」后,不少客户來自深圳,因此市場可能會出現此消彼長情況。目前香港住宅最受歡迎的價格段在1000萬—3000萬元之間,這也是深圳購房主力價格段。

如果深圳樓市還是維持在目前的情況,相信有一部分主流客户會到香港投資置業,這對深圳市場的購買力會是一個分流。

記者|陳榮浩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