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抗癌先鋒」虧掉29億再融25億,榮昌生物燒出一個未來?

2024-04-24 18:53

來源:野馬財經 

  何時賺錢?

  有着「ADC(一類抗癌藥)第一股」之稱的榮昌生物(688331.SH)在多年虧損后,正值「再融資門檻」。

  榮昌生物上市保薦機構近日公開了對該公司2023年的督導跟蹤報告,其中指出榮昌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為-15.03億元,營運資金依賴外部融資,若公司無法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取得盈利或籌措到足夠資金以維持營運支出,公司將被迫推迟、削減或取消研發項目。

  上述這段話正應對了榮昌生物眼下的融資計劃。早在3月底,榮昌生物就發佈了一筆總額25.5億元的定增預案,但在預案發出時,榮昌生物尚無確定的發行對象。

  一般來説,一家上市公司從確定發行對象,到通過股東大會、提交證監會審覈、執行增發預案要用6個月左右的時間,榮昌生物這次會用多久完成25.5億元的融資呢?

  3年「燒掉」近15億,

  進入超1450家醫院「賣藥」

  榮昌生物在公告中表示,融資25.5億元主要是用於「新葯研發」,這些新葯包括臨牀前研究及RC18、RC48、RC28、RC88、RC148及RC198等產品的臨牀研究。

  上述這些新葯研發項目的總投入資金約29.46億元,也就是説,其中超過85%的資金要靠融資解決。

  但現在藥企融資的情況並不樂觀。專注醫療創新的新媒體「動脈網」前不久發文表示,現在醫療企業融資正在「降温」,當前投資人對於被投企業的「變現能力」格外重視。

  來源:罐頭圖庫

  榮昌生物財務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公司只有在2021年實現盈利,淨利潤約為2.76億元,其余年份均為虧損,其中2023年虧損約15.11億元,虧損額度同比擴大。自榮昌生物2020年港股上市以來,2020年~2023年公司合計虧損高達約29.31億元。

  從盈利指標上看榮昌生物的「變現能力」,其成績並不出色。

  但在虧損的同時,也要看到榮昌生物營收確實出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榮昌生物2023年度實現營業收入約10.83億元,較去年同期的7.72億元增長40.26%,其中核心產品泰愛®(泰它西普)、愛地希®(維迪西妥單抗)銷售收入合計增長42.13%。

  平安證券報告顯示,上述兩款產品在2023年的銷售額均超過5億元,成功把榮昌生物帶入創新葯企第二梯隊。

  來源:公司財報

  「野馬財經」注意到,上述兩款藥物目前獲批上市的新葯主要是用於治療紅斑狼瘡(泰它西普)以及胃癌、尿路上皮癌(維迪西妥單抗),也是患者的剛需藥,應用市場規模較大。

  雖然如此,但榮昌生物在營收大漲的同時,卻仍然虧損,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是銷售費用支出較大。

  「野馬財經」查詢瞭解到,榮昌生物上述兩款藥物的商業化團隊在2023年分別完成超過800家醫院及650家醫院的藥品准入。

  但隨之而來的是銷售費用大漲。財報數據顯示,去年榮昌生物銷售費用同比大漲75.90%,達到約7.75 億元;而2022年的銷售費用為 4.41 億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增長 67.59%,2021年為2.63億元。以此計算,其2021年~2023年的合計銷售費用約為14.8億元。

  榮昌生物表示,隨着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的准入醫院數量及覆蓋藥房數量增加而同步大幅增加的,同時一線銷售人員的擴充、商業化推廣力度加大都增加了銷售費用的支出。

  尤其是銷售團隊的人員擴張,2021年,泰它西普和維迪西妥單抗分別初步搭建完成自己的銷售團隊,起初人員分別為132人和180人,但到了2023年底,這兩支團隊的人員分別增加到750人和600人,合計人數是2021年的4倍多。

  2021年,上述兩支銷售團隊分別覆蓋了全國445家和374家醫院,而到了2023年,覆蓋醫院數量分別超過2200家醫院和2000家醫院,覆蓋醫院數量是2021年的5倍左右。

  榮昌生物的「10億元大單品」還有多遠?

  「野馬財經」統計,2020年至2023年,榮昌生物合計研發費用約34.65億元,加入上文統計的14.8億元銷售費用,榮昌生物2020年上市以來,研發和銷售費用的累計支出達到約49.43億元。

  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榮昌生物港股上市時,募資淨額約37.85億元;2022年A股上市時,募集資金淨額約25.06億元,A+H雙平臺上市,合計爲榮昌生物帶來近63億元資金。

  但截至2023年底,這兩項IPO募資分別僅剩4322萬元和1.96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以上數據可以很清楚看出,新葯研發和商業轉化對一家創新葯企的資金需求非常龐大,榮昌生物四年內兩次上市融資的剩余資金僅約3.8%。

  此外,榮昌生物2023年財報顯示,公司貨幣資金僅余約7.43億元,這個數額約等於榮昌生物2023年的銷售費用(約7.75億元),此外還有很多經營成本,比如去年的研發人員總薪酬就高達4.56億元,人均年薪超34萬元。

  而對於創新葯企來説,費用支出的大部分是新葯的研發費用,2023年,榮昌生物研發投入約13.06億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高達120.62 %。

  正如華泰聯合證券分析所言,如果公司無法在未來一定期間內取得盈利或籌措到足夠資金以維持營運支出,公司將被迫推迟、削減或取消研發項目,對公司業務前景、財務狀況及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

  榮昌生物CEO房健民曾在2022年接受《每日經濟新聞》採訪時表示,做一款新葯真正花錢的是進入臨牀試驗后,研發費用呈現指數級增長,「要剎車也剎不住了」。「野馬財經」查詢瞭解,榮昌生物目前共有8個分子處於臨牀開發階段,涉及20余款候選生物藥產品的開發。

  爲了爭取更多資金,榮昌生物在定增融資之外,還計劃在2024年向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申請總額不超過55億元的綜合授信額度,授信類型包括但不限於短期流動資金貸款、項目貸款、中長期借款、銀行承兑匯票、保函等。

  但對創新葯企更殘酷的是,即使「燒掉」大筆資金研發新葯,也會面臨激烈的同行競爭,盈利更難。在國內,能否衝破10億元銷售門檻,是很多機構衡量一家創新葯企的標準之一,因為銷售規模超10億元往往意味着盈利或至少有盈利預期。

  在平安證券的分類中,按產品銷量把創新葯企分為四大類,分別是銷售規模在10億元以上、5億元~10億元、5億元以下和即將商業化。

  其中,第一類的代表如百濟神州,其核心品種澤布替尼2023年銷量突破10億美元,復宏漢霖2023年曲妥珠單抗、斯魯利單抗分別實現收入27.4億元和11.2億元;

  來源:罐頭圖庫

  榮昌生物目前處於「第二段位」的「隊友」包括君實生物,其特瑞普利單抗2023年實現收入9.2億元,諾誠健華奧布替尼2023年收入6.7億元,三生國健2023年益賽普實現收入5.7億元。

  這在業內被稱為「大單品」戰略,榮昌生物目前兩款主力產品的單品銷售已經突破5億元,是否能成為10億元的「大單品」,或許也是榮昌生物想要的答案。

  「核心圈」年過六十,

  煙臺「老將」期待新葯扭虧

  從目前行業產品研發情況看,榮昌生物要形成自己的「10億元大單品」並不輕松,多個公司在研發、商業轉化方面與榮昌生物存在同類競爭。

  據《科創板日報》發文統計,截至2023年底,包括諾誠健華、智翔金泰恆瑞醫藥康緣藥業在內,有將近10家上市公司開展關於紅斑狼瘡的藥物研發,這對榮昌生物的泰它西普銷售將形成較大競爭。

  榮昌生物另一款主力產品維迪西妥單抗,則要和羅氏的曲妥珠單抗、BMS的納武利尤單抗(O藥)、ImClone(Eli Lilly)的雷莫西尤單抗、信達生物的信迪利單抗、百濟神州的替雷利珠單抗、默克的帕博利珠單抗(K藥)等多個已上市產品「同場競藥」。

  此外,榮昌生物在研藥品也同樣存在類似情況,比如華東醫藥(000963. SZ)用於治療卵巢癌的ADC藥物ELAHERE(索米妥昔單抗注射液),已經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完全批准,而榮昌生物研發的RC88也是用於該病症,但進度落后於華東醫藥。

  榮昌生物目前的情況也反映到股價上,公司股價曾在2023年達到歷史最高的95元/股,接近百元,截至4月22日,已跌至不足50元/股,總市值約270.2億元。

  來源:東方財富

  在榮昌生物面臨「再融資門檻」的關鍵階段,投資人士更關注公司管理團隊的情況。

  作為榮昌生物實控人、董事長的王威東,1993年就建立了榮昌生物,如今已經65歲,他與榮昌生物執行董事林健還是黑龍江商學院(現稱哈爾濱商業大學)中藥製藥專業的校友,二人同在1982年獲得學士學位,但林健今年已經69歲。

  實際上,榮昌生物的董事會成員中,除了獨立董事,其他人大部分年齡都在50歲以上。其中62歲的房健民早在2011年進入榮昌生物,先后任職榮昌生物美國董事、邁百瑞生物董事長和總裁,2020年5月至今擔任公司執行董事,為公司的聯合創始人,主要負責公司的整體管理、業務與戰略規劃,並全面負責公司藥物研發工作

  王威東、房健民和林健這三位年過六旬的老將構成了榮昌生物董事會中的「核心層」,面對投資降温、同行競爭,三位老將能否繼續帶領榮昌生物完成從Biotech到Biopharma的升級之路,實現公司扭虧為盈呢?

  你對創新葯上市公司的前景怎麼看?評論區聊聊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