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4-22 14:14
歡迎關注凱萊英藥聞
2024年4月21日,貝達藥業發佈2023 年年報和2024年Q1季報;2023 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56 億元,同比增長3.35%;實現歸母淨利潤3.48 億,同比增長139.33%;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2.63 億,同比增長768.65%。2024年Q1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36 億,同比增長38.40%;實現歸母淨利潤0.98 億,同比增長90.95%;實現扣非歸母淨利潤0.90 億,同比增長390.39%。
此外,2023 年研發投入10 億元,同比增長2.53%。2023年公司的營收由5 款產品貢獻,4 款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合理管理期間費用開支,其中管理費用同比減少42.49%,主要系報告期內股權激勵費用等減少,財務費用同比減少77.45%,主要系報告期內利息支出減少。
基於2023 年年報,公司下調2024 年盈利預測,預計2024 年歸母淨利潤為4.26 億元(此前預期為9.63 億元),大幅下調的原因主要是我們對2024 年的收入做了較大下調;預計2024 年營業收入為31.37 億,主要原因是新品上市較此前預測有所延迟以及老品種遭遇競爭的負面影響超預期所致。
2022 年之前,公司營收主要由埃克替尼貢獻,2022 年恩莎替尼開始放量,2023 年貝福替尼的二線適應症和一線適應症均獲批上市,且二線適應症被納入2023 年國家醫保談判目錄,另外腎癌小分子藥物伏美替尼也獲批上市且被納入2023 年國家醫保談判目錄,上述3 款產品均處於產品放量生命周期的初期階段,未來幾年將呈現快速增長趨勢,彌補由埃克替尼下滑的負面影響,公司有望重回快速增長軌道。
一
公司簡介
貝達藥業成立於2003 年,總部位於浙江杭州,是一家由海歸高層次人才團隊創辦的、以自主知識產權創新葯物研究和開發爲核心,集研發、生產、市場銷售於一體的高新制藥企業。公司致力於新葯研發和推廣,以解決包括肺癌在內的惡性腫瘤治療領域中未被滿足的醫療需求。
公司的發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2003-2014)——公司全力推進鹽酸埃克替尼的研發、上市及商業化。第二階段(2015-2020)——開啟BD 引進多個項目,快速豐富研發管線。第三階段(2020-至今)——引進項目商業化開啟,自研項目臨牀順利推進。
截至2023 年6 月30 日,公司主要的子公司共有15 家;北京貝美拓為公司北京新葯研發中心;子公司卡吉南擁有伏羅尼布國內權益;子公司Xcovery 是一家專注利用小分子激酶抑制劑開發新一代癌症治療藥物的研發公司,為公司創新葯國際化的主要平臺,擁有全資子公司Equinox(擁有伏羅尼布海外權益)和控股子公司Meryx,現主要負責恩沙替尼和伏羅尼布在境外的開發、商業化等工作。
二
交易合作情況
自2014 年公司Xcovery開展恩沙替尼的國內權益授權后,先后引進了天廣實的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卡南吉和Tyrogenex 的伏羅尼布、益方生物的甲磺酸貝福替尼,Merus 的EGFR/c-Met 雙抗以及Agenus 的PD-L1&CTLA4 抗體組合療法等。
三
產品管線及重點藥物介紹
目前,公司已獲批上市的藥品有5 款,分別為:首款創新葯鹽酸埃克替尼(凱美納)、鹽酸恩沙替尼(貝美納)、貝伐珠單抗生物類似藥(貝安汀)、甲磺酸貝福替尼(賽美納)和伏羅尼布(伏美納)。現有上市銷售藥品主要集中在肺癌領域,包括凱美納、貝美納、賽美納和貝安汀。
公司產品獲批情況(截至2024 年1 月)
此外,公司產品管線持續豐富中,截至2023 年6 月30 日,公司具有在研創新葯項目40余項,其中18 項進入臨牀試驗,4 項正在開展III 期臨牀試驗,涵蓋靶向新葯和免疫療法,兼有小分子和大分子多種抗癌新葯機制。
公司在研產品管線
1、埃克替尼
埃克替尼是第一代EGFR抑制劑,對於EGFR突變陽性的晚期NSCLC患者,與吉非替尼具有相似的療效,但在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的優勢。EVIDENCE研究表明,埃克替尼術后輔助療效明顯優於標準輔助化療,延長了患者的無病生存時間(DFS),且安全性更優。基於此臨牀註冊研究,埃克替尼獲批用於Ⅱ~ⅢA期EGFR敏感突變NSCLC術后輔助治療適應證,同時獲得中國臨牀腫瘤學會(CSCO)指南Ⅰ級推薦,成為全球第1個獲批術后輔助適應證並有指南推薦的第一代EGFR-TKI。該藥物於2011 年獲批上市用於NSCLC 患者二/三線治療,2014 年獲批一線治療,2021年獲批術后輔助治療。
2、恩沙替尼
恩沙替尼是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全新化學結構、新型強效、高選擇性的新一代ALK抑制劑,是中國首款用於治療ALK 突變晚期NSCLC 的國產1 類新葯,也是ALK 領域首款進入國家醫保目錄的國產創新葯,也是首款申請用於ALK 陽性的NSCLC 術后靶向輔助治療臨牀試驗的國產藥物。其二線適應症和一線適應症分別於2020 年和2022 年獲批,並分別於2021年和2023年納入國家醫保目錄,術后輔助治療也已獲批臨牀。2024年3月,子公司Xcovery收到FDA的受理信,恩沙替尼擬用於間變性淋巴瘤激酶(ALK)陽性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療的(即一線適應症)的上市許可申請(NDA)獲得了FDA正式受理,標誌着恩沙替尼海外上市的重要一步。
醫藥魔方數據顯示,恩沙替尼院內銷售額自2021年的1218萬元增長至2023年的1.75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達到279%,在差異化優勢疊加進入醫保的背景下,銷售端快速放量;據推測,該藥物在中國的銷售峰值約為20.58億元,美國的銷售峰值約為38.22億元,合計約為58.8億元。
3、貝福替尼
貝福替尼是第三代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EGFR-TKI),能夠選擇性地抑制EGFR T790M突變。2018年12月,貝達與益方生物達成合作,獲得貝福替尼在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地區的權益,並可獨家在合作區域內進行該產品的開發及商業化。該產品是貝達藥業第5款獲批上市的創新葯。
該藥物的獲批是基於IBIO-102研究II期臨牀試驗數據,研究結果已於2022年7月10日發表在國際著名腫瘤學期刊《胸部腫瘤學雜誌》上,影響因子20.121。在這項單臂、多中心II期臨牀試驗中,評估貝福替尼在既往一代/二代EGFR-TKI耐藥后產生T790M突變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在ITT人羣中,貝福替尼組經IRC評估的ORR為67.6%,DCR為94.8%,中位PFS為16.6個月,中位DOR為18.0個月。研究者評估的中位PFS為12.5個月。34例基線存在顱內靶病灶患者IRC評估的iORR為55.9%,顱內中位PFS目前尚未達到。安全性方面,絕大部分患者可耐受貝福替尼治療,大多數不良反應為1級或2級,最常見的治療相關不良事件是血小板減少、貧血、白細胞計數降低、頭痛和皮疹等。
此外,該藥物於2023年5月《柳葉刀·呼吸醫學》發佈貝福替尼一線臨牀研究數據,影響因子高達102.642。在這項多中心、開放、隨機、平行對照的Ⅲ期臨牀研究,對比了貝福替尼和埃克替尼在既往未經治療的EGFR敏感突變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結果顯示貝福替尼組和埃克替尼組的中位隨訪時間分別為20.7個月和19.4個月。IRC評估的中位PFS分別為22.1個月(17.9-NE)和13.8個月(12.4-15.2)(HR0.49; 95%CI 0.36-0.68; P<0.0001)。與埃克替尼相比,貝福替尼將疾病進展或死亡的風險降低了51%。IRC評估的亞組分析顯示,在基線無腦轉移的患者中,相比較埃克替尼治療組,貝福替尼可降低51%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HR 0.49,95%CI 0.34-0.71;P=0.0001)。在基線腦轉移患者中,貝福替尼相比較埃克替尼仍可降低52%的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HR 0.48;95%CI 0.28-0.84;P=0.0086)。在安全性上,貝福替尼治療相關的不良事件(TRAEs)主要為1~2 級,血小板減少是最常見的TRAE。試驗過程中未觀察到新的安全性信號。
4、伏羅尼布
伏羅尼布是新一代多多靶點酪氨酸激酶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VEGFR)/血小板衍化生長因子受體(PDGFR)抑制劑,間歇地抑制VEGFR/PDGFR以達到有效抑制血管生成的作用,其片劑已於2023年6月8日獲批上市用於治療腎癌。伏羅尼布針對VEGFR、PDGFR、c-Kit、Flt-3、CSF1R等多靶點具有抗血管生成的顯著療效,並且能夠滿足靶點的特殊 PK/PD 要求,達到保留活性,降低毒性的目的。研究數據顯示:IRC評估的伏羅尼布聯合依維莫司組、伏羅尼布單藥組和依維莫司單藥組的中位PFS分別為10.0個月、6.4個月和6.4個月;中位OS分別為30.4個月、30.5個月和25.4個月。伏羅尼布聯合依維莫司的ORR達到24.8%,DCR達到84.2%,與依維莫司單藥組相比均有統計學意義。
5、BPI-16350
BPI-16350是貝達藥業自主研發的全新的、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分子實體化合物。其針對的靶點為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6(CDK4/6),擬單藥或與激素療法聯合,主要用於治療HR陽性/HER2陰性的晚期或轉移乳腺癌患者,還可能用於Rb+的其他癌症的一、二線或聯合治療。
臨牀前數據顯示,BPI-16350膠囊在動物體內外生物學活性一致,能有效抑制多種實體瘤腫瘤細胞增殖,單藥或聯合用藥在多個實體瘤模型上展現了良好的抗腫瘤作用,同時理化及藥代動力學性質優秀。
根據在2023年ASCO公佈的數據,一項開放的、劑量遞增和劑量拓展的I期研究,旨在評估BPI-16350單藥(A階段)和與氟維司羣聯合治療HR+/HER2-晚期轉移乳腺癌患者(B階段)的安全性、藥代動力學特徵和初步抗腫瘤活性。在A階段,共入組24例患者(50 mg, n=4; 100 mg, n=4; 200 mg, n=3;300 mg, n=3; 400 mg, n=4; 500 mg, n=6)包括23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和1例腹部脂肪肉瘤患者,接受50 ~ 500 mg QD BPI-16350單藥治療;在B階段,共入組46例HR+/HER2- 晚期轉移性乳腺癌患者接受BPI-16350 (300 mg,n=9;400 mg,n=37)聯合氟維司羣治療,其中63.0%(29/46)患者依然在組治療,結果顯示:在A階段,疾病控制率(DCR)達到70.8%(17/24)。500 mg劑量組1例(4.2%)患者達到部分緩解(PR)。在B階段,46例患者中,43例至少進行過一次療效評估,DCR為97.7%(42/43),確認的ORR高達60.5%(26/43),中位PFS尚未達到。顯示與已經獲批上市的CDK4/6抑制劑相比,BPI-16350聯合氟維司羣顯示出數值上優異的抗腫瘤活性,且與阿貝西利相比≥3級腹瀉發生率更低。
6、BPI-361175
BPI-361175是第四代EGFR-TKI,擬治療攜帶EGFR C797S 突變及其他EGFR 相關突變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等實體瘤。當前,BPI-331175 已分別於2021 年2 月和11 月獲NMPA 和FDA 批准開展臨牀試驗。臨牀前數據顯示,BPI-361175體內外生物學活性一致,能有效抑制攜帶EGFR C797S突變腫瘤細胞的增殖,並在多個攜帶EGFR相關突變的移植瘤模型上展現了良好的抗腫瘤作用。EGFR C797S突變多見於三代EGFR抑制劑耐藥后的腫瘤,BPI-361175有望提供一種新的分子靶向的治療方法,為攜帶EGFR C797S突變及其他EGFR相關突變的患者提供更多益處
7、BPI-442096
BPI-442096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新型強效、高選擇性的含Src 同源2結構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口服小分子抑制劑,單藥用於KRAS G12突變、BRAF第三類突變、NF1 LOF突變以及RTK突變、擴增或重排等基因異常的組織學或細胞學確診的局部晚期或轉移性的實體瘤患者,包括非小細胞肺癌、胰腺癌、結直腸癌患者或其他確診的實體瘤患者。2022年1月,貝達藥業申報的BPI-442096獲批開展臨牀試驗。5月,美國子公司Xcovery申報的BPI-442096片擬用於晚期實體瘤的藥品臨牀試驗申請已獲得美國FDA批准。
8、BPI-460372
BPI-460372是一種新型強效、高選擇性的共價不可逆的TEAD棕櫚酰化抑制劑,擬用於惡性間皮瘤、上皮樣血管內皮細胞瘤或NF2缺陷、YAP/TAZ融合、LATS1/2突變以及其他Hippo信號通路基因異常的晚期實體瘤患者。Hippo信號通路在器官發育、組織穩態和腫瘤發生中發揮着重要作用,研究表明通過直接阻斷TEAD的棕櫚酰化活性從而抑制YAP/TAZ-TEAD複合體的轉錄功能是一種潛在的治療癌症的方法。
在臨牀I期的劑量遞增研究中,BPI-460372口服連續給藥后表現出優秀的藥代動力學性質和較好的耐受性,暫沒有發現其他TEAD抑制劑所報道的腎臟毒性,且在少數受試者中觀察到初步療效。此外,在非臨牀研究中發現,間歇給藥方案能夠在保持抗腫瘤活性同時降低靶點的腎損傷毒性,從而可以進一步改善治療窗口期,為臨牀開發中的聯合用藥研究提供了依據。綜上,BPI-460372的臨牀I期的數據及非臨牀的間歇給藥研究進展支持進一步開發BPI-460372用於治療Hippo信號通路基因異常的癌症。
9、EYP-1901
EYP-1901是將伏羅尼布和Durasert技術(Durasert技術是一種已批准上市的玻璃體內給藥系統,它將另一種藥物注射進入玻璃體內后緩釋,有效期可長達3 年)相結合,形成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案,可在門診辦公室注射,實現至少6 個月的藥物釋放。該技術可以使藥物以一種可控和可耐受的方式持續地在眼部釋放,延長注射治療周期,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減輕醫療負擔,並最終改善患者臨牀效果。2024年4月,該藥物治療濕性(新生血管性)年齡相關性黃斑變性(wAMD)適應症的臨牀試驗申請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受理。
2022年2月,貝達子公司Equinox曾與EyePoint簽署了《獨佔許可協議》,獨家授權EyePoint 在中國區域外以局部給藥方式開發伏羅尼布;后者在其遞送技術基礎上開發了EYP-1901。2022年5月,貝達與EyePoint 簽署《擴大許可協議》並修訂了《獨佔許可協議》,取得在中國區域開發和商業化EYP-1901 的獨家權利。
2023年12月,EyePoint宣佈EYP-1901治療wAMD的 2 期 DAVIO 2 試驗取得積極的頂線結果;研究達到了其主要終點,即與aflibercept對照組相比,兩種劑量的EYP-1901均顯示出最佳矯正視力(BCVA)的統計學非劣效性變化,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沒有出現與藥物相關的眼部或全身嚴重不良事件(SAEs)。
10、CFT8919
CFT8919 是一種具有口服生物利用度的變構 BiDAC 降解劑,對攜帶EGFR L858R 突變具有良好的活性和選擇性,通過與L858R突變的變構位點結合,展示出非常出色的選擇性;同時,CFT8919對像T790M或C797S突變的EGFR繼發耐藥突變有效。此外,CFT8919不僅對攜帶L858R單突變,且對奧希替尼、厄洛替尼耐藥后產生的L858R繼發耐藥突變,均具有很好細胞增殖抑制活性,同時展示出良好的EGFR野生型選擇性。臨牀前研究顯示,CFT8919在EGFR L858R驅動的NSCLC的體內外模型中具有活性,可靶向廣泛的在靶耐藥突變並有顱內活性,具有預防或治療患者腦轉移的潛力。
2023年5月,貝達與美國C4 Therapeutics(簡稱「C4T」)達成合作,獲得在中國(包括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開發、製造和商業化EGFR L858R降解劑CFT8919的權利。根據協議條款:(1)貝達將支付1,000萬美元的許可協議首付款,同時全資子公司貝達香港以2,500萬美元認購C4T增發的5,567,928股普通股;(2)除1,000萬美元的許可協議首付款以外,貝達將向C4T支付最多達3.57億美元的里程碑付款總額,以及CFT8919在授權地區約定比例的銷售提成。(3)在達到約定條件后,C4T將向貝達支付最多達4,000萬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以及CFT8919在授權地區外約定比例的銷售提成。
參考資料
1、公司官網
2、申萬宏源、長城國瑞證券、海通證券、東吳證券
感謝關注、轉發, 轉載授權、加行業交流羣,請加管理員微信號「hxsjjf1618 「。「在看」點一下
(凱萊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