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北三縣」與北京的文化淵源

2024-04-20 17:35

  ▌嵇立平

  「北三縣」,指的是地處北京市與天津市交界處的三個隸屬於河北省廊坊市的縣級行政區,包括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三地。北三縣地域與北京市的通州區只有一河之隔,地緣相近、人緣相親、風俗相通。在很長的一段歷史時期,北三縣在地域上曾屬於京師順天府(明清時期北京所設的府制),是與北京連成一體的京畿腹地。「北三縣」與北京,自古以來就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淵源。

  連接通州與燕郊的燕潮大橋 本報記者 劉平 攝

  連接通州與燕郊的燕潮大橋 本報記者 劉平 攝

  「大廠」曾為京城的皇家馬場

  大廠在元代以前長期屬於三河縣管轄,其中有零星村落屬香河縣與通縣。至1955年,才正式成立了大廠回族自治縣。

  據明代萬曆年《香河縣誌》及清代《光緒順天府志》記載:大廠原來是一片人口稀疏、水草茂密、土地充足的荒原。明代建文元年(1399),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得皇位,於永樂十九年(1421)將明朝首都從南京遷到自己的「龍興之地」北平,下詔稱北平為「北京」。明朝永樂年間,因大廠地區地域寬闊,距離北京近,朝廷的皇家御馬監、神機營先后在此設置養馬場,馴養戰馬,以供軍用,被俗稱為「大場」。此后明朝政府多次「出旨遷民、以實空地」。許多回族人和漢族人應召由河北滄州及人口稠密的南方遷徙到大廠,在這里開拓荒原,長期聚居。一些隨着「燕王掃北」的士兵也攜帶親族家眷在此落户,屯墾為民,逐漸發展成村,初步形成了大廠的人口規模,且以回族人為多,並沿用「大場」之名。清代康熙五年(1666),大廠地區又被清八旗的鑲黃旗旗主看中,開闢為貝勒牧場,並正式命名此地為「大場」。后來隨着土地開墾,農作物收穫增多,爲了和附近農家麥收時的「打場」一詞有所區分,民間遂根據「大場」的諧音逐步演化其名為「大廠」。

  因為大廠在歷史上曾屬於皇家牧場,水草豐茂,適於牧馬肥羊,居住在這里的回漢民眾又尤擅牛羊飼養和屠宰加工,畜牧產業歷史悠久,生產的牛羊肉鮮嫩可口,所以后來獲得中國國家地理標誌產品的「大廠肥牛」和聞名遐邇的京東肉餅均發源於大廠。

  三河市燕郊:天子腳下的御駕行宮

  三河自古以來為京東重鎮,據明代《大明一統志》和清代《三河縣誌》等書載,三河市因三條河流貫穿境內而得名,但究竟是哪三條河現在略有爭議。目前公認的是以紅娘港(泃河)、鮑邱河、七渡(洳河,又稱錯河)交匯處而得名。

  燕郊是三河市最西邊的一個鎮,距離北京最近,與通州區僅一河相隔。根據《三河縣誌》的記載,燕郊的名字來源於春秋戰國時期,因為它地處燕國都城(今北京)的城郊而得名。另有一説法:朱元璋四子朱棣被封為燕王,燕王封地北平,燕郊因處於北平城郊而得名。燕郊在歷史上一直被視為京東重鎮,清朝康熙年間,朝廷專門在此修建了御道,並修建出京東行的首站行宮(位於現燕郊鎮政府所在地的行宮村),為清歷代帝、后出巡拜謁東陵,或迴鑾故都盛京(沈陽)歇駕駐蹕的第一站,素有「天子腳下、御駕行宮」之美稱。

  據載,燕郊行宮規模宏大,佔地約80畝,仿故宮格局,建有三大殿和偏殿。門外左右各建一座朝房,宮牆四角建有4座更房,西北角有5層眺遠樓,宮外東側有御膳房,宮內外共建房359間,均為漢白玉、藍磚、琉璃瓦,富麗堂皇,雄偉壯觀。平時看守的有千總(領兵官)1員,委署千總1員,兵7名。據粗略統計,從康熙十年(1671)至道光九年(1829),天子鑾輿東巡前后達十一次,往返駐蹕燕郊行宮達七次。從道光十年(1830)至宣統三年(1911),帝后到東陵達19次,均駐蹕燕郊行宮。清乾隆十年(1745)早春,乾隆皇帝東巡遇雪,駐蹕燕郊行宮,當晚雪霽風停,皓月當空,乾隆月下觀月賞雪,詩興大發,作《御製燕郊行宮晚坐詩》一首,其中有「春宵雪后寒,古月望前潔。雪月成雙清,幽齋景殊絕。」等句,寫出了燕郊行宮的幽齋美景。乾隆皇帝還親自為燕郊行宮「眺遠樓」御題楹聯「樹色溪光成靜賞,花香鳥語絕塵緣。目同碧宇朗無盡,心與白雲散以間。」從聯中可見當時燕郊行宮之勝景。

  辛亥革命后,清王朝滅亡,燕郊行宮也隨之敗落,1929年行宮被拆,僅留下一堆砌石瓦礫和兩口「龍眼」御井(后在建行宮市場時被填埋)。眾多守宮官兵沒有了俸祿,只好解甲歸田,就地務農,以宮定名,形成了今天的行宮村。現在燕郊仍可看到后建的行宮賓館、天子莊園和以「行宮」命名的街道「行宮大街」,向人們昭示着這里曾是天子腳下、清朝帝后的御駕行宮。

  香河:戲曲文化與京城互傳互補

  香河縣位於北京東南方向,素有「京畿明珠」之美譽。傳説遼代時遼太宗在此地設淑陽郡,時城東南有一條河,掬起河水可聞微香,故名香河。另有傳説明燕王朱棣鎮守北平時,一次來到此地(時稱淑陽鎮)巡視,時值六月,淑陽四面小河環繞,水中芰荷(菱葉與荷葉)盛開,香氣襲人。燕王不由大讚:「此處真乃香河也!」香河縣由此得名。據《大清一統志》載,香河「在香河縣東里許,俗名長溝,種芰荷,多香氣,縣以此名。」

  元明清三代及民國初,北京城作為京師所在,京劇、評劇、皮影、傀儡戲等各種戲劇曲藝繁興,名家輩出。香河因地處京畿,受京城藝術氛圍的輻射薰陶,不但各種戲曲藝術在縣內廣泛流傳,而且也創造出本土特色的戲曲形式,滋養出風格獨特的藝術人才,與北京城內的戲曲文化形成互傳互補。

  評劇是中國的一個重要戲曲劇種,清末在河北灤縣一帶的小曲「對口蓮花落」基礎上形成,有東路、西路之分。香河是西路評劇的一個重要發源地。1900年前后,出生於香河縣鐵佛堂村的王殿佐與寶坻縣蓮花落藝人金葉子等人通力合作,結合當地民間小調和冀東秧歌的音樂,創出了評劇新派——西路評劇,時稱西路蹦蹦。西路評劇帶有濃郁的京東特色,唱腔曲調奔放明朗,表演粗獷誇張富有喜劇性,與唐山一帶的東路評劇形成鮮明區別。王殿佐因為唱戲不惜力,人稱「拼命王」,他在香河帶出一批蹦蹦演員,創建了較有影響的班社鐵佛堂「王殿佐班」。1893年,王殿佐、金葉子等人進入北京,以「打地攤」或在茶園演出為主要形式,並曾在北京最熱鬧的東安市場演出,令人耳目一新,大受歡迎,從此在北京紮下了根。

  香河還是京東大鼓的肇源地之一。乾隆年間,香河劉宋鎮劉宋村人鄧殿奎,改革木板大鼓「小口」派唱法,將一板一眼的單一板式改為慢板、平板、垛板等多種演唱板式,並吸收了京劇西皮快板唱腔,被稱為「二簧柳兒」(京劇在河北稱「二簧」)。鄧殿奎的這種新腔在北京演唱時,因是京東鄉音,故被京城人稱作京東大鼓。鄧殿奎立門户排列宗譜時,以遠祖青雲峰、近祖李文通為始,排出師門字輩,在香河一帶收徒傳藝,一脈相傳,直至現代,演唱遍及京津冀地區。

  景泰藍工藝與北三縣的不解之緣

  景泰藍又稱「銅胎掐絲琺琅」,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而得名,其發展與北三縣有着不解之緣。

  在歷史上,明代的宮廷御用監、清代的宮廷造辦處,均設有專為皇家服務的琺琅作坊。明清時期,離京城只有「一箭之地」的大廠、三河等地,一些人為謀生計,赴京城學徒或做工,其中有一部分人被招入皇家內府,學習掐絲琺琅的技藝,逐漸孕育出許多技藝精湛的能工巧匠。隨着清代中后期海禁大開,在對外貿易的刺激下,景泰藍製作工藝從宮廷逐步傳入民間,除清宮造辦處外,民間也紛紛開設了商號和店堂,其中一些即為地處京畿的北三縣人所經營。許多到北京打長工的大廠人,也進入同鄉人的作坊從事景泰藍製作,從業者眾,成為此后景泰藍生產大規模進入北三縣的歷史淵源。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