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4-20 12:16
轉自:貝殼財經
「電量從20%充到80%,用不了半小時。」4月18日,正在重慶南岸區某超級充電站充電的車主張先生對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説道,「下午時段含服務費1.55元/度電,晚上10點以后充電價格相對便宜。這里樁比較好用,充電速度也很快。」記者走訪發現,該超級充電站的充電樁最大輸出功率分為360千瓦和480千瓦兩種;此外還包括3個液冷超充,最大輸出功率為600千瓦。
今年一季度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三成,補能需求隨之增長,對充電樁的要求也在提高,目前包括車企、充電樁運營商等都在佈局超充市場。4月18日,星星充電高級副總裁、中國區CEO王磊表示,星星充電計劃將在126個城市推廣液冷超充,並計劃在2024年將1萬座充電站升級成包含液冷終端的超級充電站。
在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副祕書長仝宗旗看來,從運營的角度來講,由於不同車型的充電需求不一樣,不同的場景可以配備不同的充電樁產品;在公共充電場景下,大功率充電會成為主流。
充電體驗仍存降速問題,消費者最關心充電價格
4月18日,記者走訪重慶沙坪壩區某超級充電站時遇到正在充電的網約車司機陳先生,他表示這個充電站充電樁功率比較大,充電相對較快,充電也會減免停車費。「充電一般會選擇夜間收車以后,價格會相對便宜,不到1塊錢一度電。」記者走訪發現,該充電站的充電樁額定功率為160千瓦。
目前超充是指比「快充」更快的充電設備,還未有國家統一標準定義,快充一般指能在1-2小時內使蓄電池達到或接近完全充電狀態的一種充電方法。充電樁散熱主要採用風冷、液冷和自然散熱三種類型,其中液冷被業內視為超充樁未來幾年的發展主流。重慶市明確超充站是單槍功率480千瓦及以上的液冷超充;深圳市也明確單槍功率480千瓦及以上的設備為超充。
參考重慶市和深圳市對超充的定義,上述超級充電站並不屬於真正的超充。當記者問及陳先生是否會考慮480千瓦及以上的液冷超充進行補能時,陳先生最先考慮的仍是價格因素。「相對於充電時間,我們跑網約車的最關注的還是充電成本,如果太高還不如晚上收車后選擇慢充。」陳先生如是説道。
此外,如若參考重慶市和深圳市對於超充的定義,記者走訪北京、環京地區的多個超充站嚴格意義上應屬於快充站,更多是特斯拉、小鵬汽車等車企的超級充電站。
北京通州區某超充汽車充電站的充電樁額定功率為250千瓦,但支持1000V高壓平臺,一度電的費用是0.52元-1.01元不等。「與充電時間相比,更在意充電價格。」北京某網約車司機高師傅表示,「一般都是夜間收車后充電,補至滿電。白天會進行一次補電,等待的時候也可以休息一下。」 而新能源私家車車主童先生表示安裝了私樁,基本上都是在家里私樁充電,價格也更划算,很少在公共充電樁充電,所以不是很在意超充。
特斯拉超級充電站雖然對其他品牌開放,但比亞迪漢車主李先生表示,自己嘗試過在特斯拉超級充電站充電,雖然充電樁支持功率很高,但自己實際充電功率並沒有那麼高。另一位在上述重慶南岸區某超級充電站充電的車主鄭女士也表示,感覺充電速度並沒有那麼快。
對此,重慶南岸區某超級充電站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充電速度由實際充電功率決定,而實際充電功率由車輛的最高支持功率決定。
而對於消費者最為關心的價格問題,4月18日,星星充電高級副總裁李宏慶在接受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專訪時表示,一方面目前國家對於電價也在越來越大力度做市場化調控,另一方面讓用户對電價谷峰具有預期,通過價格傳導讓消費者在低價階段進行充電;同時通過超充提高互動效率,極大程度地調動時間的靈活性。
超充站成本與盈利如何平衡,場景化或為建設關鍵
充電站建設屬於重資產行業,回本也需要時間。而液冷超充意味着場地的電力需求和富余電容要更大,在硬件方面的投資會更大。仝宗旗表示,大功率充電站的設備成本和基建成本都會比普通充電站高。他認為不同價位車型的出行場景和充電需求不一樣,未來的充電市場會逐步細分,大功率充電站也應當為不同需求的車主提供不同類型的充電服務,通過差異化服務提高盈利能力。
在李宏慶看來,單靠充電運營服務費的傳統充電站回本周期較長,超充站可以通過能源運營,通過虛擬電廠補貼等收入來縮短投資回本周期。此外,超充站建設也面臨電量增容、場地因素等難題。
儘管超充樁佈局目前仍存難題,但地方層面和企業都在加碼佈局。2022年以來,廣州、海南和深圳等地相繼提出要建設超充;今年4月,重慶提出計劃到2025年底建成超充站2000座以上,建成超充樁4000個以上。企業方面,去年4月,華為推出全液冷超充樁,計劃今年建設超過10萬個華為全液冷超快充充電樁;此外,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保時捷等車企也都相繼有超充站的佈局計劃。
「超充站的建設更多與場景因素有關,以高速公路為例,其節假日需求高應該佈局;超充站的建設更重要的是知道需求在哪,從而進行建設佈局。」李宏慶表示,「此外,也可以對符合電容改建等要求的原有充電場站進行升級,最大化利用現有充電基礎設施,避免出現廢樁。」
中信證券分析稱,2024年將開啟車、樁兩端的超快充的快速發展之路。仝宗旗表示,充電樁是基礎設施,應先行建設,超充樁也是如此,即便目前市面上支持超充的車型還不多,但超充樁作為基礎設施要先行投建;隨着大功率充電樁的增加,滿足800V高壓超充平臺的車型保有量也會逐漸提升。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王琳琳
編輯 岳彩周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