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當年輕的biotech開始被懷念

2024-04-15 09:35

港股18A藥企完成年報披露后,A股生物醫藥板塊上市公司也開始放成績單,將過去一年醫藥行業的浮沉跌宕盡數擺在眼前。令人掛心的除了各項財務細節,還有一個容易被忽略但很重要的數據:員工數量。

圖片來源:深藍觀

圖片來源:深藍觀

人數的變化大多數情況下和公司的發展狀況呈正相關,對比2022年的員工數,大多數企業有所減員。只有少數在商業化方面有較大進展的藥企,纔會出現員工數增長的情況。

然而,整體增長也不意味着員工躲過了裁員。比如雲頂新耀,商業團隊從31人增長為209人,但臨牀開發人員從2022年的132人縮減至2023年的60人。

裁員,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下已經見怪不怪,無法定性為好事還是壞事。裁員不是結果,而是手段,因此業內更關注的是,藥企能夠通過裁員達成什麼樣的目的。

最近,業內一家老牌藥企貝達藥業傳出裁員的消息,研發部門裁員比例達60%,醫學部門30-40%,這對於一家仍在鋪管線階段的創新葯企來講是一個相當驚人的比例。貝達此番裁員很堅決,據悉連哺乳期和即將退休老員工也沒有幸免。

如此比例的裁員,往往是藥企迫於減虧和生存壓力,伴隨着放棄管線、產線發生的。一位資深獵頭分析,「如果把60%的研發裁員比例量化,大概是10個管線里砍掉7個。」

貝達藥業最近並沒有研發失利的消息傳出。從業績來看,貝達藥業預計2023年實現營收24億元—25億元;歸母淨利潤3.2億元—3.7億元,同比增長120.05%—154.43%。

貝達給被裁員工的解釋是:公司發生了重大的戰略調整。

只是,這一變動有些太過於突然。

-01-

創新葯*股的危機

2011年,大多數biotech纔剛剛建立,而這一年是貝達藥業進入商業化元年;五年后貝達在創業板上市,成為創新葯*股,也是眾多行業人士去梳理中國創新葯行業發展的一個典型參考對象。

當復宏漢霖、康方生物、和鉑醫藥今年首度實現年度盈利,貝達已經持續盈利了10多年。這些成績,都是由貝達藥業*商業化產品埃克替尼支撐的。

埃克替尼是*個具有獨立知識產權的EGFR-TKI,往大了説,是中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

貝達當時的首席科學家王印祥曾坦陳,他所研發的埃克替尼的靶點也不是新東西。但埃克替尼創造出多個「*」,實實在在吃到了時代紅利。

埃克替尼是2011年上市的,當時只有兩個海外藥廠的競爭者——厄洛替尼、吉非替尼,后兩者售價超過一萬/盒,埃克替尼最初售價約為3000元一盒。在都沒有進入醫保目錄的情況下,埃克替尼憑藉性價比,走出一條國產替代的路子。埃克替尼銷售額一路攀升,在2016 年銷售額突破 10 億元。

*的風險在於后續競爭者太多。EGFR肺癌突變市場之大,覬覦者不計其數。除了二代、三代EGFR-TKI創新葯,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的專利在2016年到期,國內仿製藥企躍躍欲試。

圖片來源:藥融雲《肺癌領域藥物市場及靶點分析報告》

圖片來源:藥融雲《肺癌領域藥物市場及靶點分析報告》

貝達藥業的防禦準備做得比較晚,其自主研發的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BPI-15086項目在2016年底開啟I期臨牀試驗。然而,2017年3月,阿斯利康三代EGFR抑制劑奧希替尼在國內上市。

火上澆油的是,同年王印祥離開貝達。

2018年,貝達開始調整研發策略,仿製藥項目中氯法拉濱、纈沙坦、阿託伐他汀項目被暫緩,伏立諾他被終止。貝達將主要精力和資源聚焦在創新葯上,並引進益方生物的貝福替尼,替代了原來的自研EGFR抑制劑。

貝福替尼比自研管線更有競爭優勢,但進度沒有加快多少。直到2023年,貝福替尼才作為第四個獲批的三代EGFR-TKI在國內上市。

不僅是貝福替尼,貝達藥業其他管線進度也比較慢。第二款創新葯ALK抑制劑恩沙替尼於2020年上市,這意味着在埃克替尼后長達九年沒有新葯。另外兩款藥貝伐珠單抗和腎癌新葯伏羅尼布分別在2021年和2023年上市。這也是為什麼貝達被詬病創新乏力的原因。

既然不能在研發上先發制人,更要在商業化上爭取優勢。但貝達的銷售策略加重了危機。

-02-

貝達鐵軍的失利

一位重倉貝達藥業的投資者想不明白,為何公司2023年前三個季度利潤都很好,第四季度突然熄火。2023年全年淨利潤預計為32000萬元-37000萬元,除去三季度報淨利潤3.05億,Q4的利潤只有幾千萬。

這次怨不得研發,2023年H1有兩款新葯上市,甲磺酸貝福替尼膠囊及伏羅尼布片。

貝福替尼是國內上市的第四款EGFR-TKI,在此之前上市的分別是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翰森的阿美替尼、艾力斯的伏美替尼。

想當年,阿斯利康的奧希替尼在國內上市*年內9個月貢獻超過5億元收入。阿美替尼在2020年上市,吃到*國產三代EGFR-TKI紅利,首年(2020年)即在中國公立醫院及實體藥店的銷售額達1.4億元。到艾力斯的伏美替尼上市時,EGFR的身價已經降低,想擠入已經有些費力。

但艾力斯在商業化方面早有準備,在提交伏美替尼附條件批准上市申請的同時融資上市,在IPO階段新招募銷售人員300人,后團隊擴張至650人。2021年,伏美替尼即實現銷售收入2.36億元。第二年,艾力斯與復星醫藥合作,進一步增強商業化能力。

比不過上市早的在情理之中。迪哲藥業的舒沃替尼上市晚於貝福替尼,但商業化團隊提前一年開始籌備,在上市后四個月內實現營收9128.86萬元。

比上比下都不足,「貝達鐵軍」是哪里出了問題?

問題的關鍵依然是埃克替尼。每年年報里,貝達都不忘羅列埃克替尼創造的無數個「*」。即便是再大的明星產品,按照產品周期也應當有導入、成長、成熟和衰退四個階段。但時至今日埃克替尼依舊是公司的頂樑柱。

據ALK領域企業及臨牀多方調研瞭解到,恩沙替尼上市后,貝達並沒有單獨建立銷售團隊。

恩沙替尼是一款ALK抑制劑,雖然同是肺癌領域,但是和埃克替尼分別屬於兩種突變類型。這涉及兩套不同的市場&醫學策略,按理説,恩沙替尼需要單獨建立團隊的。

但貝達當時的考慮是,調去恩沙替尼團隊的銷售人員要面臨推廣新產品的挑戰。既然有埃克替尼這樣一款成熟、市場接受度高的產品,銷售人員做新產品的動力顯然是不足的。出於對人員流失的擔心,銷售部門始終沒有建立單獨團隊。

原本業內對恩沙替尼的期待比較高,在上市恩沙替尼前階段,羅氏將其作為潛在的對手,其同樣的二代ALK抑制劑阿來替尼於2019年年底通過談判進入國家醫保,2021年在國內的銷售額曾達到18.7億元,佔市場比近60%。恩沙替尼商業化后反而構不成威脅了。由於市場和銷售資源沒有跟上,恩沙替尼放量比較慢,在2020年底上市,2021年銷售收入1.50億元。進入醫保后,2022年銷量達5.4億元。

貝達的其它兩款款核心產品:貝伐珠單抗注射液、甲磺酸貝福替尼膠囊,也是齟齬不前。上市后,貝達放出「5項全能」的口號,讓銷售同時推廣5款產品。這明顯是一個不合理的模型,特別在一代EGFR和三代EGFR之間,銷售必需有所側重。市場上競爭對手這麼多,貝達想要兩款產品同時被醫院引進,挑戰是巨大的。

唯獨針對腎癌新葯伏羅尼布,其獲批當月組建專門銷售團隊。貝達初涉腎癌方向,銷售團隊搭建勢在必行,沒想到的是貝達一口氣開放40個HC(參考專招醫藥代表公眾號2023年4月9日公開信息)。據業界估算伏羅尼布去年的預期銷售不到1000萬,如果去年這40余崗位全部完成招聘,簡單算來伏羅尼布的利潤是否足夠支撐這40個HC的底薪及獎金還是一個未知數。

在這樣的模式下,去年貝達擴招大概幾百個銷售。而且除銷售部門外,其他部門的HC被鎖。或許是這次擴招為今年的裁員埋下隱患,卻是研發和醫學承擔了后果。

-03-

「重大調整」是什麼?

在多次業務的分拆和整合中,MNC對裁員已經駕輕就熟,從策略提出到過渡執行,整體周期比較長,呈現出一種相對穩定的裁員。

Biotech許多則是由研發失利、資金鍊問題觸發的突發裁員。雖然引起行業焦慮,但目前整個行業基本對這種消息已經接受:這是一個戰略聚焦、奔向盈利的一個手段。

2022年下半年,和鉑醫藥減員43.9%,主要減少的是研發人員。與之對應的,是和鉑醫藥砍掉管線和產線的操作——將巴託利單抗授權給石藥集團,換來1.5億元預付款及其他潛在里程碑付款,另一方面結束特那西普臨牀三期試驗,出售生物大分子研發創新中心項目的生產廠房。而后和鉑成立子公司諾納生物,面向全球市場開展臨牀前藥物開發服務,成為和鉑扭虧為盈的關鍵。

基石藥業裁員的效果也很明顯,由於僱員成本降低,研發支出、行政支出、銷售及市場推廣指出有所降低。加上轉讓艾伏尼布的收益,今年同比減虧59.3%,為下一步商業化突破爭取到較為充足的時間。短期內可以期待阿伐替尼和普拉替尼商業化加快,長期來看,基石能否翻身的關鍵在於重磅產品CS5001 (ROR1 ADC)。

比起未盈利的biotech,貝達藥業的資金情況好很多,有更多緩和的空間。突然大規模的裁撤研發&醫學部門,更像是公司對「創新」的一種戰略性收縮。

而從過往的管線來看,貝達藥業似乎也一直沒重視過自研。公司在埃克替尼后的管線基本都是BD來的,與Xcovery合作開發恩沙替尼,從天廣實生物引進貝伐珠單抗,從益方生物引進貝福替尼,先后收購卡南吉醫藥、Equinox獲得伏羅尼布。

其他在研管線撐不起太高的預期,從Agenu引進的PD-1和CTLA-4抗體姍姍來迟,cdk4/6抑制劑賽道擁擠,還有許多停留在一期臨牀多年的管線。

現在的情況下,比起裁員后招募新團隊開管線,更快的辦法是在BD上下功夫。但貝達還沒有透露任何計劃,所謂的「重大調整」到底是什麼,要看下一步動作。

貝達藥業歷史不過20余年,卻開始被懷念了。

在當下一個融資困難的情況下,不少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都面臨一個難題:一家公司到底要如何在「高投入的研發」和「財務表現」之間去做平衡?

貝達選擇了褪去「創新」的外衣,力保后者。而曾經的「創新葯先鋒」如今的這個無奈選擇,把這個難題再一次擺上了臺前。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深藍觀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