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4-12 21:1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中國房地產報
2014年4月17日,樂居控股登陸紐交所
從紐交所主板退市並不意味着樂居控股離開了美國資本市場。
登陸紐交所近10年,樂居控股從高光時刻走到了退市邊緣。
4月11日,樂居控股發佈公告稱,公司接到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以下簡稱「紐交所」)通知,紐交所監管人員已決定啟動程序,將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ADS」)從紐交所退市。目前該公司股票已停牌。
公告顯示,樂居控股目前不符合《紐交所上市公司手冊》第802.01B條的規定,因為公司在30個交易日內的總市值低於5000萬美元,股東權益低於5000萬美元。紐交所監管機構根據《紐交所上市公司手冊》第802.03條做出了將該公司美國存托股票退市的決定。
樂居控股於2014年4月17日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10美元/股。10年時間里,其股價經歷了大起大落,最終陷入漫長的下跌狀態。截至4月11日收盤,樂居控股股價為1.08美元/股,對應的總市值為1492萬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從紐交所主板退市並不意味着樂居控股離開了美國資本市場。根據公告,樂居控股仍是符合美國證監會相關法律和規定的在美上市公司,將轉入場外交易市場(OTC)進行交易。
「高光時刻」
作為國內知名的房地產服務企業,樂居控股一路走來不乏高光時刻。
2008年,正值中國房地產行業的快速上升階段,新浪將房產與家居頻道進行拆分,新浪樂居誕生,成為樂居控股的前身。
2009年10月,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將旗下克而瑞信息諮詢業務與新浪樂居合併,成立中國房產信息集團並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與此同時,易居中國CEO周忻也正式入局,成為樂居的關鍵人物。
有媒體表示,在房地產快速發展時期,半個地產圈的房企都與周忻帶領的樂居有過緊密合作。彼時,周忻也曾放豪言要「創造中國房地產行業最好的線上營銷平臺和服務平臺」。
2012年4月,樂居母公司易居中國完成與旗下中國房產信息集團的合併,樂居成為易居中國全資子公司。
2014年3月,騰訊以1.8億美元收購樂居控股15%的股份,併成為樂居控股的戰略合作伙伴。
2014年4月17日,樂居控股正式登陸紐交所,發行價為10美元/股。
根據上市文件,樂居2013年收入3.35億美元,淨利潤用非美國通用會計準則的數字達6300萬美元。現金流量表呈現的更為喜人,2013年樂居控股經營性淨現金流約2倍於淨利潤。截至2013年底,樂居僱員總數為4204人。
2014年8月29日,樂居股價一度站上184美元/股的高點,較發行價翻了約18倍。
記者注意到,樂居的股價也一直與其業績表現呈正向相關。
上市當年,樂居控股的業績大漲。2014年全年,樂居控股總收入為4.96億美元,同比增長48%;經調整的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為9070萬美元,同比增長44%。
業績虧損之困
但距上市僅過了一年,樂居控股就顯現出乏力態勢。
2015年全年,樂居控股總收入為5.76億美元,同比增長16%。經調整的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為5740萬美元,較上一年下降36.7%。
再往后,樂居控股更進入了虧損時期。
記者梳理樂居控股過往年報發現,2016年~2018年的3年間,樂居控股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分別產生了979萬美元、1.61億美元、1348.05萬美元的虧損。
受此影響,樂居股價也進入下滑通道。
直到2019年與2020年的年報發佈,扭虧為盈的業績再次讓樂居控股股價實現反彈。
根據年報,2019年樂居控股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為1152.2萬美元,2020年樂居控股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為1930萬美元。2020年~2021年間,樂居控股股價從2020年初的20美元/股左右,升至69.6美元/股。
這一情況並未持續太久。到了 2021年,樂居控股再次迎來虧損,這一次歸屬樂居股東的淨利潤虧損達1.50億美元。期間,樂居控股股價快速下跌。
對此現狀,樂居首席執行官Geoffrey He表示,2021年下半年,中國房地產行業經歷了大幅下滑,眾多開發商面臨嚴峻的經營挑戰,這對樂居的在線廣告和電子商務業務產生了直接和負面的影響。由於部分房地產開發商的信用狀況惡化,也將對公司的業績造成不利影響,導致進一步虧損。
壓力不止於此。
作為樂居的母公司——易居中國的債務危機也對樂居控股造成了一定影響。
2022年4月,易居中國發布公告坦言,出現境外債違約。此后,易居中國一方面推動債務重組,另一方面不斷出售資產。
易居中國在2023年年報中坦言,作為行業里最大的服務商,易居的業務「受到這種持續且空前的行業衰退的負面影響」。根據2023年年報,易居中國產生虧損15.25億元(人民幣,下同),流動負債淨額及負債淨額分別為84.26億元及65.623億元。
開發商回款問題被認為是造成這一現狀的最大因素。截至2021年中,易居中國的應收賬款為74.34億元,其中,涉及恆大的應收款項約35億元~40億元,佔總應收賬款的約50%。
告別「光輝歲月」
今年1月,多位樂居控股的老員工曬出工牌,在朋友圈説起了「再見」,這一行為一度被看作「樂居解散」。
不過,樂居對此的解釋為,經營模式由原來的直營模式改為城市合夥人+加盟制,即樂居與城市合夥人和加盟商按比例投入資金,產生的經營收益由雙方按照約定比例分潤。
在兩個模式的「切換」過程中,直營模式下樂居在各地的公司和機構,會逐步停止運營,原有工作人員也會在穩妥的前提下陸續解約。同時,按照城市合夥人+加盟模式的新公司也會陸續設立,這些新公司按照開展業務的實際需要,重新組建團隊,新團隊中會包括原有團隊中符合新公司業務能力要求的員工,雙方會重新簽訂聘用合同。
經營模式的「切換」,或許也意味着向過往「光輝歲月」告別。未來,樂居還面臨着不少挑戰。
4月11日,樂居控股發佈公告稱,紐交所監管人員已決定啟動程序,將公司的美國存托股票從紐交所退市。
記者注意到,從紐交所主板退市並不意味着樂居控股離開了美國資本市場。根據公告,樂居控股仍是符合美國證監會相關法律和規定的在美上市公司,將轉入場外交易市場(OTC)進行交易。
OTC作為美股市場中除紐交所和納斯達克之外另一個較為活躍的市場,因其上市周期短、掛牌要求低的優勢,一度是中小企業登陸美股資本市場的首選方案。
瑞幸從納斯達克退市后,也曾轉向OTC市場交易。此后,靠着「兩條腿走路」,瑞幸股價一路上行,現報24.88美元/股,高於在納斯達克發行價的46%。
「立足當下,直面問題,蹲下來、調整好、向前走,是我們不得不做出的戰略選擇;而面向未來,我們不僅僅要想辦法活下去,還要找到可持續發展的新道路和新力量。」今年2月,樂居控股集團CEO賀寅宇在給樂居人的致辭中寫道。
樂居的資本故事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楊紅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