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音樂版Sora」,比Suno好兩倍?神祕AI音樂產品引熱議,但被指過度炒作 | 大模界

2024-04-08 19:15

每經記者 李孟林    每經編輯 蘭素英    

在生成式AI領域,日新月異不是誇張的比喻,而是實打實的現實。

3月下旬,音樂生成模型Suno AI公佈V3版本,憑藉逼真的音樂質量立即火爆全球,網友紛紛自己玩起了音樂創作。隨后,200多名國際樂壇知名音樂人聯署公開信,要求停止AI音樂侵犯藝術家權利。

不到半個月,又有一款神祕的AI音樂產品現身,不少拿到內測資格的博主稱,這款產品比Suno好兩倍,AI音樂馬上要走向主流,引發不少網友在線求邀請碼。

據網友猜測,這款產品很可能叫「Udio」。然而,一方面是博主的吹捧,一方面則是官方對自家產品的三緘其口,讓外界懷疑這是否是一場炒作。正所謂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Udio究竟有多強大,最終還是要靠發佈后才能驗證。

比Suno好兩倍,「音樂版Sora」引熱議

近日,在社交平臺X.com(原推特)上,不少博主表示自己內測了一款神祕的音樂生成AI工具,稱其生成音樂質量明顯優於數周前發佈的Suno,引發網友熱議。

AI開發和培訓博主Mckay Wrigley激動地表示:

「剛拿到一個比Suno好兩倍的AI音樂產品展示版本。這是自Sora展示版本以來我最感到震驚的。這個模型絕對狂野。AI音樂即將席捲世界。」他還認為,人們將AI創意工具低估了「1000倍」,而這個產品的音樂真實度即將迎來走向主流的拐點。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另一位正在用AI製作完整電影的博主Max(@maxescu)也自稱拿到了一款AI音樂產品的權限,其生成的音樂讓他驚歎不已,簡直就是「音樂版的Sora:「這個還沒發佈的新app幾乎讓你無法將其與廣播或者Spotify上聽到的任何歌曲區分開來。」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吹得這麼神,這款神祕的AI工具生成的產品到底如何呢?目前網上一共只流傳出來兩個成品。

一首是英偉達機器學習專家Bojan Tunguz發佈的一首歌曲。這首歌以開源軟件庫XGBoost為主題,風格是90年代老派説唱Boom bap風格。有網友表示,這首歌很像已故著名説唱歌手圖派克(Tupac)的風格。

另一首歌則來自於匿名博主@legit_rumors,風格類似於80年代的女聲流行樂。在副歌部分,主唱反覆循環:「我不敢相信他們愛Suno,它的聲音令我不悦」,調侃之味甚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發稿時,兩首音樂均已經被刪除。原來,有網友扒出來稱,這款神祕的AI產品極有可能是Udio。這款產品目前只有受邀才能使用,而且明確告知試用者「在公開發布前不要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任何歌曲」。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火熱之下,已經有不少人在「懸賞」求測試資格了。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除此之外,Udio沒有任何更多的信息。有人甚至猜測,既然有首歌是英偉達工程師發佈的,會不會是英偉達進軍AI音樂領域了?

炒作疑雲

這款AI應用的信息不透明,再加上不少博主聳動的誇讚之詞,讓不少人覺得這是一場炒作。

首先從音樂品質上來講,Udio的作品質量也並沒有超出Suno作品很多。

「音頻質量仍然一般。它比Suno的好(立體聲而不是單聲道),但好得不多。音質大概相當於64K的MP3格式。還沒有好到可以在Spotify上連續不斷地聽,但更接近了一點。」軟件工程師Mark Kretschmann表示。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另一位博主FXTUREVESCENT則直言不諱地指出,Udio工具和Suno水平差不多,但卻付錢給了一羣網紅,讓他們吹噓Udio「更好」。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批評之下,最先披露這款產品的Mckay Wrigley也不得不出來澄清,稱自己沒有拿錢幫人做推廣。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無論是否是付費炒作,最終這款產品的性能是否比Suno優越,還是要等待公開發布后接受使用者的檢驗。

「這絕對是非常有效的營銷策略,看起來起效了。我希望它不會辜負(期望)。」 軟件工程師Mark Kretschmann表示。

圖片來源:X平臺 圖片來源:X平臺

隨着AI熱潮的爆發,對於炒作的擔憂一直存在。

谷歌Deepmind聯合創始人迪米斯•哈薩比斯近日公開警告,大量資金湧入AI行業,帶來了一系列炒作和可能出現的欺詐行為,就像此前的加密貨幣或其他炒作一樣。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加里•詹斯勒2023年年底也曾表示,有上市公司對自己的AI產品進行無根據的誇大吹噓,這將是監管部門打擊的對象。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