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多家房企年報「爽約」 港股再現集中停牌 丨地產市相

2024-04-03 11:47

港股房企年報「爽約」再次引起股票集中停牌。4月2日早間,碧桂園等十余家涉房企業發佈公告稱,因延迟刊發2023年業績而暫停股票買賣。

衆所周知,3月31日是港股上市公司發佈上一年財報的截止日期,未按時披露業績的公司股票將面臨停牌。

自2022年開始,財報「爽約」導致的股票停牌現象便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約有20家房企與物企延期披露2021年報;2023年同樣有19家涉房企業未按時刊發2022年年度業績。

對此,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當前行業仍處於調整階段,年報「爽約」事件反映了企業的經營困擾和窘境,也體現出企業在債務梳理、處置等方面工作量的增加。

十余家企業延迟刊發業績停牌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碧桂園、上坤地產、億達中國、當代置業、中原建業、融信中國、德信中國、建業新生活、正商實業、恆達集團、方圓生活服務、宋都服務等十余家涉房企業因延迟刊發2023年度業績而停牌。疊加此前停牌還未復牌的企業,目前有近30家港股企業處於停牌狀態。

通過梳理企業公告發現,除了宋都服務外,更換核數師、核心管理人員及財務部門員工離職、需要更多時間收集必要資料來完成審計工作成為此次涉房企業延迟刊發業績的三大原因。

其中,宋都服務此次延迟刊發業績主要是受到一筆擔保事項的影響。在企業3月27日發佈的公告中顯示,核數師中匯安達識別出全資附屬公司杭州宋都物業為杭州幸福健控股提供一筆人民幣1.3億元的擔保事項;同時公司仍在收集必要數據並與核數師密切合作以完成預期信用損失評價。

此外,當代置業、億達中國、中原建業給出的原因主要是受到更換核數師的影響;上坤地產、正商實業則是因為核心管理人員及財務部門員工離職;碧桂園、融信中國、德信中國、建業新生活、恆達集團、方圓生活服務等企業主要是需要更多時間收集必要資料來完成審計工作。

諸葛數據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關榮雪表示,企業無法如期發佈年報,將會繼續給企業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有可能會加深投資者對企業財務管理等擔憂;同時還可能會進一步影響企業信用評級,加劇融資難度等。

超七成企業虧損或業績下滑

延迟刊發年報的背后,是房地產市場的低迷和企業經營狀況惡化。嚴躍進表示,此次股票停牌的數十家企業雖然沒有披露數據,但總體來看利潤下滑或虧空也是符合預期的事。

以碧桂園為例。此前業績報告顯示,2022年碧桂園淨利潤虧損60.52億元;2023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89.32億元。此外,2023年10月10日,碧桂園因未能按期支付一筆本金金額為4.7億港幣的到期款項,從而使債務危機逐漸顯現,此后便宣佈正式啟動境外債務重組。

事實上,即使已經發布業績的企業,虧損和業績下滑也已成為關鍵詞。

據Wind數據顯示,港股Wind行業類下房地產類目的上市企業有304家,目前已披露業績的274家企業中,139家的歸母淨利潤為虧損,佔比超50%;此外,剩余的135家企業中,63家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僅72家實現盈利。

其中,遠洋集團、世茂集團、富力地產、佳兆業集團等7家房企歸屬股東淨虧損超過百億元。此外中國奧園、旭輝控股、龍光集團、正榮地產、中駿集團、融創中國、弘陽地產、中國金茂、花樣年控股等房企的虧損幅度亦超過50億元。

梳理企業財報發現,房地產市場低迷,毛利率下降;對物業項目計提的減值撥備增加等成為企業虧損或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因此,提振市場信心、着手解決企業經營困境,成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

重運營促轉型 多企業謀變發展

事實上,自去年下半年開始,供需兩端樓市政策密集出臺,持續提振市場信心,政策力度與覆蓋面亦超出預期,加速推動房地產市場築底回穩。

據中指研究院統計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已有超200省市(縣)優化調整房地產政策,出臺調控措施超600次。據克而瑞統計顯示,2024年一季度以來全國超127省市出臺152次寬松性政策,頻次同比增長約4成。

其中,在需求端方面,各線城市降首付、降利率、認房不認貸等政策持續落地。進入2024年北上廣深杭等核心城市也先后松綁限購,例如北京通州區域「雙限購」政策的解除,都標誌着地方因城施策空間進一步打開。

在供給端方面,各地保交樓、取消土地限價等政策持續實施。其中杭州自2023年11月9日正式取消錢塘、臨平、富陽、臨安的新房限價后,於今年3月出讓的蕭山區、余杭區土地也逐漸放開限價政策。

此外,在企業融資方面,「房企白名單」等紓困措施加速落地。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建部部長倪虹介紹,已有31個省份312個城市建立了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報送「白名單」項目6000多個。

中指研究院企業研究總監劉水錶示,隨着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持續優化調整,購房者置業意願或將迎來温和修復,疊加「白名單」項目融資支持持續落地,項目建設推進也有利於提振市場信心,進而帶動新房銷售邊際好轉。

在樓市利好政策持續落地的同時,多數房企也緊抓政策機遇,積極調整業務佈局,加速尋找出路與希望。

其中,龍湖、萬科、越秀等多家房企管理層在業績發佈會上表示,新增住房需求依然存在,仍對房地產業充滿信心。

此外,隨着市場逐漸進入存量時代,多家房企也持續提升運營服務能力。其中,2023年龍湖集團的運營及服務航道實現了新的突破。

數據顯示,2023年龍湖集團運營及服務業務合計實現經營性收入248.8億元,同比增長5.7%,覆蓋股息和利息的倍數達到1.55倍,利潤貢獻佔比超過60%。龍湖集團表示,預計未來運營和服務這兩個板塊會迎來雙位數以上的收入和盈利的增長。

劉水亦表示,在行業調整期,上市房企仔細審視自己競爭優勢、資產和債務結構,一面求安全求生存,一面尋轉型尋利潤,經營核心全方位向效益靠攏,有退有進、循序漸進、持之以恆,力圖轉型為適應房地產新形勢的新發展模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