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30 16:03
原創首發 | 金角財經(ID: F-Jinjiao)
作者 | 穎寶
伴隨本地生活賽道競爭進入白熱化,各大玩家相繼下場,原本專注「守江山」的美團,已悄然開始了「守轉攻」。
3月22日,美團發佈了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財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營收276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26%,經營利潤134億元;核心板塊本地生活營收增長29%至2069億元,經營利潤同比增長31%至387億元。
2023年經濟回暖,互聯網用户增量、流量渠道出現了打破天花板的機會。大環境推動下,美團到店酒旅業務的節假日預訂量創新高,全年GTV同比增長超100%,年交易用户增長超30%、年活躍商户增長超60%,均創歷史新高。
同時,社會消費觀念正逐步向「商品與服務、體驗並重」過渡。近年來,美團深度推進「零售+科技」戰略,2023年即時配送訂單數同比增長24%達219億筆、研發支出達212億元。外界認為,此戰略貼合發展趨勢,讓美團具備了攪動新消費模式的潛力。
但顯然,這不是一步簡單的棋。即便已搭載互聯網多年,本地生活賽道仍以傳統消費為基礎,如何完成生活服務消費的數字化轉型、找到高質量增長的支點,是美團需要思考的命題。
本地生活穩健增長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線上零售額為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
美團的本地生活業務穩健增長,除了得益於消費反彈,還因其三個重點業務的爆發。
美團以團購起家,憑此熬過「千團大戰」時代,又借餐飲外賣擠進頭部梯隊。成立14年后,美團仍緊抓外賣板塊,並將其升級為品類、場景、地域、受眾羣體更多元的即時零售業務。
伴隨國民收入提高和生活品質提升,大眾越發看重交易過程中的時間成本、情緒價值,即時零售由此成為玩家們的必爭之地。《即時零售行業研究報告(2023)》顯示,近年即時零售市場保持着50%以上的年均增速,用户需求在2022年激增至一個高基數。到了2025年,其市場規模預計繼續擴大至2022年的3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的需求暴漲現象是基於疫情引起的囤貨行為,因此2023年市場平均訂單價值理性回落,屬於正常情況。
但在此背景下,美團即時零售業績仍大幅增長。旗下閃購平臺連接百萬本地零售商、品牌和數億消費者,訂單量同比增長超40%;通過提升貨品品質和配送效率,將「即時零售是應急零售」這一固有觀念,扭轉為「是一種高確定性的生活方式」。
概念新穎、便捷且滿目琳琅的閃購平臺,吸引了越來越多黏性強、消費力強的年輕用户駐足。美團財報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閃購核心用户頻次同比提升超20%。
馬太效應下,商家與品牌方聞香而來,分享美團的配送渠道和用户基礎。2023年,近400個品牌與平臺達成合作,平臺商户活躍數同比增長近30%;「雙11」當天,閃購線下實體店中參與活動的商品數量同比增長123%,涵蓋數碼家電、美粧個護、寵物食品等類目。
服務零售,作為美團的第二個黑馬業務,則滿足了消費者的情緒需求。
當下,「服務」已擺脫消費行為的附屬角色形象,成為可單獨出售的體驗型商品,甚至被認為是拉動經濟增長的新引擎。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3年前三個季度,社會服務零售額同比增長18.9%,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速高出12.1個百分點;居民人均服務零售消費佔總消費支出的46.1%。
服務零售賽道的繁榮,給美團創造了新增量。財報顯示,2023年節假日期間,美團的到店酒旅業務線預訂量創歷史新高,全年GTV同比增長超100%、交易用户增長超30%、活躍商户增長超60%。
同時,美團繼續加碼直播業務,積極完善貨架模式、爆品營銷模式,豐富直播品類、提高直播頻次,推出了一系列直播形式,包括官方直播、商家直播、銷售團隊直播等,以求降低消費者獲取好性價比商品信息的門檻。美團在財報中指出,2023年美團直播交易規模迅速增長,其中「特價團購」專場進一步強化了消費者「每日低價」的心智。
美團直播業務通過對供給端的流通環節進行數字化升級,串聯起即時零售和服務零售業務,達到共贏目的,比如在2023年美團「618神券節」直播活動中,星巴克的新客量與活動前一周相比增長了159%,海底撈則增長了64%。
即時零售、服務零售與直播,三項業務扛起了美團本地生活領域的大旗,讓后者得以在存量市場的競爭格局中殺出重圍。
新業務整體趨好
我國本地生活市場有兩面。
A面是創收向好,B面則存在行業聚集度低、商户分散、數字化程度低、基於同一個LBS的地理圍欄內多個門店同樣品類相似等痛點。
以餐飲細分項為例,華安證券的數據顯示,對比美國61%、日本53%的連鎖化水平,2021年我國餐飲行業連鎖化率僅18%。餐飲商家多且供給端分散,讓競爭演變成了「內卷」,也讓消費者在做選擇時無所適從。
面對商户與消費者關係的變化,美團積極應對,針對不同消費羣體推出不同的優化方案。「拼好飯」是其在2023年拓展的新產品形態,以更高效的履約方式及低價供給,滿足對價格敏感的羣體的用餐需求,在該羣體里獲得了高回購率。
本地生活市場的競爭,除了發生在商家端,還發生在平臺之間。其中,在宏觀逆風及消費者疫情后迴歸線下渠道的背景下,社區團購的競爭尤為激烈,也尤難攻克。
在該細分項中的美團新業務「優選」,正面臨着規模增長低於預期、提高商品加價率和降低補貼的難度陡增的難題,導致業績出現暫時性虧損。
財報顯示,2023年,美團新業務收入上升至698億元;第四季度經營虧損同比收窄24%至48億元。據悉,在2024年,美團優選會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自然留存和核心用户上,繼續減少虧損。
從當前規劃看,美團未想過放棄優選,因為在未來的商業佈局中,其有利於輔助企業堅守社會責任並提升其活力、鞏固消費者心智,取得長遠回報。
美團另一個同在深耕社區團購的業務「小象超市」逆勢增長,也給了美團堅持下去的底氣。2023年,小象超市的交易金額同比增長約30%,已成爲了一線城市打工人們的「菜籃子」。
何況,美團其他幾個新業務,均取得不錯的進展。餐廳SaaS業務於2023年取得了現金流轉正,並保持着市場領先地位。如今有越來越多餐廳使用其外賣、團購券等業務系統;2B業務「快驢」,也於2023年實現現金流盈虧平衡。
用科技講述零售與煙火氣的故事
我國經濟結構正在從外貿驅動過渡進消費驅動,以即時零售、服務零售為代表的新消費方式,在國民消費中的權重越來越高。
同時,用户消費習慣逐漸養成,以補貼模式獲取用户的方式已然失效,玩家們需要尋找更健康和可持續的方式挖掘存量價值。「高質量增長」是美團本地生活在未來的首要任務,也是整個行業不可迴避的方向。
用科技講述零售的故事,是美團對高質量增長的理解。
早在2018年,美團就開始投資無人機與自動配送車。
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美團向大眾展示了第四代無人機新機型。此無人機可在零下20度至50度的中雨、中雪、6級風、弱光等環境中穩定飛行。
截至2023年底,美團無人機已累計完成訂單超22萬單,覆蓋辦公、社區、高校、景區、市政公園等場景。2024年春節假期,深圳人才公園部分周邊商家超8成外賣訂單均由美團無人機配送完成,帶動多種商品銷量環比國慶假期增長超5倍。
美團的自動配送車也在2023年6月落地,為周邊商户提供常態化配送服務。截至2023年6月底,美團自動配送車自動駕駛里程佔比超過99%,完成室外全場景配送超330萬單。
科技與零售的結合,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消費場景和時間條件。同時,在生產端,其簡化了製作流程、縮減了交易成本,讓商家有更多精力提高服務質量;在配送端,其有效降低了配送員在惡劣氣候中的出行風險。
近期,美團在持續調整組織架構,目的是給「零售+科技」戰略送去更多資源。2023年2月起,自動配送車、無人機以及海外業務則直接向王興匯報;2024年3月,美團公佈新一輪輪崗計劃,公司副總裁魏巍負責到店餐飲事業部、外賣履約平臺負責人崗位由章若愚接任、校招應屆生出身的薛冰成為外賣事業部負責人。
美團解釋,組織架構調整能實現配送與到點之間更佳的協同效應。足見其對通過數字化升級,增強線上線下用户緊密度、解決行業聚集度低等痛點的決心。
除了追求經營回報,未來,美團希望用科技的方式,給消費者送去「煙火氣」。正如王興在財報會上袒露的:「我們知道在線食雜零售不容易,甚至比我們預計的更難。」「我們的使命是幫大家吃得更好,生活更好。」
從送餐到「送萬物」,從送「應急」到送「便利」,鑽研十多年后,美團縫合了市場需求發現到貨物送達的閉環,雖然居民消費觀念正隨着時間推移,進一步發生質變,但履約交易、高效比價等內需不會變,早早佈局下的「零售+科技」戰略,已為美團在本地生活領域鋪好了一條寬廣前路,繼續推動即時零售、服務零售和直播業務前行。
參考資料:
新立場NewPosition《一文讀懂服務零售:本地需求是動力,數字化是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