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政策產業共振,低空經濟元年已至

2024-03-29 18:10

(本文作者王鵬,北京市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數據資產化研究院執行院長)

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積極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增長引擎」,發展低空經濟成為打造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低空經濟是指以民用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為主,以載人、載貨及其他作業等多場景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在政策產業共振下,低空經濟概念持續火熱,2024年或將成為低空經濟發展元年。

一、低空經濟發展現狀與前景

(一)低空經濟政策密集發佈,各地空域有望陸續開放

低空經濟納入戰略性新興行業,政策標準密集推出。早在2021年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首次將「低空經濟」概念寫入國家規劃;2023年10月工信部等四部委聯合發佈《綠色航空製造業發展綱要(2023-2035年)》提出2025年要實現eVTOL定點運行;2023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生物製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2024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全國和地方兩會熱議的關鍵詞,以深圳、合肥、廣州、成都等為代表的26個省市地方政府密集出臺政策支持低空經濟發展和生態打造,搶抓低空經濟發展的機遇期。

空管委劃定合法低空G空域和W空域,各地低空空域有望陸續開放。2023年12月21日國家空管委組織制定了《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新增真高300米以下的G類空域和真高120米以下的W類空域,eVTOL、輕小型無人機、通用航空有了合法的低空空域,且非管制空域的管理較為寬松,飛行安全由飛行員本人負責。湖南空域已全域放開,江西、四川、安徽、重慶低空空域明顯增加。3月13日,重慶軍民融合辦和四川軍民融合辦簽署了川渝協作推進低空空域協同管理合作備忘錄,川渝兩地將推動與陝西、湖南、湖北、雲南、貴州等周邊地區加入,形成「六省一市」跨省低空飛行聯盟,實現跨省低空飛行常態化。

(二)低空經濟產業起步發展迅猛

無人機將成為最先落地的低空經濟產業鏈。2024年1月中國民航局-92部作為無人機運行第一份規章性文件發佈,對最大起飛重量小於25KG的微輕小型無人機,若不進入城市密集地區,無需適航審定目前;中大型無人機適航的審覈認定流程規定也有所簡化。2024 年國內工業無人機市場空間有望達到 1500 億元,快速物流等領域需求有望快速提升。目前,美團、京東、順豐等公司均已發佈物流無人機產品。美團2023年7月發佈第四代無人機產品採用多旋翼構型,最大載重2.5KG,滿載航程10KM;京東的「京蜓」產品採用傾轉旋翼構型,2020年12月已實現首飛,2022年1月受理適航申請,產品最大起飛重量達到500KG,航程覆蓋半徑450KM;順豐集團豐翼科技2023年6月發佈方舟150產品,採用多旋翼構型,最大起飛重量達到150KG,滿載航程達到20KM。大疆2023年8月發佈DJIFlycart30產品,採用多旋翼構型,最大起飛重量達到30KG,滿載航程16KM。

eVTOL產業處於0-1拐點,國內商業化運營進程加速。2023 年 10月,億航自主研發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獲民航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為全球首個eVTOL航空器型號合格證;12月獲頒標準適航證,並在廣州和合肥進行了全球商業首飛展示。2023年峰飛航空、沃蘭特航空等國內多家公司也發佈eVTOL產品,進入試飛測試和適航取證階段。此外,包括沃飛長空、小鵬匯天、峰飛、時的、御風未來等在內的大量企業,也積極地進行產品開發。與海外廠商通常採用的推力矢量型構型不同,國內廠商通常採用複合翼或旋轉翼構架,兼具研發速度及續航里程優勢,主要目標定位於客運市場。未來,預計中短期內eVTOL的應用以旅遊觀光、物流及應急救援等場景為主,中長期將逐步拓展至城市及區域客運服務。

(三)中國獨特優勢助力低空經濟

新能源汽車供應鏈複用為低空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動力電池、驅動電機、電控系統是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零部件,合稱三電系統,是決定汽車性能的關鍵。三電系統供應鏈在我國電力系統中的應用相對成熟,可靠性大幅提高。航空、無人機、新能源汽車產業三電的相似性超80%到90%,中國發展航空可以低成本複用新能源汽車的三電供應鏈以及電力儲能配套設施,不必另起爐灶。2024年3月21日,小鵬匯天「陸地航母」飛行汽車的飛行體型號合格證申請,正式獲中國民用航空中南地區管理局受理,標誌着該型號即將進入適航審定階段。此外,以匯川、芯派、比亞迪寧德時代為代表的車企也正逐步進軍低空經濟領域。不僅汽車的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無人化也在加速推進,這是對中國積累的消費電子生態、通信產業生態、互聯網生態的複用和升級,低空經濟也會和汽車四化一起融入和牽引這個過程。低空經濟具有滲透性、融合性,對於傳統行業的有一定帶動作用和整合效應。

基礎設施建設為低空經濟規模化提供條件。中國基礎設施建設成果突出,完善程度為全球第一,不僅公路、鐵路、隧道、碼頭等傳統基建不斷發展升級,近年來5G通信網、衞星定位網、衞星遙感網、新能源發電輸送和儲能網絡等新基建也迅速發展,成為發展低空經濟的堅實基礎。低空經濟應當依託我國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去發展電動航空器,再用電動航空器去賦能整個基建和產業體系,不斷向規模要經濟性,再用經濟性反哺規模,形成良性循環,達到規模效應。

廣闊的應用場景為低空經濟落地提供空間。我國幅員遼闊,市場體量大,為低空經濟的落地提高空間。第一,用於緊急物資的運送。合肥省婦幼保健醫院開通六條無人機航線,分別連接各院區與市中心血站用於調配血液,平均較地面運輸節約40%的時間。第二,用於快遞外賣訂單配送。美團已經在深圳和上海開設24條航線,累計完成訂單超21萬;豐翼在大灣區已經進入常態化運營,日均運輸量超過6000單。無人機+快遞櫃配送模式有望興起,將明顯提升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配送效率。第三,應用於公共服務領域。我國安徽省黃山風景區運用大疆運載無人機開闢無人機運輸航線,有效緩解了山上山下物資運輸壓力。在非城市場景方面,我國西北地區地廣人稀,建設公路鐵路經濟性往往受限,低空運輸可成為航空網絡和公鐵網絡的有益補充。此外,「無人機+智慧農業」可以大幅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新疆「超級棉田」通過應用極飛農業無人機、遙感無人機、農機自駕儀、農業物聯網設備及智慧農業管理系統,實施智能水肥一體化管理,實現了兩個人管理3000畝棉田。

二、低空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一些難題

技術障礙。eVTOL商業化需要解決避障、智能駕駛、航路規劃、電池技術等方面障礙。由於低空地貌相對複雜,需要三維的自動導航及不同應用場景的導航點和路線規劃,且起降時對電池提出了更高能量密度和更高倍率的要求,eVTOL真正實現產業化還需要在快速監測系統、智能系統、航路規劃設計、電池系統進行進一步迭代。

政策不完善。雖然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鼓勵支持低空經濟發展,但政策制定不夠完善,需要進一步明確低空空域的管理政策,建立完善的飛行器適航標準、審定模式和技術,優化安全監管體系,並落實好相關法規。

市場缺乏規範。低空經濟涉及到無人機設計製造、運營服務等產業鏈環節,需要明確運營標準和規範,確保市場的穩定和有序發展。

研發投入不足。低空經濟是技術和知識密集的行業,研發是首要的。但相比於美國企業Joby和Archer研發分別投入7.62億元和3.81億元,我國企業融資能力、研發投入水平明顯不足。

沒有價格優勢。低空經濟的產品造價高,相比於傳統直升機和飛機,沒有價格優勢,難以吸引消費者。這也是整個行業需要面對解決的一個長期性問題。

三、低空經濟未來發展建議

注重技術創新,攻克技術難關。加大研發投入,對快速監測系統、智能系統、航路規劃設計、電池系統進行進一步迭代,以助力eVTOL實現商業化落地。

拓展應用場景,挖掘市場需求。通過不斷優化服務模式,進一步拓展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如無人機配送、空中觀光、低空飛行體驗等,滿足市場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

規範低空經濟頂層設計。健全有關法律法規以及規章、行業標準,提高政策有效性。加快出台飛行器適航標準、審定模式和技術相關政策。

加強多維度監管。統一規範低空飛行器的技術標準和規範,嚴格把控產品質量,避免航空安全事故。加快構建對低空經濟主要指標(如投入、產出、盈利等)的統計體系。

向低空經濟規模化發展。依託我國基建和產業基礎去發展低空經濟,再用低空經濟去賦能基建和產業體系,不斷向規模要經濟性,再用經濟性反哺規模,逐步形成價格優勢。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