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雷軍想贏!小米汽車生態開始造富?

2024-03-29 16:00

  一場持續了3個多月的價格大猜想,終於揭開謎底。

  3月28日晚,小米汽車首款車型小米SU7正式公佈售價。新車共有三個版本,標準版售價21.59萬起,Pro版售價24.59萬起,Max版售價29.99萬起。同時,小米汽車還推出了限量5000台的創始版本車型。

  價格發佈之后,小米SU7很快便引爆了第一波的消費熱情。

  根據小米汽車官方公佈的數據,小米SU7大定4分鍾破萬、7分鍾破2萬,27分鍾破5萬。此外,創始版上架幾分鍾后在小米汽車官方app便顯示「已售罄」。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小米的「大定」與此前汽車行業內的定義略有差異,此前汽車行業中「大定」普遍指下單后不可退單的訂單,小米SU7在7天內可以退訂。

  從市場的反饋來看,毫無疑問,小米汽車的第一戰是成功的。從來沒有一場汽車發佈會,如小米SU7這般受到關注。

  全網鋪天蓋地的討論,再次證明了雷軍超高的個人號召力和小米汽車巨大的流量;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北汽集團董事長張建勇,以及「蔚小理」創始人李斌、何小鵬、李想齊坐檯下,也展現了雷軍強大的人脈網絡;消費者搶購熱潮,也說明了小米汽車對汽車行業巨大的衝擊力。

  小米SU7的正式發佈也帶動小米汽車概念股迅速拉昇。3月29日,小米汽車概念股大幅高開。其中,海泰科20CM漲停,凱眾股份津榮天宇盤中漲停,超達裝備禾昌聚合鵬翎股份創新新材三聯鍛造、星宇網達等多股大漲。

  受假日影響,香港市場將於3月29日和4月1日休市。小米集團(1810.HK)昨3月28日報收於14.94港元,收漲1.22%。小米集團(ADR)3月28日漲12.13%,報收10.619美元/股。

  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發佈會上表示,小米汽車希望用15年-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

  當然,小米SU7只是開始。除了強大的營銷能力之外,小米汽車的製造能力能否跟上?小米生態又將如何強勢賦能造車?小米汽車將給汽車行業帶來什麼樣的新鮮感和引領性改變?目前,似乎能夠看到的驚喜並不多。

  不「卷」性價比

  小米坐擁龐大的粉絲集羣,極致性價比是小米此前籠絡「米粉」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雷軍此前多次強調「要相信科技,小米SU7,不可能9萬9,不可能14萬9,更不可能19萬9」,「米粉」的消費能力和小米SU7的預期價格之間可能存在的矛盾,讓外界對小米SU7的定價期待值拉滿。

  從最終的定價來看,21.59-29.99萬元的價格,既把低配價格抬到了20萬元以上,以維持小米品牌一定的品牌調性。同時,又把頂配價打到了30萬元以下,滿足了「米粉」對小米汽車繼續「性價比」風格的期待。

  不過,爲了能夠吸引第一波用户,小米SU7也給到了一些限時優惠。例如,在4月30日前大定的用户,小米SU7標準版除了終身享受18000~26000元的小米智駕Pro,還將贈送總價值1.6萬元的車載冰箱、Nappa真皮座椅和音響。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汽車產品競爭的核心往往是產品力,小米SU7的產品力、性價比在中型、中大型新能源轎車市場並不佔優勢。

  一方面,在小米汽車發佈會上,雷軍重點強調了小米SU7在性能、加速、配置、智能等方面的諸多優勢,但雷軍提到的不少科技只在高配的SU7Max上體現出來。例如,小米SU7Max採用了800伏高壓碳化硅平臺、101度麒麟電池、479kW雙電機,CDC+空氣懸架。雷軍提到的超過「保時捷Taycan」的0-100km加速2.78s,都能夠在這一版本車型實現。

  另一方面,自2023年開始,國內汽車市場持續上演價格戰。就當前的市場競爭環境來看,小米SU7的定價也暗藏不少「小心機」,但沒有「性價比」優勢。因為,價格上看似具有競爭力的小米SU7標準版和pro版,在配置上卻無法與競爭對手相匹敵。

  例如,採用400V平臺、磷酸鐵鋰電池是小米SU7降本的重要手段;雷軍重點介紹的56英寸超大HUD,標準版和Pro版沒有搭載,甚至無法選裝;小米SU7並沒有同級別主要競品標配的座椅按摩、電吸門等功能;同級別一些競品標配的真皮座椅、25個揚聲器,小米SU7需要選裝並放在了限時權益中;一些車企針對首批車主提供的終生免費質保或免費安裝家充樁,小米SU7也都沒有。

  在整場發佈會現場,雷軍頻繁地將小米SU7對標特斯拉Model3。並聲稱小米SU7在眾多關鍵指標中,只有電耗和智駕芯片算力不如Model3,但小米SU7通過提高電池包電量來提升了續航,Model3智駕功能在中國也不能使用。雷軍也坦言,小米汽車的定價策略簡單直接,對標特斯拉Model3,比它便宜3萬。

  但在業內人士看來,小米SU7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或許不是特斯拉Model3,而是吉利旗下高端品牌極氪的中型純電轎車極氪007和中大型純電轎車極氪001。

  就性價比而言,極氪此前被業內認為「卷王」。售價20.99萬元起的極氪007雖然尺寸略小於小米SU7,但電池包、電機、智駕、智艙等功能配置並不遜色,且全系標配800V平臺,小米SU7則只有高配是800V平臺;價格區間在26.9萬元-32.9萬元的極氪001尺寸大於小米SU7,全系標配了800V平臺、激光雷達、Nappa真皮、HUD、座椅按摩、電吸門等小米SU7需要選裝或不提供的配置。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機和家電行業以「極致性價比」著稱的小米,營銷能力和流量是對其他國產新能源品牌最大的殺傷力。小米的品牌聲量、生態粘合度等都是它的優勢和賣點,巨大的「破圈」流量,也為小米帶來了訂單。

  「帶貨達人」雷軍

  雷軍被稱為「營銷大師」,而在小米S7兩個多小時的發佈會上,雷軍展現了他極強的「帶貨能力」。

  從整場發佈會小呈現的內容來看,在汽車本身的性能方面小米並沒有體現出創新。小米汽車在智能化領域雖有基因優勢,但是目前還在追趕階段。

  據雷軍介紹,小米的智能駕駛研發團隊超過1000人,預計年底突破1500人,目標是今年進入行業第一陣營。小米智駕城市NOA計劃4月開啟用户內測,5月開通10城,8月全國開通。

  其他車企在發佈會時重點介紹的汽車安全,在小米SU7發佈會上的比重並不大。雷軍重點介紹了小米汽車北京超級工廠,以宣傳小米汽車的製造能力。但小米SU7作為后來者,造車經驗和品質能力的提升仍需時間積累。提升產能和品質把控能力,也是小米在收穫大量訂單之后直接面對的難題。

  此外,小米進入汽車圈的另一大優勢便是生態,強調生態能力也符合外界對小米的預期。因為,在技術上實現顛覆式的跨越並不現實,外界對於華為、小米、百度等科技公司跨界造車力量的期待,在於其強大的生態能力能夠讓智能汽車的體驗持續優化,智能汽車賦予汽車作為出行工具之外更多的內涵。

  目前,智能電動汽車已逐漸進入到生態層面的競爭。AI、大數據、雲計算,這些是科技公司的強項,小米的生態已經基本成型,汽車只是納入生態的一個部分。這與正在積極開拓自身生態的傳統車企相比,具有巨大的優勢。 

  比起汽車本身,在發佈會上,雷軍也把重點放在了「人-車-家生態」上。「智能和生態是小米汽車最大的優勢。」雷軍強調。在現場演示中,小米SU7可以與小米的手機、平板、電腦、家用電器等之間實現互聯互通。此外,K歌功能、融入大模型的「小愛同學」語音控制系統等。

  此外,雷軍的演講過程中,還貫穿着手機支架、手電筒、枕頭、車載香薰、對講機、石英氛圍燈、中控屏物理按鍵等一系列周邊。在發佈會末尾,雷軍還介紹了xiaomilife,將銷售1:18車模、馬克杯、棒球帽等品牌衍生產品。

  從商業的角度來看,這些業務都將給小米汽車帶來巨大的附加價值。

  從小米SU7來看,小米的「人-車-家生態」初具雛形。但整體看來,小米生態賦能小米汽車是第一步,「米粉」將是最先接納並願意為小米生態買單的人。更加關鍵的是,小米能否通過汽車切入更高端的消費羣體,讓更多人在更多場景為小米生態的產品和服務買單,從而擴大整體基盤,仍待觀察。

  正如雷軍所言,雖然蘋果宣佈不造車了,但小米汽車生態還是會很好地支持蘋果應用。過去多年,雖然小米手機一直對標蘋果,但難以實現在品牌價值差上的鴻溝,從蘋果轉投小米的用户並不多。小米汽車能否幫助小米解決這一歷史難題,關鍵還要看小米「人-車-家生態」的演進速度和形態。

  供應鏈「狂歡」

  隨着小米汽車上市,一組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汽車生態供應鏈逐漸成形。

  雷軍表示,小米汽車將採用一系列領先技術,包括超高轉速電機、高壓平臺、一體化電池包、電芯倒置技術、高效熱泵、自動駕駛技術等。這些技術的實現,離不開背后強大的供應鏈支持。

  據公開信息,已有超過70家A股上市公司確認成為小米汽車的供應商。這些供應商涵蓋了汽車製造的各個方面,從智能座艙、底盤配套到動力電池材料等,形成了一個多元化、高效率的供應鏈網絡。

  譬如,德賽西威是小米的智能座艙供應商,三聯鍛造專注於汽車底盤配套,拓普集團給小米提供汽車內外飾件、密封系統等產品,津榮天宇為小米汽車提供穩定的底盤配套服務,經緯恆潤為小米汽車的智能化和電動化提供支持。

  實際上,在正式宣佈造車之前,小米已開始通過投資參股補全汽車相關技術,並前瞻性佈局智能駕駛等競爭焦點領域。

  據德邦證券梳理,小米曾通過順為資本、小米長江產業基金、小米私募股權基金等佈局汽車全產業鏈,覆蓋了車載芯片、激光雷達、視覺傳感、智能座艙、智能駕駛、動力電池等核心智能汽車硬件領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近幾年小米汽車全產業鏈佈局發現,在車載芯片領域,2021年7月,小米參投黑芝麻智能科技戰略輪融資,9月領投其C輪融資;智能駕駛領域,2021年8月,小米集團領投幾何夥伴Pre-A+輪融資,2021年10月參與其戰略融資;動力電池領域,涉及動力電池製造和電池上游產業鏈,2021年7月小米集團參與了蜂巢能源B輪102.8億元融資,8月領投贛鋒鋰電戰略融資。

  此外,在智能座艙、激光雷達、視覺傳感器等領域,小米也參與了多起投資,最近的則是2023年9月,小米領投探維科技戰略輪。

  華鑫證券研報指出,基於小米汽車核心技術、供應鏈管理能力、品牌效應,其有望成為新一代爆款車型,帶動供應鏈企業彈性,建議重點關注供應鏈投資機會。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