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27 18:14
3月27日,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副理事長、京東探索研究院院長何曉冬在一場對話中談及了AI大規模應用的下一個機會、月之暗面kimi的爆火、具身智能正處在爆發前期等等。
「藝術和科技在山腳分手,但終將在山頂重逢。」何曉冬表示,人工智能是用機器浮現人的智能,人的智能的最高體現就是創作性,創作性的最高體驗就是藝術創作。「我認為AI的核心能力還是在交互和內容上。」
AI的下一站是智能汽車,賣軟件或成為車企最大收入
何曉冬表示「AI大規模應用的下一站是智能汽車」。大模型的出現讓打造智能體成為可能:智能體能調動駕艙內的各種App和硬件設備,語言大模型、視頻大模型、具身智能都能與汽車關聯起來。未來,你對汽車説「我餓了」,它可能就會推薦附近的餐館、篩選菜單和用户評論等。
在發展汽車場景的AI方面,中國也獨具優勢。首先中國汽車領跑全球,目前已成為全球汽車出口第一大國,在車載智能系統方面應用場景巨大;其次是小米、華為等手機企業都在造車,汽車的供應鏈、應用場景都與手機高度相似,AI的端側也在從AI PC、AI手機轉向AI汽車。
沒必要都卷基礎大模型,場景端也是價值高地
最近月之暗面的kimi爆火,kimi概念股活躍於A股討論。何曉冬表示,中國的AI 產業在應用層還有很多機會,比如AI+電商、健康、金融。「要具備長期的技術眼光和洞察力,而不是一味跟風。」
何曉冬還引用「微笑曲線」理論,表示:核心基礎技術和場景化產品處在高價值的兩端,追隨模仿、二次開發、低價競爭則處在中間段低價值區間。「我更看好有紮實業務場景的公司。」
何曉冬表示,人工智能產業的空間比大家認為的大,有很多機會。不只是大企業能取得突破,很多模式也能創造商業價值。舉例來説,由於AI的核心能力是在交互和內容方面,因此在智能導購、智能駕駛、生活服務、教育學習、醫療保健等方面,都大有可為。
具身智能是下一個大機會,物理實體世界天高地廣
何曉冬透露,AI已經在很多方面有成熟的應用。數字人就是很好的例子。相比以前的判別式AI,現在的生成式AI讓多模態數字人具備了更高的生產力,在京東的電商直播、短視頻等場景已經廣泛使用。現場,何曉冬也展示了數字人的製作過程,也代表京東雲言犀團隊將送給嘉賓一個數字人,外觀形象和言談舉止都惟妙惟肖。
近兩年,AI尤其是大模型已經成為不折不扣的「造富機器」。人們十分關注下一個爆火的領域會是哪里,有沒有投資機會。在近期的英偉達GTC大會上,黃仁勛宣佈了通用人形機器人GR00T項目。何曉冬也表示:「多模態的下一步是具身智能,具身智能的未來商業化落地可期,可能在1-2年內迎來爆發。」
何曉冬認為,物理實體世界擁有很大的創新空間,包括工業製造、機械臂、自動駕駛車等等。這使得現實物理世界變成了很大的訓練、培養環境,而機械智能能為物理世界帶來更多自動化和潛在價值。
責任編輯:梁斌 SF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