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27 08:00
想看更多AI行業領軍者訪談,請關注《智能涌現》
作者丨邱曉芬
訪談、編輯丨蘇建勛
「如果每周能幫你節約五小時,你願意購買一臺新的AI PC嗎?」
當被36氪《智能涌現》問及AI對於PC(個人電腦)產品的銷量刺激時,AMD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博士(Dr. Lisa Su)笑着反問道。
AI如今已成為PC行業的關鍵技術,稱之為「轉折點」也不為過——根據Gartner數據顯示,PC出貨量在2023年Q4才終結了過去連續八個季度的下滑,雖然同比只微增了0.3%,而PC整體換機周期達到5年之久。
AI能否引發新一輪PC換機潮?成了行業普遍關心的問題。
「我真的相信AI將成為那個引發PC市場增長的能力。」 蘇姿豐再次對《智能涌現》強調。
3月21日,AMD在北京舉辦了AI PC創新峰會,在人羣的歡呼聲中,蘇姿豐大步走上舞臺,帶來了AMD人工智能策略及全球趨勢,並宣佈今年初正式出貨了AMD鋭龍8040系列處理器。
「我們相信AI是過去五十年來最具變革性的技術,並且可能比互聯網的引入更重要。」在峰會的演講環節,蘇姿豐直言她對AI發展的判斷。
在這場峰會上,AMD還邀請來了PC領域的OEM合作伙伴,聯想和華碩,以及百川在內的一眾生態系統合作伙伴一起站臺,推動AI PC及其生態。
AMD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蘇姿豐
在會上,蘇姿豐表示,AMD也是全球首個將NPU集成到x86處理器的半導體廠商。和以往不同的是,爲了提升PC端側的計算能力,AMD在其第一代的鋭龍7040系列處理器中,罕見將NPU植入了X86生態。
這也是AMD對四年前一起轟動行業的收購案的一次交代。
四年前,AMD宣佈收購FPGA公司賽靈思(Xilinx),如今,AMD已經將這家公司的一項技術能力,轉化成為全新的NPU引擎,並命名為「XDNA架構」。而爲了儘快趕上行業對於AI算力的渴求,AMD還打算在今年晚些,乘勝追擊,再推出第二代「XDNA架構」產品——NPU的AI算力性能將比第一代翻三倍。
在蘇姿豐的操刀下,她並不打算讓這一全新的架構孤軍奮戰,而是和原有的架構體系做了拉通,因為「無論是CPU、GPU還是 NPU,軟件生態系統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AMD的AI大計中,AMD搭建了一套「Ryzen AI生態系統」。
具體而言,在這一生態中,AMD提供了多重的計算引擎——除了基於AMD XDNA 的AI引擎NPU,還有原有強勢的基於「Zen」架構的CPU、 以及基於AMD RDNA的集成/獨立GPU。此外,生態中還包含一系列AMD Ryzen AI軟件,從CPU到GPU再到NPU,應用開發人員可以在更高層次編寫程序,而用户可以在AMD的任何引擎中使用這些程序。
蘇姿豐表示,「擁有適用於所有這些領域的適配的引擎」,恰好是AMD在AI大潮中的根本優勢所在。
相比於英偉達在內的其他芯片競爭對手,AMD擁有適用於所有領域的AI引擎,產品組合更加豐富。而未來的AI落地,並不是雲端的天下,端側也將會有一番天地。
在她看來,相比於雲側使用大語言模型可能的延迟,在PC端調用、算力足夠的話,速度可以非常快,也會更加私密。不過,如果需要,對於實現最大型的語言模型,還是需要去雲端使用。但是,對於大多數的本地訓練、本地推理,都可以在PC端實現。
相比於原來所熟知的PC,有了AI加持的PC變得更聰明瞭,AMD在這次活動上,也做了一次集中的展示:
在PC上,用户可以讓電腦自由生成他們各種所需的文字、圖像、視頻、甚至是音樂。除了各類AIGC應用之外,AI PC還可以用來做AI翻譯、AI增強的視頻等等。這些應用不止是來自於一種大模型,AMD在演示區展示了全球和中國超過10種開源LLM的運行,大模型參數規模從20億到720億不等。
AMD展示AI PC上文生圖端側大模型應用
而這位芯片行業的傳奇女王,江湖人稱「蘇媽」,時隔多年后再次到訪中國,目的正是爲了推廣AI PC這一概念。儘管外界時有質疑,認為AI PC只是營銷説辭,蘇姿豐並不這麼認為,爲了扭轉這一判斷,她所帶領的AMD打算做得更「實」。
除了硬件方面的動作之外,AMD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創建一套生態系統,這次大會的目的之一,就是將生態合作伙伴匯集在一起。她的雄心壯志也有了更具像的設計,蘇姿豐稱:我們定下的目標是,到2024年年底前,將有超過150家的ISV使用AMD的Ryzen AI技術。
AMD振臂一呼,行業一呼百應,聯想甚至把2024年稱為「AI PC元年」。在峰會現場,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劉軍也宣佈將在4月份推出採用AMD鋭龍8040系列處理器的AI PC產品,並現場通過一臺配置最新鋭龍處理器的AI PC,基於本地大模型,AI生成了一份4朵牡丹花的邀請函給蘇姿豐。
AMD未來還計劃將全球的AMD ROCm平臺項目和AI PC項目擴展到中國的大學,並通過AMD AI PC開發者支持項目在中國建立ISV聯盟,聚焦培訓、工具支持和開發者資助等。
AMD展示AI賦能文物修復
對於AI PC的未來,蘇姿豐也充滿信心。目前,大部分 AI PC還是位於PC系統中更高端的定位,但隨着時間的推移,她期待看到AI PC出現在每個價位段。
在AI PC風起雲涌的當下,主要的應用場景集中在協作、通訊、生產力和內容創作等方面。蘇姿豐判斷,未來幾年,在硬件方面會有許多發展,而對於軟件方面,未來幾個月內,會看到更多層出不窮的應用。
而在新應用的涌現中,PC行業在未來也將真正找到,能夠推動用户換機的「殺手級應用」。
以下是智能涌現與AMD董事會主席及首席執行官蘇姿豐的訪談全文(略經摘編):
智能涌現:「AI PC」已經成為PC廠商必提的概念之一。近幾年的PC產品出貨量始終處於下滑趨勢,您認為AI是否會提振PC產品的銷量?對於消費者的使用體驗會有怎樣的影響?
蘇姿豐:確實,我相信AI PC的出現會引發PC市場的增長。正如你提到的那樣,疫情中的PC需求量非常高,然后疫情過后,我們看到PC市場需求有些下降。我預計我們會在2024年看到一定程度的增長。
對於AI PC這個品類而言,我們應當會在未來幾年看到增長。而且我認為AI PC的根本能力會促使消費者去換新自己的PC。我之前提到已經有一些關鍵的應用,圍繞改善協作體驗,還有提升本地的生產力體驗等。
我真的以為所有這些能夠以本地模式運行的新模型,一定可以給用户帶來更好的體驗,相比總是去雲上調用而言。當然,如果需要的話,對於實現最大型的語言能力,我們還是需要去雲端使用。但是,對於使用大多數的本地訓練、本地推理,你都可以在PC端去實現。
也許,我可以再提供一個視角來思考這個問題。我會考慮AI能夠為每個人節約多少時間。如果能節約五小時的時間,你是否願意購買一臺新的AI PC?
智能涌現:當然會。
蘇姿豐:爲了每周節省5小時。
智能涌現:嗯,那您指的是針對工作還是生活呢?
蘇姿豐:兩者都有。這取決於你用這台PC去做什麼。如果你的PC主要是用於工作的話,則它可以幫助你做歸納總結,你就有辦法節約時間。如果是用你的PC去做內容創作,你也可以節約時間。因此,我認為這是主要的原因。
峰會上的蘇姿豐
智能涌現:在國內和全球市場,2024年的AMD是否在工具鏈搭建、初創公司的扶持、開發者的生態建設以及市場開拓方面有更進一步的佈局?以及您認為GPU行業會變得更加開放還是更加封閉?
蘇姿豐:我們堅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整個生態系統應該會變得更加開放。因此,無論是CPU、GPU還是 NPU,軟件生態系統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們正在與合作伙伴一起努力創建一套生態系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應用開發人員可以在更高層次編寫程序,而我們可以在AMD的任何引擎中使用這些程序。
智能涌現:英偉達近期表示或禁止其他競爭對手在其他平臺上通過翻譯層運行基於CUDA的軟件,這對於AMD后續的業務推進是否產生影響,以及我們是否會有應對舉措?
蘇姿豐:我們對自己生態系統還是非常有信心的,我們也對ROCm生態能力做了大量投入。同時,我們到目前為止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們一直認為,AI開發人員實際上並不常在較底層軟件上編寫,他們更願意用更高層的軟件編寫,比如説PyTorch、TensorFlow這類框架。
我們在這些部分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王啟尚(AMD高級副總裁、GPU技術與工程研發)今天也給大家做了一些介紹,以確保我們的庫和我們整體的能力能夠使開發者在使用我們的ROCm軟件棧時獲得非常非常好的性能。
智能涌現:人工智能不僅是熱門,而且是炙手可熱。隨着生成式AI的演變,人工智能發展正處於狂熱階段,可否談談您對AI發展趨勢的看法?如何看待AI給AMD帶來的機會和挑戰?
蘇姿豐:我認為,機會就是人工智能的普及速度如此之快。你説人工智能很火,或者是「炙手可熱」,是這個意思嗎?
智能涌現:是的,太火爆了。
蘇姿豐:我並不認為(AI)已經過熱。我認為目前還是適宜的熱度,因為大家都看到了AI技術如此強大,因此希望儘快上手使用。
我認為大家都在嘗試。我們在學習,並且更善於在未來的應用中使用AI。因此,就機會的角度而言,我認為很大的一個的機會不僅是在技術方面,同時,作為用户也是如此。
以我們自己為例,我們也在內部使用AI來幫助我們在未來製造更好的芯片,幫助提升公司各方面的運營。就挑戰的角度而言,模型仍在不斷完善之中。
我們想要確保無論從隱私角度還是和各類偏好的角度(bias standpoint)中,它們都需要持續改進,我們需要非常負責任。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會涌現更多機會,這就是原因,所以纔會像你説的感覺是一個「炙手可熱」的狀態。
媒體:我們看到一些AI在智能手機和PC上的應用,但是這些應用在我看來其實還處於一個比較初級的階段。那麼,在您看來,AI在PC上還將有哪些可以預見的應用的場景?然后它能給我們的生活、工作帶來什麼樣的改變?
蘇姿豐:我真的相信AI PC的應用在未來幾年會繼續快速增長。即使是在過去的半年里,半年前到現在,我認為AI PC應用已經變得更好。大家今天也在會上看到了我們在臺上做的一些應用演示。確實如您所言,很多應用現在還處於初級階段,但是未來幾年,還會有更多應用被不斷開發出來。
因此,我感覺AI PC最讓人振奮的應用場景包括協作、通訊、生產力和內容創作等。如果在雲端環境下去使用大語言模型,實際上可能會感覺到有一些延迟,而如果是在PC端本地調用且有足夠的算力的話,則速度可以非常快,也可以非常私密。
媒體:AMD去年發佈了鋭龍7040系列,在全球率先集成了NPU AI引擎,而且AMD率先打造了AI筆記本的概念,然后演化成AI PC的概念。在接下來的推廣過程中,AMD將在哪些重點行業領域以及場景方面來突出自己的優勢?
蘇姿豐:鋭龍7040系列是首套具備AI PC能力的系統。你也可以看到它在一些協作應用中初步展現的能力。我們對於Hawk Point感到非常振奮,因為目前已經有許多Hawk Point的系統上市。
比如,我們今天看到的聯想和華碩的一些系統,還有我們其他合作伙伴推出的一些產品。展望未來,我們將致力於在今年晚些時候發佈的下一代的Strix Point處理器中,進一步增強AI引擎的能力。
媒體:當下AI PC廣受關注,今年也被稱為AI PC的元年,AI PC市場上存在一些聲音,認為這只是廠商們拋出的一種營銷概念。AMD如何看待這一説法?您認為AI PC真正給消費者帶來的價值體現在何處?
蘇姿豐:我不認為它是一種營銷概念。那麼應該如何去看待呢?我們都在尋找能夠推動PC更新換代進入新周期的「殺手級應用」,我真的相信AI將成為引發PC市場增長的能力。目前,AI確實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
2024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我們將看到首批AI PC面世,但是大部分的AI PC還將是位於PC系統中更高端的定位。隨着時間的推移,我們期待看到AI PC出現在每個價位段。未來幾年,在硬件方面會有許多發展。而對於軟件方面,我們也已經看到有很多應用落地。
實際上,如果你之前去參觀了demo區域,會看到有許多ISV展示了他們獨特的應用,涉及內容創作、遊戲開發和遊戲教練應用——這些都是AI PC非常有意思的一些應用。未來幾個月內,大家還會看到更多層出不窮的應用。
媒體:目前,人們對AI PC的定義還較為寬泛,也比較模糊。那麼您覺得AI PC的定義應該是什麼?或者説,一款PC要具備什麼樣的能力纔算是AI PC?
蘇姿豐: 很好的問題。我認為,從AMD的角度來看,AI PC或者説是我們提出的,Ryzen AI實際上應該是CPU、GPU和NPU的結合。尤其當你考慮到其中的一些模型,它們可在CPU、GPU和NPU任何一個上面運行。
但是,對於AI PC而言,我們希望優化AI算力的TOPs(處理器運算能力單位)。因此,我們通常會給出一個TOPs的數字。我們剛纔提到的Hawk Point處理器就能提供高達39 TOPs的總算力性能,包括了所有的引擎。
我還想説的是,隨着時間的推移,你會看到每一代的NPU都會越來越強大。NPU如此重要的原因在於我們希望在PC端大量使用AI,但同時我們也希望獲得良好的電池續航。因此,NPU能夠高效地運行AI操作的每瓦TOPS是非常重要的指標。
媒體: AI PC的生態建設方面,相對於傳統的PC有什麼獨特之處?然后AMD在在這塊是如何去應對去構建我們的相關的品牌?
蘇姿豐:我認為AI PC的生態系統跟傳統的PC生態相比會有更多不同的變化,主要因為傳統的PC生態系統已經運行了多年,所以已經相當成熟,而AI PC的生態系統纔剛剛起步。
正如我提到的那樣,如果看應用的數量,每個月我們都可以看到AI PC的應用和用户數量在快速增加。我認為會有很多不同類型的應用出現。我認為你會在各行各業看到同樣的情況。不管你説的是金融行業、生產力應用、內容創作還是遊戲,生態中會出現許多新的不同的用例。
我們今天大會的目的,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將生態合作伙伴匯集在一起,以便你們能在一處看到全貌。
同時,我們定下的目標是到2024年年底前要有超過150家的ISV使用Ryzen AI的技術。我認為我們實際上是會超過這一目標的,因為在中國和在國外有如此多的新公司帶着新應用在不斷涌現。
媒體:技術突破使得AI成為市場熱點,科技巨頭們也在。在這股AI浪潮下,有很多科技公司都捲入這個風口。身在其中,您覺得AMD最核心的競爭力是什麼?
蘇姿豐: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用正確的引擎運行正確的應用。正如我所提到的那樣,AI不僅存在於雲端 ,雲端固然重要 ,但也存在於邊緣和客户端。
因此,就我們的產品組合而言,我們擁有適用於所有這些領域的適配的引擎,我認為這是AMD的根本優勢所在。展望未來,我們期望在雲端和客户端之間會有更多的互動。如果能夠在所有類型的設備上都提供引擎,那我們將能夠給用户帶來更優化的體驗。
媒體:相對於友商,AMD從消費級到數據中心,同時擁有強大的CPU、GPU,如今加上NPU,可以説是最好的,最均衡的平臺。AMD未來會如何去放大和鞏固自己的這一平臺優勢?
蘇姿豐:取決於你的用例,有一些可能重度佔用CPU,有一些重度佔用GPU,而有一些是重度佔用NPU。因此,我們的產品組合中有這三類處理器,我認為這是我們非常大的一個優勢。
對於筆記本電腦而言,我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NPU的重要性會進一步的凸顯,因為筆記本電腦畢竟運行AI操作是要考慮功率限制的。我認為在臺式機、工作站和雲端,你可以擁有更高的功率能力,最終你可能會達到一個不同的優化點。因此,我認為這就是我們產品組合的競爭力所在。
媒體:AMD在8000G系列處理器引入NPU后,採用的是集成顯卡,但就AI PC能力的提升而言,獨立顯卡的作用也很關鍵,特別是對於AI PC的普及來説,更多的入門級獨立顯卡似乎成為必須。那麼,在AI PC時代,AMD如何看待獨立GPU的發展?
蘇姿豐:我認為獨立顯卡一直都將會非常重要。我們的理念是,在各個引擎部分,都要有一個非常強有力的路線圖。
在CPU的路線圖上,我們現在是Zen 4,然后是Zen 5和更高的版本。在GPU路線圖這部分,我們從現有的RDNA 3到RDNA 4到RDNA 5。對於NPU,我們命名其為XDNA,目前它還處於第一代產品,然后今年晚些時候會推出第二代。
所以你很難説哪一個就最好的。這真的取決於你的系統、你整體的系統和應用。就像我剛纔講到的,對於筆記本電腦,我認為NPU在未來會繼續變得越來越重要,主要是因為功率和電池容量所限。但是GPU對於臺式機、工作站和雲計算的部署還是會非常重要。因此,我們必須對於各類機種提供適配的引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