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ADC藥物BD交易屢創高潮 翰森製藥創新轉型提速|年報解讀

2024-03-26 22:24

①今日晚間,翰森製藥發佈年報,去年淨利潤實現26.9%的增長,創新葯業務貢獻佔總營收比例提升至67.9%,研發開支較2022年增長約23.8%; ②去年,翰森藥業的BD交易異常火熱,其中兩款ADC藥物與GSK的合作首付款即高達8500萬、1.85億美元,在引進來方面動作也較多。

財聯社3月26日訊(記者 盧阿峰)作為去年BD交易小高潮中當之無愧的主角之一,翰森製藥(03692.HK)交出了一份頗為不錯的成績單——去年營收實現同比正向增長,而受益於火熱的BD業務貢獻,其淨利也同比實現了26.9%的增長。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作為一個由仿製藥企業向創新葯企業轉型的典型,其創新葯與合作產品銷售收入約為68.65億元,同比增長約37.1%,其佔總收入比重已達約67.9%,基本完成了由仿到創的轉換。

今日晚間,翰森製藥發佈了2023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101.0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7.7%;實現溢利(淨利潤)約32.78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約26.9%。

而這也一改過去幾年公司淨利增長「原地踏步」的趨勢,2020-2022年間,翰森製藥的淨利潤分別為25.69億元、27.13億元、25.84億元。

翰森製藥表示,收入主要來自藥品的銷售,主要產品集中在公司策略性專注的主要治療領域,包括抗腫瘤、抗感染、中樞神經系統疾病、代謝疾病及其他領域。其中,抗腫瘤業務佔據總收入的61%,收入約61.69億元。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翰森製藥作為一個由仿製藥企業向國際化創新葯企業轉型的典型,其創新葯收入在總營收中的佔比也出現提升。報告期內,翰森製藥的創新葯與合作產品銷售收入約68.65億元,同比增長約37.1%,佔總收入比例從2022年度的約53.4%上升至2023年度的約67.9%。

研發投入方面,翰森製藥繼承了一如既往的大手筆投入,報告期內,研發開支約人民幣20.97億元,較2022年度增長約23.8%,佔收入比例約20.8%。而在2020-2022年間,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12.52億元、17.97億元、16.93億元。

持續不懈的研發押注,也給翰森製藥帶來了非常可觀的創新葯成果。2023年,翰森製藥共有6個新產品獲批上市,包括甲磺酸阿美替尼片(商品名稱:阿美樂)、伊奈利珠單抗注射液(商品名稱:昕越)、甲磺酸氟馬替尼片(商品名稱:豪森昕福)及聚乙二醇洛塞那肽注射液(商品名稱:孚來美)。新申報及獲得臨牀批件23件,分屬十個創新葯相關,而截至目前,翰森製藥共獲批上市7款創新葯,均已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

2023年,尤其是年末,翰森製藥火熱的BD交易情況也讓業內十分矚目。

僅在2023Q4,翰森製藥與全球製藥巨頭GSK達成兩項合作,GSK獲翰森製藥兩款抗體偶聯物(ADC)HS-20089及HS-20093在中國大陸及港澳臺以外地區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翰森製藥將分別就這兩款產品獲得8500萬美元和1.85億美元的首付款,今后還可能分別獲最多14.85億及15.25億美元里程碑付款(共約215億人民幣)與產品上市后的特許使用費。

除了積極「走出去」,翰森製藥也沒有停下「引進來」的腳步。3月14日,翰森製藥宣告全資附屬公司已經與普米斯生物技術(珠海)有限公司(下稱「普米斯」)簽訂協議,獲得對方的獨家許可,有權在全球範圍內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所引進的雙抗ADC(抗體偶聯藥物)產品HS-20117/PM1080,翰森製藥方面將支付包括首付款及里程碑付款等在內的最高潛在付款50億元。

而這也是翰森製藥與普米斯既往合作的更進一步,2023年6月,翰森製藥宣告,本集團獲普米斯的獨家許可開發的1類新葯HS-20117(引進項目名為PM1080)獲得國家藥監局覈准簽發的臨牀試驗通知書,擬用於治療晚期實體瘤。

還有與德琪的BD交易,2023年8月,翰森製藥全資附屬公司江蘇豪森藥業集團有限公司與德琪訂立獨家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翰森製藥將獨家負責塞利尼索(selinexor)及任何包含或由塞利尼索組成的產品(商品名:希維奧)在中國大陸的商業化。

除此之外,翰森藥業及其子公司分別與NiKang Therapeutics、TiumBio、SCYNEXIS、Keros Therapeutics等公司進行的BD交易項目取得了包含取得臨牀試驗許可在內的諸多進展。

據年報披露,翰森藥業2023年來自客户合約收入(營收)中貨品銷售為94.03億元,佔總體營收比例約為93%,合作伙伴收入為6.99億元,佔總體營收比例為7%。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