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行業調整遇上ADC藥物大爆發,本土CDMO企業逆勢高增長

2024-03-26 21:1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季媛媛 上海報道  在New Vision、龍沙、賽默飛世爾等國際知名CXO公司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調整之際,本土CDMO企業卻迎來業績逆勢高速增長。

3月25日,藥明合聯(2268.HK)公佈了其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業績。這是藥明合聯於2023年11月17日成為「ADC領域CRDMO第一股」后的首份業績報告。

數據顯示,公司營收增至21.24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4%;毛利同比增長114%達到5.60億人民幣,毛利率為 26.3%,主要歸因於強勁的營收增長;經調整淨利潤為4.12 億人民幣,同比增長112%。經調整淨利率保持穩定為19.4%;2023年新籤綜合項目50個,累積綜合項目總數增至143 個。

藥明合聯在財報中明確,收入顯著增長的主要因素是:成功踐行「賦能、跟隨並贏得分子」的CRDMO戰略,新增項目數顯著增長,並持續高效高質服務客户,在全球 ADC和更廣泛的生物偶聯物外包服務市場快速發展時期,為ADC CRDMO服務提供商,驅動業務可持續的高增長。另外,現有項目及「贏得分子」項目推進到后期階段,推動整體收入增加。

面對內外不利因素疊加影響,藥明合聯憑藉ADC業務獲得了較好的業務表現。同樣另一家港股上市CDMO企業東曜藥業也以此實現了成功轉型。根據東曜藥業發佈的2023年財報,公司總收入為人民幣7.81億元,同比增長77%,若剔除2022年授權金收入影響,收入同比增長率達101%。同時,2023年全年CDMO收入1.4億元,同比增長94%;自2020年戰略轉型,3年CDMO收入年複合增長率(CAGR)達38%,客户數量CAGR達42%,項目數量CAGR達46%;ADC CDMO差異化優勢獲市場認可,在手項目65箇中,ADC項目年度收入及在手項目數佔比均提升至65%。

東曜藥業在財報中提到,ADC CDMO快速提升。全年新增項目39個,同比增長44%; ADC項目收入及項目數佔比均提升至65%;新增4個pre-BLA(上市前臨牀申報)項目, 累計6個,成功鎖定未來商業化生產。

有券商醫藥行業分析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目前,整個ADC藥物的研發確實進入了能夠可持續發展的階段。對CDMO企業,特別是從事專注於ADC CDMO的企業而言,有較大的市場需求。

ADC需專業CDMO加持

從當下的市場需求來看,ADC可謂是醫藥市場「當紅炸子雞」。

2024年開年,三則ADC藥物重磅新聞就在業內引發廣泛關注:強生公司宣佈收購Ambrx Biopharma加碼ADC管線佈局(國內新碼生物擁有Ambrx公司多款ADC藥物中國大陸市場權益)、百奧賽圖與Radiance Biopharma達成雙抗ADC授權合作、榮昌生物ADC RC88獲美國FDA快速通道資格。

此前1月2日,宜聯生物宣佈與羅氏達成ADC藥物全球合作和許可協議,潛在總交易金額超10億美元;1月1日,恆瑞醫藥公告稱,公司以HER3為靶點的ADC藥物SHR-A2009獲得美國FDA授予快速通道資格。

醫藥魔方數據庫顯示,全球創新葯BD交易總金額TOP5中,ADC領域的BD交易佔據3席。在中國創新葯的出海潮中,ADC亦發揮引領作用。2023年,國產ADC出海交易達到22起,交易總額達214.94億美元。另外,中國銀河證券研報表示,2023年全球ADC藥物銷售總額有望突破百億美元大關,2030年全球和中國的ADC市場規模預計分別實現647億美元和689億人民幣,ADC產品的快速上市放量帶來市場規模持續高速增長,長期投資前景可觀。

在ADC藥物高速發展當下,CDMO行業也迎來高增長機遇。藥明合聯財報顯示,已經與多家知名生物技術公司或生物製藥公司達成戰略合作,包括啟德醫藥、SyntaBio, Multitude Therapeutics/HySlink ,IntoCell,賦能客户加速發現ADC 候選藥物,開發更多新型生物偶聯藥,提高開發效率和成功率。

另外,爲了推動產能規模升級,目前在無錫、常州和上海設有三個運營基地。無錫基地成功實現同一園區「一站式」生產的重大里程碑,覆蓋ADC等生物偶聯藥四個核心生產板塊,包括抗體中間體、載荷連接子、偶聯原液、偶聯製劑,實現同園區一站式生產佈局。極大簡化偶聯藥供應鏈並大幅縮短生產周期。新加坡生產基地的建設正按計劃進行,新增產能將用於臨牀和商業化生產。2024年3月公司舉辦了開工儀式,預計於2026年投入運營。東曜藥業也指出,2023年已達成多項ADC CDMO項目合作,包括樂普生物、詩健生物、博鋭生物、智核生物、皓元醫藥、濟民可信、映恩生物、宜聯生物、康方生物等。2024年將加快拓展ADC CDMO海外業務,拓展新興偶聯藥物領域及偶聯技術服務平臺。

「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大家都是把ADC賽道當作重要領域來介入佈局。特別是中國的這些佈局ADC的Biotech企業,他們的一些產品管線項目能夠受到跨國公司的認可,持續關注且重倉加碼整個ADC賽道。」上述分析師説,現在很多企業入局ADC賽道並不意味着是一個不好的事情,雖然競爭會加劇,但是整體上也帶動了整個ADC賽道高速發展。

「也越是這個時候ADC CDMO行業也期待有經驗的CDMO企業能夠為ADC開發者、Biotech企業,以及部分想要跨界進入這一賽道的入局者帶來更有效的成果,快速的把一些高質量的項目推進到臨牀,進一步推進到商業化。」該分析師強調。

行業紅利有望逐步兑現

從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中國已成為ADC開發的領跑者,在全球市場上佔據突出地位,智慧芽發佈的《「生物導彈」抗體偶聯藥洞察報告》顯示,從適應症和靶點分佈來看,腫瘤是目前聚焦的核心方向。但重心已從血液瘤轉向實體瘤,HER2仍然是熱門靶點,但新靶點的探索也愈發多樣化。

華泰證券發佈研報也分析指出, ADC賽道進展頻現,ADC有關的授權交易持續落地,交易金額持續走高,以及ESMO年會上多款ADC類藥物展現良好療效等一系列現實情況來看,諸多跡象繼續驗證了ADC將作為下一代腫瘤治療基石藥物的潛力。ADC是國內企業在分子開發、臨牀佈局等方面具有全球優勢的領域,在優質臨牀數據和持續的大金額授權交易驅動下,行業紅利有望逐步兑現。

這也給CDMO企業提供了一定的市場機遇。東曜藥業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劉軍此前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表示,Biotech公司應該更多專注在藥物創新領域,對后期的工藝開發以及商業化生產以及合規性符合藥監整整這一系列的全產業鏈上的中后端,這些是CDMO企業更為擅長的。

「不過,如果一個Biotech公司只有一兩個ADC的產品上市,其實它也難以支撐整個的商業化運作的盈利的狀態,特別是在中國現在這個大環境下,利潤空間面臨大幅下調,從這個角度來看,我覺得反而是需要更多的有生產規模的CDMO來承接后端的任務,把商業化生產承接下來,同時可以靠規模效應能夠把成本降低,把一些利潤能夠留給創新葯企進一步做開發。」劉軍説。

ADC藥物從技術研發上來看,具有很高的難度,這是一種需要把大分子(NT靶點)跟一個非常有毒性小分子連結在一起的藥物,同時需要具有較強的穩定性、安全性,在工藝開發上具有非常高的門檻。這也使得,ADC儘管不是一個最新的賽道,但十多年來,ADC領域獲批的藥物較少,產業並未得到顯著的發展。直到最近幾年,HER2靶點取得巨大的成功,使得這一產業進入了高速發展期。

談及當前ADC市場的發展現狀,藥明合聯首席技術官朱梅英此前也在行業論壇上指出,隨着ADC的不斷開發,行業有很多新的發現,這也使得ADC有非常多的可能性,行業對於ADC的理解越來越豐富。

「對於ADC開發企業來説,今天的競爭非常激烈,速度非常重要的,我當年參與研發ADC的時候,全球上臨牀的ADC只有四五十個,那時候還是第一代ADC,競爭並不激烈,而現在是完全不同了。以前榮昌生物可以摸索十年做ADC,現在如果還需要十年,就會失去市場競爭力。對於開發企業來説,必須在早期研究做好,只要基礎打好了,往后推進就會比較容易。」朱梅英指出,選擇CRDMO可以推動產品商業化速度加快,對於想出海的企業,由於要做好應對FDA現場覈查的準備,也需要CRDMO的服務配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