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平安銀行2023年年報分析:風險控制能力沒有明顯提升 「儲備糧食」不多

2024-03-26 19:18

如何研究上市銀行的投資價值?對任何投資者而言都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縱觀國內研究機構,他們研究的主要指標有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AE)、淨息差和淨利差、撥備覆蓋率、不良貸款率、股息率等。另外,由於招商銀行在零售業務方面做得不錯,且零售業務的平均收益率更高,部分投資者喜歡把零售業務做得比較好的銀行貼上「零售銀行」標籤,並給予更好估值,招商銀行和平安銀行就是市場唯二的存在。

最近,平安銀行發佈2023年年報,該份財報的最大亮點就是將現金分紅額佔淨利潤比例從12%提升至30%,每股派現約0.72元,與年報發佈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相比,股息率約為7%。年報出爐后第一個交易日,該公司股價高開低走,最后表現不如市場預期。

銀行業的本質是風險經營,具有高槓杆屬性,具有收益前置、風險后置等特點。挖貝研究院根據上述特點,從風險控制能力和「家底」是否殷實兩個維度對平安銀行2023年年報做了初步分析,得到結論是風險控制能力沒有明顯提升,「家底」不厚。

風險控制能力沒有明顯提升

銀行業的風險既然是后置,因此對未來風險研判就顯得非常重要。如何預判?本文主要從兩方面着手,一是分析過往貸款不良率變化和趨勢;二是分析未來產生不良貸款的概率指標。

不良率變化和趨勢方面,平安銀行在過去6年中表現不好也不壞。表現不壞體現在,從2018年至2023年,平安銀行貸款不良率總體趨勢是下滑,從1.75%下降至去年的1.06%。表現不好體現在,近三年又呈現出逐年上升趨勢,2021年為1.02%,2022年為1.05%,去年為1.06%。

從趨勢和絕對數值看,平安銀行好於中信銀行,不如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該指標過去三年分別為1.27%、1.18%、1.21%。招商銀行分別為0.91%、0.96%和0.95%。

未來產生不良貸款的概率指標方面。如果説不良貸款是面子,那麼關注類貸款是里子。看里子更接近實際情況,通常情況不良貸款來自關注類貸款,關注類貸款佔比是不良率的前瞻性指標。

平安銀行在該指標上表現不好,關注類貸款佔比的絕對值偏高,2023年為1.75%。市場普遍認為風控做得比較好的銀行,這個指標在1%左右。例如,招商銀行該指標常年保持在1%左右,去年為1.02%,郵儲銀行2022年為0.62%,杭州銀行和成都銀行2022年均為0.44%,寧波銀行2022年為0.55%。

另外,逾期貸款余額和重組貸款余額也是分析未來產生不良貸款的重要指標。截止到2023年12月31日,平安銀行的逾期貸款余額為485.5億元,重組貸款為320億元,兩者合計爲805.5億元。同期平安銀行的不良余額為360億元,差額為445.5億元,這些差額未來有可能會形成不良。

平安銀行這個指標表現如何?還是拿招商銀行來參照。截止到去年年底,招商銀行上述兩個指標分別為820億元和130億元,合計950億元。同期招商銀行不良余額為616億元,差額為33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銀行在體量上遠小於招商銀行,前者去年年底貸款余額為3.41萬億,后者為6.36萬億,但兩家銀行的逾期總金額卻相差不多。

「儲備糧食」不多

銀行是周期股,順周期時盈利好,逆周期時盈利會受到考驗。因此,不少經營不錯的銀行就會在順周期儲備「糧食」,為逆周期「過冬」做儲備。

市場研究機構對「儲備糧食」的分析指標更喜歡用不良撥備率,平安銀行2023年不良撥備率為277.63%,上一年為290.28%,可見平安銀行2023年拿出「儲備糧食」來實現淨利潤增長。277.63%的撥備率在42家上市銀行中,表現中規中矩。招商銀行去年不良撥備率為437.7%。

其實,不良撥備率並不能全面反映一家銀行的全部「家底」,資產減值準備可以更全面反映一家銀行「家底」。截止到2023年年底,平安銀行資產減值準備為1186億元,其中貸款減值準備為1000億元,兩者之間的差值186億元為同業拆借減值準備、債權投資減值準備等。同期招商銀行資產減值準備為3263億元,貸款減值準備為2695億元,差值為568億元。

這個差值有什麼作用?它就是一家銀行「隱藏」的「儲備糧食」,逆周期可以用來調節淨利潤。還是以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為例,由於去年經濟表現不理想以及降息,導致銀行業的營收下滑,平安銀行同比下滑8.4%,招商銀行同比下滑1.64%。與此同時,兩家銀行淨利潤卻分別同比增長2.1%和6.25%。

營收下滑淨利潤增長是如何做到呢?平安銀行和招商銀行都是從同業拆借減值準備、債權投資減值準備等拿出「儲備糧食」,以便少計提貸款減值準備從而實現淨利潤增長。

2023年,招商銀行信用減值損失412.78億元,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為466.35億元。通常,如果各種資產都計提減值準備,前者的值應該高於后者,但去年卻是前者低於后者,這就是因為招商銀行從應收同業和其他金融機構款項、表外預期信用減值損失分別拿出原來的「儲備糧食」,金額分別為29.35億元和27.6億元等,合計約60億元。平安銀行則拿出90億元左右。少計提貸款和墊款減值損失,淨利潤在營收下滑的情況下實現增長。

招商銀行2023年信用減值損失

平安銀行2023年計提的信用及其他資產減值損失

如果按照這個消耗「儲備糧食」速度,平安銀行還有一年就消耗完了,而招商銀行則可以「吃」10年左右。

風險控制不好,對銀行來説,未來業績提升沒有保障。而家底「不殷實」,在行業逆周期期間,可以動用的「儲備糧食」不多。這大概就是銀行和銀行之間的區別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