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偉測科技:3月22日接受機構調研,包括知名機構淡水泉,迎水投資的多家機構參與

2024-03-26 17:16

證券之星消息,2024年3月26日偉測科技(688372)發佈公告稱公司於2024年3月22日接受機構調研,Point 72、淡水泉、中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歐瑞博、中泰國際、中泰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保誠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信建投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銀國際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中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郵創業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郵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德邦證券、中郵證券、中再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德邦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東北證券、東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敦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富敦投資、富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光大保德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廣東正圓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UBS、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金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金證券、國聯證券、國融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壽安保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富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海通證券、紅土創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安華農業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宏利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泰保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華泰證券、華西基金、匯添富基金、慧琛投資、嘉實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建信保險、江蘇瑞華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安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交銀施羅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金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景順長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九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康曼德、民生加銀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明世夥伴私募基金管理(珠海)有限公司、摩根基金管理(中國)有限公司、南土資產、農銀匯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北京宏道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諾安基金、盤京、鵬華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鵬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平安證券、浦銀安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青島星元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全天候私募證券基金、人保資產、博時基金、上海東方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光大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海宸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鶴禧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理臻、上海明河、上海彤源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潼驍投資發展中心(有限合夥)、上海汐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上海域秀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晨燕資產、申萬菱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深圳創富兆業金融管理有限公司、盛世景資產、太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資產、泰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泰康資產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天弘基金、鑫元基金、興業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創金合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興證證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旭鑫資產、亞太財產保險有限公司、易方達基金、弈宸私募、銀華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迎水投資、圓信永豐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城財富保險資管、大朴資產、長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長信基金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招商證券、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浙商控股集團上海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國際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中航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參與。

具體內容如下:

問:公司2023年度經營情況?

答:公司2023年實現收入73,652.48萬元,較去年同比增長0.48%;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1,799.63萬元,同比減少51.57%;扣非后淨利潤9,067.86萬元,同比減少55.06%。公司上市以來,公司積極佈局高端芯片、車規級芯片和I芯片等領域的業務,在2023全球半導體市場處在下行周期的情況下實現營收略有增長。

從2023年各季度營業收入的情況來看,去年第一季度是全年低谷,第二季度開始業務有所恢復,三四季度接連突破歷史新高,第四季度單季度營業收入在2.2億元左右。

2023年公司淨利潤較上年出現下滑,因為2023年新建產能的產能利用率還處於爬坡階段,同時公司在固定資產上投入較大,整體折舊也在增加,所以利潤有所下降。2023年,因股權激勵產生的股份支付費用為3,464.35萬元,剔除股份支付費用的影響后,實際上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在1.53億元左右。

截至2023年年末,公司總資產達到36億元左右,淨資產達到25億元左右,其中固定資產(絕大部分是測試設備)達到了19.64億元左右,較2022年年末增長50%左右。2023年除了在採購高端設備上進行投入以外,公司同時在研發方面不斷提高投入,包括汽車電子車規級、工業級,高可靠性的老化測試,還有高算力、高性能的芯片測試的重點研發。研發費用率從2022年的9.44%上升到2023年的14.09%。

在測試服務的類別方面,2023年晶圓測試的營業收入佔測試收入的比重為64.42%,芯片成品測試的佔比為35.58%;2022年晶圓測試佔比60%左右,芯片成品測試佔比40%左右,相比於2022年,2023年晶圓測試的佔比有所提升。

在測試服務高中端佔比的方面,高端芯片測試業務在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比重由2022年的68.58%上升至2023年的75.96%。

公司在去年比計劃提前了3-4個月完成了IPO募投項目的建設,目前公司在無錫的IPO募投項目已經開始量產。公司同時使用超募資金分別在無錫和南京投資建設新項目。其中南京項目的基建已經完成,正在進行裝修工作,預計今年五月份可以正式投入使用;無錫項目目前處於前期設計階段,已經取得了土地但尚未開始建設。2023年下半年公司在深圳設立了全資子公司,廠房目前為租賃廠房,目前已經量產。


問:各產品類別的復甦狀態如何?

答:去年三、四季度主要靠消費電子及汽車電子拉動,其中第四季度也有一些細分領域包括中低端產品、Nor Flash等在起量。一季度是傳統淡季,預計2024年第二季度開始測試需求將存在一定的增量。從整體上看,行業處在一個逐步復甦的過程中,整體趨勢向好。


問:公司測試的芯片產品種類都有哪些?

答:公司當前以消費類電子為基礎,逐漸側重於高端數字芯片如CPU、GPU、I等相關芯片及高可靠性芯片如汽車電子及工業級芯片,公司將穩住中高端消費類產品的測試,同時大力向高端數字芯片及高可靠性芯片方向發展

公司近年的重心放在了高算力高性能芯片、車規級及工業級高可靠性芯片上。2023年公司在無錫子公司也建立了一條老化測試的生產線,主要服務於汽車電子、高算力芯片的客户。


問:公司業績增長主要是下游需求回暖,有客户補庫存的因素嗎?

答:需求端暖以及補庫存的因素都有影響。部分設計公司的庫存管理相對較好,會存在補庫存的情況;同時公司也在開拓接洽新客户,會給公司的營業收入帶來一定的增量。


問:目前測試服務的價格如何?

答:2023年行業整體的產能利用率不高,部分客户的產品在市場上競爭激烈,對供應商也會要求不同程度的降價,但同時部分客户的測試價格近幾年保持相對穩定。價格取決於市場的產能情況以及和客户的商務談判情況。目前價格逐步趨向穩定。


問:行業不景氣的大背景下進行逆周期擴張的原因是什麼?

答:集成電路測試比較特殊的是要有產能了之后才能去跟客户要訂單,同時測試行業中存在「大者恆大」的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才能接大體量的客户。同時測試設備尤其是高端測試設備的交期普遍較長,需要進行逆周期擴長以滿足公司發展的需要。


問:公司與晶圓廠的合作是如何的?

答:公司與晶圓廠的直接業務訂單相對並不多,但是都有合作。公司的主要直接客户是芯片設計公司。


問:在行業處在下行周期的時候,相比於晶圓測試,芯片成品測試的壓力是否會大一些?

答:因為國內封測廠在芯片成品測試方面有着較大的測試產能,所以在市場景氣度不佳的時候,封測廠會傾向於留住其芯片成品測試業務的訂單,所以對於包括公司在內的獨立第三方測試企業來説,芯片成品測試的壓力相對會大一些。總體上芯片成品測試的彈性大一些,市場好的時候,成品測試的增量也會比較大。


問:研發投入情況?

答:2023年研發費用佔營收的比重為14.09%,其中包括一部分股份支付費用,採購研發用高端測試機臺,同時基於現有平臺進行測試方案的開發,對高算力芯片、車規及工業級高可靠性芯片等方向持續投入,同時招聘儲備研發人員,並提高研發人員的薪資。


問:2024年的股份支付費用如何?

答:經測算,2024年的股份支付費用為5,000萬元左右。


偉測科技(688372)主營業務:晶圓測試、芯片成品測試以及與集成電路測試相關的配套服務。

偉測科技2023年年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7.37億元,同比上升0.48%;歸母淨利潤1.18億元,同比下降51.57%;扣非淨利潤9067.86萬元,同比下降55.06%;其中2023年第四季度,公司單季度主營收入2.21億元,同比上升16.32%;單季度歸母淨利潤2836.06萬元,同比下降63.4%;單季度扣非淨利潤2405.2萬元,同比下降50.8%;負債率31.86%,投資收益1401.53萬元,財務費用3728.75萬元,毛利率38.96%。

該股最近90天內共有8家機構給出評級,買入評級6家,增持評級2家。

以下是詳細的盈利預測信息:

圖片

融資融券數據顯示該股近3個月融資淨流入6371.74萬,融資余額增加;融券淨流出241.26萬,融券余額減少。

以上內容由證券之星根據公開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與本站立場無關。證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於文字、視頻、音頻、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的準確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等,如存在問題請聯繫我們。本文為數據整理,不對您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請謹慎決策。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