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36氪專訪丨柚香谷宋偉:九年種萬畝香柚,宋柚汁單品能做到百億

2024-03-26 12:49

文|任彩茹

編輯|楊亞飛

2024年春節,一款名叫「宋柚汁」的飲料幾乎出現在浙江家家户户的餐桌上。一兩年前,擺在這里的更多還是可樂、雪碧或涼茶。

憑藉宋柚汁這款大單品,柚香谷2022年實現近4億元銷售額,2023年增長到近6億元。有消費投資人評價它是,「過去一年飲料市場里為數不多還在快步跑的」。

這個成績也超出創始人宋偉的預期。清香、解膩、天然的佐餐屬性,使它在前期幾乎沒做任何營銷的情況下,成了浙江一帶餐飲渠道的「標配」。

故事的起點,是「用5年時間種柚子樹」。這對一家幾乎從零開始的公司來説,有些不可思議——團隊從2015年開始育苗,一直到2020年,5年時間沒有任何收入,只是花掉將近1.5億元,埋頭種了1萬畝柚子樹。

這段經歷一度讓宋偉壓力很大,當時他經營一家保健品公司,並非「不缺錢」,作為「農業小白」,對種地也一無所知,「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自己的錢能不能撐到有收成那一年。」

堅持的理性原因是,他相信好原料會説話。早在2007年,宋偉從7個品種里選出「常山胡柚」,拿到上海的工廠生產一款蜂蜜柚子茶,而在當時的一些賣場,蜂蜜柚子茶「一天都賣不掉一瓶」,但宋偉賭對了,他們的產品上市后市場反響熱烈,做成了大賣場的銷量Top。

宋柚汁的另一種原料——「YUZU香柚」香氣獨特,在日本,它的吃喝用深加工品多達上百個SKU,風靡日韓。但宋偉調研時發現,這種柚子真正的原產地是在中國,「來自揚子江上游,唐朝時傳到日本、韓國。」

宋偉想到把這兩種原料結合在一起試試,且是連皮帶肉整果投料。不過,產品要做大,原料是必須解決的問題,當時國內已經沒有人種植YUZU香柚,他決定先種起來。

「柚香谷」種植基地(圖源受訪者)

選中一件事,然后押重注,這樣的行事風格或許能從宋偉的經歷里得到解釋——他從小在上海長大,1987年考入上海交大,是交大第一批去閔行的本科生。畢業后,宋偉進入當時風起雲涌的期貨市場,憑藉敏鋭的金融嗅覺收穫億萬身家,一度被稱「交大首富」。1997年,他決心退出風險重疊的期貨,進軍實業,此后涉足餐飲、保健品等多個領域,幾度大起大落。

今天,柚香谷面臨着農夫山泉、娃哈哈、元氣森林等一眾更成熟的潛在對手,它們或有反應迅速的產品體系,或有多年爭奪得來的貨架與渠道,但宋偉依然對未來深信不疑,「三五年內的增長速度,我心里是很清楚的。」

柚香谷所在的常山,原本是浙江衢州的一座欠發達的小縣城,如今廠區里來回往返的叉車、馬力全開的灌裝產線(年產值45億的產線於今年1月18日啟動)、加班加點的工人,都像一種投射——小小的一瓶宋柚汁,正托起一個地方新興產業。 

在宋偉的設想中,柚香谷的終極形態可能更像一家快消品公司,採訪中他多次強調「我們不是一個飲料品牌」。他希望用柚子、尤其是獨有的香柚為原料,開發飲料、酒、香氛、調味品、日化用品等各種品類的產品,中國目前還找不出類似邏輯的大公司,他想挑戰一下。

快消品是個神奇的行業,永遠不缺江湖相爭的話題,也永遠需要新故事、永遠有成就經典的希望。開年以來,宋柚汁的訂單依然紅火,1月份出貨超過220萬箱,同比增長133%,銷售額破1.2億元。今年,他們計劃走出浙江,去到「八省一市」,相應的上游佈局也正悄悄就位。

「柚香谷」的大單品「宋柚汁」(圖源受訪者)

以下是36氪與柚香谷創始人宋偉在2024春節前的對話,經略微編輯:

談創業:我們不是突然之間冒出來的

36氪:做出宋柚汁之前,你們的第一步是種樹,消費品牌很少用這麼「重」的方式起步,你怎麼考慮的?

宋偉:如果我們要做這個,種樹就是必須乾的事。實際上香柚是唐朝從中國傳入日本的,但今天你在中國已經買不到它了。2015年,我去日本考察了N次,也到馬路村(香柚的集中種植地)看過,直覺上,我認為自己碰到了一個歷史性機遇——做快消品的總會夢想自己有好的原料,做出差異化的好產品。

説實話,當時計劃的1萬畝地在哪我都不知道,關於土地流轉也一無所知,更不是錢多到用不完,但我的性格就是,如果覺得這個方向絕對正確,就不顧一切先走起來。

36氪:當時種植有多大規模的投入?

宋偉:實際上從2015 年開始育苗,到 2020 年的五年時間里,我們沒有任何收入,1萬畝耗掉將近 1.5 億左右的資金。做完農業的這部分,還有投資鮮果加工、飲料灌裝流水線等等,相當於做全產業鏈。別人可能感覺我們是突然間冒出來的,其實不是。

36氪:長時間看不到收入的情況下,你對這事兒有幾成信心?

宋偉: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也不知道自己的錢能不能撐到有收成的那一年,但是我覺得這件事情非常值得去搏一把,它帶給我巨大的希望。

36氪:你從2004年開始有做蜂蜜柚子茶的想法,后來又去日本引入香柚,做出柚香谷,為什麼對柚子這麼有興趣?

宋偉:和柚子結緣很偶然,大概2005年,我在超市看到一款韓國的蜂蜜柚子茶,90多塊錢一瓶,太貴了其實沒多少人買,但我一下就對它有興趣了。那時候也不知道它的柚子原料是什麼,就在國內找,最終選擇了常山胡柚。后來從2007年左右到2013年,一直做蜂蜜柚子茶,價格做到了進口的一半,也非常火爆,但有很多廠家跟着做,用各種各樣的柚子,價格也越來越低,很多幾乎不要求利潤,只爲了引流。

這個路越走越窄,2010年到2013年這段時間壓力就很大,最后下決心把工廠從上海搬到常山去了。儘管這樣,還是打不開局面,整個企業都遇到很大瓶頸,那時候蠻痛苦的。

36氪:后來你怎麼想到用雙柚汁這款產品來破局?

宋偉:去韓國、去日本,看人家的柚子生意是怎麼回事。尤其是到日本后,才發現柚子竟然能有這麼多的產品線,吃的喝的用的100多種SKU,每一款產品都風味很好,市場上也搶手。那一刻,我有一種「終於看到不一樣的東西」的感覺。

后來深入瞭解后,知道原來他們所使用YUZU香柚的原產地是中國長江中上游地區,自唐朝傳到日本,今天國內已經幾乎沒有種植了。剛好我們在常山,知道常山的「胡柚」也很好,就自然而然想着把香柚引回來,跟胡柚結合起來做個產品,也就是后來的「雙柚汁」。

「宋柚汁」(圖源受訪者)

36氪:雙柚汁走紅不久時,市面上就出現大量仿品,你們也因此在2023年7月改名「宋柚汁」,當時短期內的銷售受挫嗎?消費者可能會對新名字陌生。

宋偉:我自己統計了一下,全國大概有一百多款仿品都叫「雙柚汁」或者「三柚汁」,絕大部分都跟我們長得很像,搶市場的戰術也很簡單,就是價格戰,已經有劣幣驅逐良幣的趨勢。消費者看外觀搞不清楚,喝了后又覺得不對,弄得我們也很痛苦,只能下定決心改名。

當時百度搜索「雙柚汁」已經有 3000 多萬條的詞條,「宋柚汁」則是0。很多朋友、客户有擔心。好在從改名起,我們浙江的銷量到現在也沒跌,還在創新高,説明從市場實踐來講,對我們影響不大,但長遠的意義非常重要。

36氪:這件事情里,除了讓產品名更具辨識度,你們還探索出建立其他壁壘的方法嗎?

宋偉:最終還是要把產品打造好,消費者喜歡你,纔可能立於不敗之地。這方面我們一直在下功夫,包括提高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再長遠些,怎麼把樹種好、把基地建設好,這些都是最根本的東西。

喝過宋柚汁后再喝其他產品,你一定會感受到差別。這很容易理解,我們用六七年時間才搞出點香柚原料,現在還供不應求,他們怎麼會在六七個月內做出來呢?

談延展:宋柚汁是百億級單品,此時分兵是不理智的

36氪:有了宋柚汁的成功后,你現在會去總結怎麼做爆款產品嗎?

宋偉:很簡單,就是做一款很多人都認可和喜歡的產品,這個產品在市場上又找不到,那就爆了。香柚給了我們很好的機遇,它有兩個特性——一是完全藍海,香柚五六年內不可能多到賣不掉,有稀缺性;二是香柚加持的產品風味特別好。原料本身很重要。

36氪:柚子是你們目前唯一一個品類,宋柚汁又是一個超級大單品,在品牌營收規模到了數億的時候,這種單一化是風險嗎?

宋偉:目前我們的原料這麼有限,如果認定了宋柚汁是一款百億級單品,那一定要集中儘可能多的精力和資源,在最短的時間里把它做到百億。很多頭部飲料品牌已經驗證了,一個單品構成的100億,跟10個單品組成的100億,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勢能。所以現在分兵、做過多產品是不理智的,未來五年我們肯定是集中打透一個單品。

36氪:能否理解為,相比擴充更多產品,先把宋柚汁這款大單品推到更廣的區域是你認為更重要的事?

宋偉:在原料有限的情況下,不聚焦一個產品、一個區域,都是失策的。我們現在80%左右的銷量還是在浙江,但情況慢慢在發生變化,2024年會盡快把市場擴到「八省一市」,也是考慮到現在原料足以支撐外擴。

36氪:柚香谷在浙江一帶的確有很好的上游保障,但種植基地、灌裝廠都需要前置幾年去投入,你們目前在其他地區有成熟的籌建計劃?

宋偉:接下來這五年,我們要在全國擴種10萬畝香柚,在西南、華中會再複製三個常山,合適的點基本上已經談好了,有的地方協議也簽了。而且我們的育苗是先行的,現在種下去也不用等四五年,大約兩年后就有收成,鮮果的初加工廠、灌裝廠也會同步佈局。

我預想的節奏是,三年內把華中、西南、華東的所有省份都佈局到,三年后開始考慮華北、東北、西北。

36氪:這個規劃對資金需求很大,現在又不算消費的好年景,你在投融資方面有什麼想法嗎?

宋偉:我們前期沒搞人海戰術,利潤情況非常好,可以用自有資金慢慢滾。我心里對未來五年的增長速度是很清楚的,這個前提下我也並不願意去稀釋股權。消費企業的發展越往后,資金越不是問題。

36氪:如果想象一下,你覺得柚香谷最終的形態是怎樣的?中國有什麼大的飲料公司可以類比嗎?

宋偉:首先要説明,我們不是一家飲料公司,因為將來打算做的品類還蠻多的,冰激凌、糖果、巧克力、調味品、酒類等等,像柚子酒、柚子氣泡酒、柚子啤酒、精釀啤酒都可以做,甚至是護手霜、洗手液這樣的洗護產品,我們現在也有嘗試。

中國現在好像沒有一家公司是用一種核心原料去打造一系列產品,並且是跨品類的產品,這是個巨大的挑戰,我希望挑戰一下這個高度。

「柚香谷」的產品組合,包括氣泡水、乳酸菌、洗手液、香氛等(圖源受訪者)

談渠道:經銷商也是人,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

36氪:你之前是做大賣場渠道的,為什麼沒有延續之前的經驗,從貨架做起?

宋偉:首先,「宋柚汁」天然是一款很好的佐餐飲料,因為它清爽、解油、解膩、解辣,柚子本身又有消食、解酒的作用。佐餐飲料當然是從餐飲渠道入手,這是最根本的原因。

第二,你會發現餐飲渠道的飲料還是很少的,因為它封閉性、壟斷性強,需要紮紮實實去干很多活。而商超你只要付進場費基本就能進,貨架上有上百種飲料,你要麼靠廣告,要麼被淹沒。我得承認2020年也沒錢做廣告,所以選擇餐飲渠道是產品屬性決定的,也是當時的經濟條件決定的。

36氪:這兩年以元氣森林為代表的新品牌在商超、便利店站住腳后,在全國範圍內鋪流通渠道就更容易。對你們來説,往江浙滬以外的地方去拓展餐渠,可能會有些難度?宋柚汁目前還是表現出明顯的地域性。

宋偉:「宋柚汁」這款產品,我們是在最難做的一個市場里做起來的。你要知道,常山遍地都是胡柚,以前便宜的時候5毛錢一斤都賣不掉,而一瓶300克的飲料能在這里賣八到十塊錢,這個價格差距對當地消費者來説是完全透明的。但它還是做起來了,而且影響到了周邊更多地區,原因就是產品本身的風味和口碑。

我們目前的「成功」路線圖,其實就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很自信宋柚汁會創造中國飲料行業的一個歷史性契機,它一定是全國性的,這是我對這款產品的信心。

36氪:現在很多新老本土品牌都在做經銷商改革,想要讓流通鏈路的利益劃分更合理,但過程中也出現了不少具體問題,你在處理經銷商關係上形成什麼經驗了嗎?

宋偉:就像在公司的人事管理上,我一直強調「選擇大於培訓和教育」,對經銷商也是一樣,如果市場上有個很優秀的經銷商,你卻選了比他弱的另一個,那你基本上在這個市場就輸了。經銷商也是人,各色人等都有,有人在意現在,有人看重未來。人就是江湖,江湖就是這麼回事,沒什麼新鮮的事情,也沒什麼你不知道的事情。

36氪:你們還在做乳酸菌飲料、氣泡水,這些產品看起來是為零售渠道定製的,它們表現怎麼樣?

宋偉:這兩款產品與其説是要做市場渠道,不如説我是想讓大家知道柚香谷將來還可以干些什麼事。現在喜歡這兩款的人也蠻多的,我女兒就更喜歡那個乳酸菌。

36氪:對於之后更大範圍地進零售渠道,你有節奏上的預期嗎?比如什麼樣的時點意味着可以去做這件事了。

宋偉:當我們判斷一個地區的餐飲渠道已經做起來了,像常山很多農家樂一個月都賣掉 100 多箱的時候,你會發現水果店、烘焙店、流通市場等等,不需要你去找,這些客户會主動找過來,因為誰都需要一款火爆的產品來擴大自己的生意。「宋柚汁」產品本身是全渠道的,像很多婚宴酒席的團購量也很大,現在進很多知名商超,對我們來説更像水到渠成。

36氪:你怎麼看營銷?聽説你們至今沒參加過糖酒會這樣的行業大展。

宋偉:最初的前兩三年確實沒做過廣告和營銷,但不等於永遠不做。2024年起,在一些鋪貨率達標的市場,我們會上廣告,想辦法讓「宋柚汁」的名氣比「雙柚汁」更大。我對廣告的理解和種樹一樣,要看長線,不去依賴它,不求鋪天蓋地,但求細水長流。真正有生命力的產品一定是本身就好的產品,如果空有盛名,會很難持續。

「柚香谷」近期在上海街頭的廣告(圖源受訪者)

談競爭:我崇拜鍾睒睒,但榜樣不代表要懼怕

36氪:像農夫山泉這樣的大品牌會成為你們的潛在威脅嗎?

宋偉:即使它現在面臨許多聲討,我也必須説農夫是一家非常優秀的公司,實際上我也很崇拜鍾老闆。1997年我從期貨轉實業,就是模仿他的養生堂,創辦了「恆壽堂」公司。

不論從產品銷量還是品牌格調上,農夫絕對是我學習的榜樣,但不是説榜樣就要懼怕。如果説做橙汁、茶飲料,我可能做不過他,至少在柚子這個領域,我們有先發優勢。兩家的渠道特性也不一樣,只能説我進入農夫的渠道,比他進入我的渠道要容易一些。如果現有的品類、渠道優勢在我手里折掉,那隻能證明我能力不行了。

36氪:如果有機會跟鍾睒睒交流的話,你可能會問他什麼?

宋偉:我不太會去問他經營、管理,甚至是品牌打造、產品研發方面的事情。實際上,我更願意跟他談談怎麼在市場上打出一種默契,這樣最好了。

36氪:這個「默契」具體是指什麼?

宋偉:我們將來有可能會在某個品類上打起來,但我並不怕,因為只要涉及香柚,我有絕對的優勢。你説一個手里有50億的人和500億的人,會有根本性差別嗎?不會的。

36氪:差十倍也不會有根本差別嗎?

宋偉:因為如果做好這件事只需要50億,你卻用了500億的話,就已經輸了。當然,我認為干我們這個事情,不需要砸什麼50億、100億,太誇張了。

錢這方面,我們若干年內肯定都不能跟人家比,但這不只是錢,它還關係到時間問題、農業管理問題,這些對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如果將來發生碰撞,我們會有自己的策略,可能不單單在一個柚子汁上下功夫了,會全線出擊的。

36氪:所以在公司經營方面,其實沒什麼想交流的,大家都已經走過了這條路。

宋偉:我們該學的東西都學了,該碰到的困難也碰到了,甚至不客氣地説,在某些方面我們可能還更堅強、更勇敢。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