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26 08:36
NASA研究員傑夫·摩爾曾説:「當你試圖把飛機和汽車結合在一起時,你得到的是全世界最糟糕的東西——一個異常笨重、迟緩、昂貴且難以使用的車。」
如今,隨着科技的不斷進步,人類探索了一個世紀的飛行汽車,已經從科幻電影中的想象逐步走向現實,引領着低空經濟的飛速發展。它不僅將顛覆傳統的出行方式,更將開啟一個全新的交通時代。
1、私人飛行汽車,目前還是「富人限定」
3月20日,一臺標價為239萬元的「空中的士」在淘寶直播間開售,這是全球*獲得適航認證的國產自研「飛行汽車」。鏈接掛上沒多久,一位來自廣東的神祕買家就率先全款下定,另外還有12人支付了3.99萬元的意向金。
這是全球*批成交的國產飛行汽車。
有網友驚呼:「科技已經進步到這種程度了嗎?飛行汽車都能在淘寶上成交了。」「科幻電影的情節都實現了。」
eVTOL(electric Vertical Take-off and Landing),中文全稱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也被稱為「飛行汽車」,是指能夠在垂直方向起降和着陸,在低空範圍內飛行的電動垂直飛行器。它的特點是無需跑道就能實現垂直起飛。
目前我國在飛行汽車領域實現*的公司有多家,比如此次在淘寶賣出多臺「空中的士」的億航智能,這個無人機界的大佬,早在2016年就開始進入飛行汽車領域。
這台在淘寶上成交的飛行汽車,是億航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也被視為新一代的飛行汽車。該商品鏈接的介紹寫着:「2023年,EH216-S 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系統獲得中國民用航空局正式頒發的型號合格證,成為全球*獲得型號合格證的載人級無人駕駛電動垂直起降(eVTOL)航空器。」
同時介紹還顯示這款無人駕駛的飛行汽車擁有16個螺旋槳,可搭載兩人,可垂直起降,靈活穿梭於低空空域。它的單次飛行最長里程可達空中直線30公里,*飛行速度高達每小時130公里。
目前, EH216-S的官方指導價定為239萬元/架,自2024年4月1日起正式生效執行。看這個價格,私人飛行汽車目前還僅是富人的福利。但比起世界上*的私人飛機196萬美元左右的定價,這款飛行汽車似乎仍然有挺高的性價比。
如果億航智能的飛行汽車更多地關注於個人未來出行的變革,那麼另一家飛行汽車公司峰飛航空科技則更注重於構建大眾空中出行的新未來。它製造的eVTOL更像真正意義上的「空中的士」,致力於實現無障礙服務,確保能夠容納所有年齡和需求的人。
2024年2月27日,全球首條低空航線在深圳首飛,一架自重2噸、載重400公斤的純電eVTOL五座飛行器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起飛,抵達珠海九洲港碼頭。原本需要大約3小時的地面車程,飛行汽車只花費20分鍾便抵達了目的地。
此次首飛的飛行器,是峰飛航空科技自主研製的五座eVTOL航空器「盛世龍」,最遠航程可達250公里,最多可搭載5人。據瞭解,這架飛行器實現了核心模組100%國產化,預計在獲取適航證后,將於2026年開啟載人飛行服務,正式投入商業化運營。
按照峰飛航空科技的計劃,在投入商業化運營后,「盛世龍」將在未來進行常態化的跨城跨灣運營。它按照民航局安全標準研製,「致力於打造價格親民、公眾皆可享受的出行方式」。電動化會讓維護成本大幅降低,價格也隨之降低。以深圳到珠海航線為例,20分鍾的航程,單座票價有望在300元人民幣以下,摺合每公里5~7元。
至於噪音問題,現代微型直升機和 VTOL 也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噪音,但通過改變旋翼葉片設計,並在飛行汽車上實施分佈式旋翼系統,可以顯着降低噪音水平。
據峰飛航空科技公司高級副總裁謝嘉介紹:「如果飛行在200米高度,基本上地面是聽不到聲音的。乘客在艙內也不需要戴降噪耳機,就可以正常進行對話和交流。」
2、低空經濟,從A股火到了現實
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出現一個新詞叫「低空經濟」,官方首次明確把低空經濟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將其定義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據中國民航局發佈的數據,低空經濟市場規模預計明年將達到1.5萬億元,而到2035年,這一數字有望增長至3.5萬億元。
所謂「低空」,通常指的是1000米以下的空間。低空經濟,就是在這個範圍內展開的經濟活動,不管是載人還是載物,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而隨着技術進步和政策支持,飛行汽車和低空經濟相關企業的股票近期表現活躍,國內多隻概念股連續多日漲停。
在飛行汽車這條新興賽道上,歐美近年來涌現出一批先行者,包括Joby、Archer、Volocopter、Alef Aeronautics等,它們背后的產業股東包括達美航空、豐田汽車、波音、馬斯克旗下的Space X公司等。
Uber 也挖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飛行器工程師,啟動「Uber Elevate」飛行出租車計劃,研發用於短途通勤的空中汽車。該公司聲稱,它已經使用 eVTOL 出租車完成了 150 英里的飛行距離,Uber的*批飛行出租車將於 2024 年投入運營。
此外,谷歌的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投資的Zee.Aero 也在打造飛行汽車,但項目細節仍處於保密階段,只有少數人目睹過測試現場。
目前在國內,長三角、珠三角、川渝等多地都在加快佈局「低空經濟」,試圖搶佔發展先機。除了小鵬匯天旅航者X2、億航EH216-S,還有峰飛V50大白鯊、廣汽Gove、吉利沃飛長空,這些航空器皆為中國自主研發。
3月8日,廣州天河CBD的天德廣場上空響起螺旋槳的轟鳴聲,一輛小鵬匯天旅航者X2從天德廣場寫字樓頂垂直起飛,通過自動駕駛模式,朝着廣州標誌性建築廣州塔方向飛行。
這一幕也被許多廣州市民捕捉到。曾經只在科幻電影中出現的飛行汽車,以猝不及防的姿態走進了現實。
據悉,這款飛行器整機採用全碳纖維結構,起飛后續航時間約為25分鍾,*設計飛行高度為1000米,*設計時速為130千米。
因此,要跨越直線不過1.2公里的飛行距離,問題還是不大的。在依次橫越了廣東省博物館、花城廣場、海心沙亞運公園等廣州地標並「橫渡」珠江之后,旅航者X2最后穩穩地落在廣州塔,順利完成城市CBD「天德廣場—廣州塔」的低空飛行。
小鵬匯天創始人、總裁趙德力説:「我們以前飛行都是在人口稀少的野外,而在城市CBD的上空飛行,才能真正展示未來空中交通的景象。隨着低空經濟的發展,技術的成熟,城市中心低空空域將逐漸放開。」
2024年,飛行汽車將逐步走向現實,引領低空經濟飛速發展。它不僅將顛覆傳統的出行方式,更將開啟一個全新的交通時代。
就如同電影《銀翼殺手2049》中,那臺名為Spinner的飛行警車,既可在路面行駛,也可垂直起飛、盤旋飛行,還有《第五元素》中,飛行汽車穿梭於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之間的場景,恐怕也不會太遙遠。
看似遙遠的未來場景,其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接近現實。隨着技術的進步和市場的成熟,飛行汽車有望成為未來城市出行的新選擇,進而帶動整個低空經濟的發展。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最近的一份報告顯示,未來幾年汽車市場可能會出現約 20 款飛行汽車。從北美到歐洲和亞洲,有許多公司致力於製造飛行汽車或更小的垂直起降飛行器 (VTOL) 原型,其中許多公司有望在2030年前推出功能齊全的空中飛行器。
合利智能總裁張驛説:「我們認為今年是低空經濟商業化的元年。可能在不遠的未來,我們將看到無人機在城市內進行更高密度和更加高效的運輸。」
3、飛行汽車,打工人也能坐得起嗎?
在未來的城市中,飛行汽車將成為常見的交通工具。
人們對於飛行汽車的評價既有期待也有擔憂。一些人認為飛行汽車是未來交通的必然趨勢,將帶來革命性的變革;而另一些人則持謹慎態度,認為還需要更多的技術突破和法規完善才能確保其安全、有效地運行。
有網友表示,「連體積那麼小的大疆無人機都不能隨心所欲地飛,飛行汽車更夠嗆。我覺得飛行汽車走進千家萬戶是不可能的,最多變成公交車那樣,開發幾條固定線路,否則別看天空那麼大,最后肯定亂成一鍋粥」。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對於飛行汽車的看法是相對保留的。他曾在多個場合表達了對飛行汽車概念的疑慮。馬斯克認為,飛行汽車可能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和風力。
而且如果大量的飛行汽車在城市上空穿梭,可能會給居民帶來焦慮和不安。他甚至將飛行汽車形容為帶輪子的直升機,並不相信它能夠真正佔據天空。
目前業界對於低空經濟的理想狀態是,大量低空飛行器在城市上空有條不紊地飛行,物流、人流逐漸由擁擠的地面轉向空中。
新空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曹新田説:「把高度層配備分開分好,你飛50米,我飛100米,他飛150米,就這樣分層,就像內環、中環、外環高架一樣。比如説,黃浦江沿岸那麼多樓頂上有停機坪的,就可以拿出來,像地面的公交車站一樣。」
也有人認為:「城市總控中心規劃路線,升*申請快速審批規劃路線,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城市自動駕駛的未來就應該是這樣。」
小鵬汽車CEO何小鵬對於飛行汽車持有非常積極和樂觀的看法。他認為飛行汽車作為先進智能的交通工具,正成為中、美、日、歐等國家和地區爭相湧入的熱點科創領域,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
飛行汽車,作為未來交通的重要發展方向,其*的優勢在於能夠極大地緩解地面交通的擁堵問題。如果未來飛行汽車能夠投入運營,將極大地改善城市交通狀況,實現高效、快速的出行。這將使得城市居民的通勤時間大大縮短,打工人也不必每天忍受漫長的堵車之苦。
未來打「飛的」上班是否會變成現實,取決於多個因素的綜合影響。
除了在技術上實現安全高效,在政策允許範圍內,成本和普及程度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打「飛的」上班相比傳統的交通方式,可能需要更高的成本。因此,除非這種交通方式在成本上能夠與傳統交通方式相競爭,否則它仍然只會成為少數人的選擇。
對此,國內研製傾轉旋翼eVTOL的公司時的科技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雍威説:「很多科技產品的落地,大家都覺得很遙遠,但有時候卻突然來臨。我們做飛行汽車最終要達成的是速度要比出租車快5倍,同時價格還低到老百姓坐得起,就是跟打出租一樣的單價。」
按照各大eVTOL廠商目前的規劃,2025年前后,飛行汽車將如雨后春筍般涌現。業內估計,國內科技企業有望在2026年開啟「空中出租車」載人飛行業務。以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為代表的產品應用,未來有望形成萬億級的新產業。
誠然,從技術難題、法規制定到市場接受度,飛行汽車的未來還存在諸多不確定性,但歷史的輪轉有時候會快得讓人猝不及防。我們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飛行汽車將帶領我們進入一個全新的交通時代。
【本文由投資界合作伙伴微信公眾號:新周刊授權發佈,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如有任何疑問,請聯繫(editor@zero2ipo.com.cn)投資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