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三證已獲兩證 億航距「空中的士」運營商有多遠?

2024-03-23 04:00

轉自:中國經營網

本報記者 陳佳嵐 廣州報道

無人駕駛載人飛行器上架電商平臺,企業訂單交付數量也翻倍,這是否意味着這一行業正步入發展機遇期?

3月18日,認證為「億航智能企業店鋪」的淘寶店上架了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EH216-S,報價為239萬元,引發外界關注。

而就在幾日前,美股上市公司億航智能(NASDAQ:EH)披露其2023年年報以及四季度報,得益於旗下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產品EH216-S獲得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適航證,其飛行器的銷量迎來攀升,同時,億航智能預計在2024年首季度將繼續實現收入規模的大幅增長。

《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eVTOL作為低空經濟中的重要產品,近期相關話題不斷,不僅是各家的相關研發測試與演示飛行受到外界關注,各省也將「低空經濟」有關內容寫入2024年各地政府工作報告,多地發佈重要舉措支持培育低空經濟產業。一些人士甚至認為,2024年將是eVTOL快速發展的商業化元年。隨着一系列試飛、試運營、電商平臺售賣事件以及低空產業政策的落實和助推,是否意味着我們距離「空中出行」不遠了?

訂單量大增帶動業績

財報顯示,2023年全年億航智能實現總收入1.17億元,同比增長165%。而記者注意到,這也是億航智能自2021年后時隔兩年年營收增長轉正。實現歸母淨利潤-3.02億元,同比虧損收窄。報告期內,億航智能共計交付52架EH216系列產品,較2022年的21架交付量翻倍。

財報發佈后,億航智能股價盤中大漲,收盤漲幅為12.93%。

財務狀況轉好,主要得益於去年第四季度,億航智能的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先后獲得由中國民用航空局頒發的型號合格證(TC)以及標準適航證(AC),成為全球首個獲得適航證的無人駕駛載人電動垂直起降航空器,也意味着EH216-S目前已獲得中國客運商業運營的官方批准。消息刺激下,下游客户對EH216-S的需求激增。億航智能副總裁賀天星對記者表示:「這一先發優勢讓我們能夠更進一步探索城市空中交通的商業運營。」

記者留意到,在財報發佈幾日后,億航智能還在淘寶上架了EH216-S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標價239萬元。

民航專家韓濤對記者表示,該飛行器239萬元的價格與豪華品牌轎車價格相當,是普通人消費的門檻之一,但是從安全運營的角度來看,由於低空飛行需要嚴格遵照民航規定執行相應的安全標準,因此整體的運行成本不會低,需要各種軟硬件和配套,所以初期不太適合個人購買使用,目前更適合符合資質的通用航空運輸企業購入后,向社會大眾推出「空中的士」服務,在制定了合理的運價后,才能使普通人嘗試「打飛的」的服務。

與此同時,近期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研發測試與演示飛行也頻頻受到外界關注。今年2月底峰飛航空eVTOL航空器「盛世龍」執飛,模擬從深圳蛇口郵輪母港前往珠海九洲港碼頭的出行場景。3月8日,小鵬匯天旅航者X2沿廣州珠江進行展示飛行。

低空經濟指依託低空空域(1000 米以內的空域),以各種有人駕駛和無人駕駛航空器的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輻射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性經濟形態。eVTOL作為新型交通工具,正逐漸成為低空經濟關注的焦點。

從政策層面看,也是不斷利好出台。在2023年12月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低空經濟被列為若干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成為新質生產力的代表。而低空經濟也首次被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

而近日,低空經濟股在股市里表現也異常活躍。截至3月20日,萊斯信息(688631.SH)三天兩個漲停板,縱橫股份(688070.SH)、金盾股份(300411.SZ)、廣聯航空(300900.SZ)等皆有不少漲幅。

中信證券的研報指出,全球低空經濟處於培育初期,有望成為下個十五年重要經濟增長引擎之一。低空經濟包括載貨、載人、智慧城市等多種應用場景,而新能源航空器被認為是未來發展主流。

距離商業服務還有多遠?

億航智能以消費級無人機起家,后因在消費級無人機市場表現不佳,轉向To B市場,后經多次業務調整,於2021年開始聚焦空中交通業務,從設備銷售商轉型成為平臺運營商,同時,對空中媒體、智慧城市管理等與載人和物流服務關聯性小的業務進行剝離。從設備銷售商轉型成為平臺運營商后,億航智能自己承擔設備費用,轉而通過向大眾提供航線服務獲得主要收入,但由於尚未取得適航證,億航智能平臺運營的願景也無法進入商業化運營階段,業績持續下滑。

隨着全球首張無人駕駛載客電動垂直起降型號合格證(TC)和EH216-S標準適航證(AC)的到來,億航智能的營收逐漸擺脫負增長,但這就意味着載人無人機將迎來規模化運作了嗎?

載人航空器要獲得適航認證才能投入商業運營,適航需要TC、AC、PC(生產許可證)三大通行證,業內認為,適航三證中TC獲取難度最高。

而截至目前,億航智能的無人駕駛載人航空器仍無法正式商業化運營,還需要獲得民航監管部門頒發的生產許可證(PC),以批量生產符合監管要求的產品。

此外,載人無人機商業運營的普及落地最先並非「打飛的」,賀天星表示,億航智能商業化的第一階段將從低空旅遊項目和城市觀光領域切入,並在后續繼續推進空中通勤、交通接駁、應急救援等場景的商業化落地。

對此,記者也就EH216-S距離進行商業運營還有多長時間,低空旅遊、城市觀光項目預計什麼時候能開始運營收費,詢問億航智能方面,其仍未給出具體時間。不過,賀天星對記者表示,eVTOL商業運營,需要有完善的低空監管及服務保障體系,需要有滿足eVTOL航空器起降和充電的基礎設施,還要有相關監管機構必要的政策支持,這離不開多方主體共同努力。

薩摩耶雲科技集團首席經濟學家鄭磊對記者表示,億航載人飛行器在正式運營前,還需面對諸如空域管理、乘客保險、維修保障等現實問題。因此,雖然距離「空中出行」的夢想越來越近,但仍有許多實際問題需要解決。

值得留意的是,億航智能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胡華智就「空中出行」表示樂觀,「爲了準備下一階段的量產,生產許可證PC審計工作也進入了尾聲」。其在2023年第四季度及財年電話會議上表示:「今年將實現空中出租車這樣的商業化運營,一維交通變成三維交通,產業將會顯現出巨大規模(發展空間)。」

不過,億航智能首席運營官方鑫在2023年下半年時曾説道:「打飛機出門這樣的城市交通場景可能在三年后纔會出現。」

目前,eVTOL尚處於發展早期。

中信建投證券研究首席分析師應瑛表示:「eVTOL的商業化、規模化應用落地時間或會更長,不僅需要強化低空產業鏈條,還要培育低空經濟生態,才能催生低空經濟萬億級市場發展。包括製造門檻與適航考驗,在技術、產業配套、多場景商業化驗證等上都有待解決。」

需要注意的是,從應用端看,除了載人,低空物流、農業、運輸、巡檢都是低空經濟的應用場景。有基金從業者提醒道,低空經濟本質上是由政府推動而非單純由市場推動,打飛機出門離普通人還很遠,更多還是關注民用無人機行業,目前中國的消費級無人機行業在全球領先,從市場來看,大疆穩居全球無人機市場份額第一的寶座,從產業鏈來看,無人機本身是一個比較複雜的集成系統,從電動系統到芯片的產業鏈比較長,但當前市場的焦點集中在載人飛行器,炒作的成分也很大。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