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22 05:00
春回大地,萬物勃發。在順義,工廠車間熱潮湧動,企業鉚足干勁搞研發,信心十足謀發展,奏響了人勤春早的奮進之歌。繁忙生產背后,是順義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蓬勃之景——原始創新生動能、傳統產業開新花、新興產業強筋骨,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新質生產力正在加快形成。
順義第三代半導體專業特色園區——科創芯園壹號外景
緊握新質生產力核心要素
高水平科技創新催生新動能
順義張鎮,北京漢飛航空科技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內,正在趕製一批渦輪葉片產品。今年以來,公司訂單大幅增加,實現「開門紅」。
企業訂單不斷,核心技術是關鍵。航空發動機是飛機的心臟,被譽為「現代製造業皇冠」,而發動機當中最重要、最關鍵的部件——渦輪葉片更是「皇冠上的明珠」,生產難度極高。在過去相當一段時間里,我國航空發動機的製造受到限制。爲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漢飛航空科技投資2億元,研製出多軸電加工機牀、數控系統、工業軟件、數據採集和三維建模系統,建成了中國第一條,也是目前唯一一條航發單晶渦輪葉片數字化加工製造生產線,產品合格率99%以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一舉打破國際封鎖。目前,該企業為我國多個新型號航空發動機和燃汽輪機提供大批量、高質量、高效率、高成品率、高一致性的單晶渦輪葉片。
在順義,像漢飛航空一樣,以高強度科研投入鍛造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企業還有很多。這是順義區多年堅持創新驅動發展,不斷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生動註腳。
作為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三城一區」主平臺,順義始終將科技創新作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以服務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推進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爲着力點,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鍊、人才鏈深度融合,打造高精尖產業發展主陣地。
「順義區通過優化重組推進科創中心建設領導小組,設立了8個工作組和科技研發、成果轉化等8個工作專班,統籌開展規劃制定和政策研究,設立產業基金,建立產業聯盟。」北京市順義區科委主任袁日晨介紹説。2024年,順義區將部署實施市級6項任務、16個重點項目,區級30項任務、53個重點項目,加快佈局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引進培育一批擁有關鍵核心技術、具有較強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領軍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構建全過程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目前,順義區擁有掛牌全國重點實驗室1家、院士專家工作站4家、獨角獸企業1家、企業技術中心9家、培育潛在獨角獸企業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保有量達到1765家。去年,13家企業新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全區技術合同成交額達128.2億元、同比增長35.4%,承接科技成果119項、同比增長61%。
科技創新是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順義區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優化發展環境、積蓄創新動能,以新質生產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2023年順義的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社零額同比增長9.9%,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超過10%,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超過12%。增速指標都排在全市前列。在經濟回升向好的同時,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首次超過4萬元,同比增長8%,排名全市第一。
自動機器人安裝理想MEGA天窗玻璃
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深度賦能三大主導產業
順義區抓發展意識、能力不斷提升,依託堅實的製造業基礎,緊抓北京創新產業集羣示範區建設契機,以集羣形式推動新能源智能汽車、第三代半導體、航空航天三大支柱產業提檔升級,經濟高質量發展呈現良好態勢。
順義雙河大街北側的一處工廠內,智能生產線格外忙碌,一輛輛汽車在複雜的工序中逐漸成型。這里是新勢力車企理想汽車投資設立的智能綠色工廠,佔地700余畝,年產能達10萬輛。最新推出的首款純電車型MEGA正是在此下線。這里曾經是北京現代汽車一工廠。
近年,隨着汽車產業轉型升級,順義區積極在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發力,「騰籠換鳥」推動整車產能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2020年,理想汽車數千名研發人員搬進位於順義區的新總部。2021年,北京現代一工廠閒置廠房啟動改造,理想汽車旗艦工廠拔地而起。工廠從立項到具備開工條件,前后只花了80天。
目前順義區已經集聚了奔馳新能源、理想、北京現代、北汽越野4家整車企業,7家研發中心。做大做強傳統汽車製造產業的同時,與之相關的上下游產業鏈也在加速佈局。目前,智能網聯汽車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涉及出行服務、自動駕駛、智能芯片、高精度地圖等重點領域,美團無人配送、毫末智行、京東物流、新石器等智能網聯重點企業相繼在順義開展研發測試和自動駕駛應用,基本形成了較為豐富的新能源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生態。順義區正在打造千億級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集羣。
在培育壯大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方面,同樣成果滿滿。目前,順義區已經建成了國家級第三代半導體聯合創新孵化中心,成立了匯集頂尖企業和研究機構的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設了20萬平方米的第三代半導體標準化廠房,先后引入了泰科天潤、特思迪、國聯萬衆、科華微電子等產業鏈重點企業,基本形成了從裝備到材料、芯片、模組、封裝檢測及下游應用的產業鏈佈局。2023年,順義區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成功入選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羣,產業基礎愈加堅實。
在促進航空航天產業提質發展方面,以北京航空產業園和航天產業園為牽引,順義區聚焦一核(航空發動機核心部件)、發力兩翼(複合材料與機載系統)、強化三驅動(航空高級別維修、航天技術民用轉化、北斗導航位置服務),積極對接航空航天央企集團,導入航空發動機研發、航空材料研發製造、航空核心零部件等高精尖產業,匯集規上企業20余家,規模突破200億元。2023年,中航發葉片示範線項目竣工,將成為國內先進的高温合金渦輪葉片批量生產、技術開發與精確複製平臺。北京航空發動機維修有限公司(BAESL)項目在順義開工,這是世界寬體飛機發動機市場領導者——羅羅公司建設的中國大陸首家、全球第四家高推力發動機檢測與維修中心。區域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能級持續提升。
在順義天竺綜保區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內,工作人員在查看罕見病藥品
加快培育新質生產力
搶先落子新興和未來產業
順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方向,順義區也在聚焦醫藥健康、數字經濟、新材料、智能製造等領域加快謀劃佈局,積極構建新興、未來產業梯度發展的現代產業體系。
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建設是目前北京「五子聯動」的關鍵一子,順義積極融入其中,強化主動謀劃和前瞻佈局,紮實推動全區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
一條生產線能生產不同的產品,機器人往來穿梭其中。步入順義區北京中德產業園,世界500強博世工業4.0充滿科技未來感的智能工廠躍然眼前。自2023年3月正式啟用以來,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已助力12家順義區內重點企業獲評「北京市智能工廠與數字化車間」,極大加快了企業智能製造升級轉型的步伐。
以智能製造為牽引,順義區正加速推進區域製造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通過加強數據中心優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統籌佈局,不斷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底座。全區目前已累計建設5G基站2940個,基本實現區域全覆蓋,工業互聯網企業接入數量位居全國前列。
此外,全市首個區級數據要素服務中心——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順義數據要素服務中心正式啟動運行,將着力推動數據要素與工業互聯網、智能製造、新一代信息出行、地理信息等產業融合發展,依託中德產業園探索數據跨境流動,着力打造北京首個數實融合應用發展示範區。
醫藥健康產業則是順義高精尖產業格局中另一顆閃亮的新星。去年十月,坐落在順義林河工業開發區的企業康蒂尼成功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其新葯F351是目前全球唯一進入三期臨牀研究治療肝纖維化的創新葯,有望成為全球首個獲批治療乙肝肝纖維的原研化學藥。
目前,順義區醫藥健康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生物醫藥產業目前基本涵蓋了從醫藥研發、生產、服務及物流貿易的全產業鏈條,2022年產值首次超過100億元,近年來年均增速在10%左右,初步具備集羣發展的產業優勢。
順義區政務服務中心綜合受理專區
厚植新質生產力生長土壤
聚力建設開放的產業平臺
作為「第一國門」所在地,順義區立足空港優勢,積極探索制度型開放實施路徑,打造開放的產業平臺。翻開地圖,以首都國際機場為中心,順義佈局的臨空經濟區、中關村順義園、北京中德產業園正成為新質生產力生長壯大的承載空間。
上周,北京市首家罕見病診所在天竺綜保區正式對外開診,該診所由中國罕見病聯盟組織設立,已組建聯動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兒童醫院、中日友好醫院、上海交大附屬新華醫院、天津兒童醫院、河北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等多所知名醫院的志願服務專家診療團隊。
在我國,罕見病患者約2000萬人,每年新增患者超20萬。他們長期面臨着缺醫少藥的困境。去年11月,國務院批覆同意在北京天竺綜合保税區建立罕見病藥品保障先行區,允許探索進口未在國內註冊上市的罕見病藥品,由特定醫療機構指導使用。先行區的建立,為罕見病患者便捷用藥帶來了新的福音。目前,首批用於治療軟骨發育不全的罕見病藥品「伏索利肽」已在上藥科園貿易的庫房里完成保税備貨,即將進入臨牀應用。
謀劃罕見病產業發展,為什麼選中順義?答案不言而明——這里擁有深厚的開放基因和政策優勢。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是我國臨空經濟的發源地,疊加了自貿試驗區、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保税區等開放平臺優勢,重點發展航空服務,跨境貿易、科技創新、商務會展金融等臨空指向型產業,是國內領先的臨空經濟示範區。2023年,園區實現進出口值超過1220億元,同比增長41%。其中醫藥貿易規模突破1000億元,佔全國比重超過五分之一,疫苗進口更是佔到全國的95%。
自「兩區」建設以來,順義區先后形成了跨境電商進口醫藥試點等12項「兩區」突破性政策,其中7項為全國首創,形成了航材服務、文化貿易等領域4個案例向全國複製,醫藥貿易、特色監管等領域6個案例向全市推廣。順義區還全國首創進口生物製品口岸法定檢驗及批簽發新模式,開通進口生物製品檢驗綠色通道,推動北京首個國家級跨境貿易便利化標準化試點項目通過驗收,持續為國家高水平開放闖關探路。
諮詢專員正在為HICOOL大賽參賽創業者介紹項目落地支持政策
打通新質生產力發展堵點
打造良好的創新生態
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全面深化改革,形成與之相適應的新型生產關係,打通束縛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堵點卡點。營商環境是最大的發展基礎,順義區以企業羣眾的獲得感為中心打造有感的營商環境,全力做到「有事管住、無事不擾」,助力企業「爬坡過坎」,書寫「北京服務」的順義實踐。
創新政策舉措,為企業當好「服務管家」。去年年初,順義對標市級要求率先出台營商環境6.0版改革區級實施方案,並圓滿完成。優化企業「服務包」工作機制,解決企業訴求2900余項,訴求辦結率、企業滿意率保持100%。促成「服務包」企業落地新項目26個、投資額超57億元,成立新機構57個、註冊資本金近106億元。同時,順義區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持續提升防範化解風險能力,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突發問題,主動溝通、靠前服務、按需供給,為企業發展帶來實實在在的便利和幫助。
「有感的營商環境」是創業者在順義共同的感受。每年8月,HICOOL全球創業者峰會在順義新國展召開,來自全球的頂尖創新創業人才匯聚一堂。朱宇辰正是大賽的獲獎選手之一。「大賽剛結束,順義區投促中心、文促中心等主動與公司溝通對接,瞭解經營情況和入區發展需求,提供非常及時有效的幫助。我們真正感受到了‘管家式’服務。」朱宇辰説。得益於政策支持和服務保障,該公司目前已獲數千萬元融資,並與互聯網頭部企業達成戰略投資協議。截至目前,已有307個HICOOL項目落户順義。順義區對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22項涉及房屋租金、金融支持、落户指標等措施為創業者保駕護航。
征程萬里風正勁,重任千鈞唯擔當。順義區牢記高質量發展是新時代的硬道理,保持昂揚向上的干事創業精氣神,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不斷提升工作效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努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再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