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騰訊2023Q4財報解讀:是印鈔機,也是高股息

2024-03-20 19:11

騰訊控股(00700.HK)公佈了截至2023年12月31日四季度業績,我們初步看起來,財報上的分歧有不少,比如淨利潤下行,經調整淨利潤增長,具體我們該如何看待這份財報呢?

一、淨利潤與經調整淨利潤的區別,到底是不是超預期呢?

騰訊本次Q4財報中體現:

1、營收1551.96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7%;

2、淨利潤為270.25億元,同比下降75%;

3、經調整淨利潤426.81億元,同比增長44% ;

圖:經營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從經調整淨利潤情況來看,這份財報挺不錯的,收入與利潤持續增長,但是淨利潤看起來2023Q4又顯得有些奇怪,這里也許會讓很多股東讀起來感到納悶,實際上,我們對這份財報進行解讀可以很通俗的認為:

1、淨利潤反映會計利潤,主要雜七雜八的成本都算在一起,跟其他公司類似的財報記錄;

2、經調整淨利潤則是反映企業經營情況;

按照文本內容的理解則是如下解釋,當然不想讀可以略過,看上述簡單的理解即可:

(淨利潤: 淨利潤(Net Income),又稱為稅后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內經過全部收入減去全部成本、費用、損失以及所得稅后的余額。

經調整淨利潤: 調整后淨利潤則是對淨利潤進行進一步調整后的結果,這些調整可能包括非現金項目、一次性項目、非經常性損益、非經營性損益或其他不符合GAAP或IFRS準則要求在當期損益表中確認但可能影響企業持續經營盈利能力的因素。例如,股票期權激勵費用、重組費用、訴訟賠償、重大資產減值等特殊事件產生的費用或收益。通過調整,企業可以展示一個排除了特定非正常或非經常性項目影響后的盈利能力,這有助於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更好地評估企業核心業務的長期可持續盈利能力。)

那麼作為股東來看,更應該關注的是企業的經營情況,淨利潤情況當然也不可忽視,那麼我們繼續研究,為什麼淨利潤會有這麼大的區別,待我們拆開財報來發現,原來是「投資收益有所影響」。

二、為什麼投資收益影響這麼大?

我們繼續打開財報會發現,投資收益影響最大的一項在於「處置及視同處置投資公司的收益淨額」,財報中給的細項解釋是「視同處置本集團投資公司的總收益淨額約為人民幣 40.04億元(二零二二年:人民幣1,510億元)」,我們繼續發現,為什麼一下子少了接近1470億的處置收益?

圖:投資收益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我們打開之前的財報,發現2022年,騰訊控股其他收益╱(虧損)淨額為1243億元,2021年為1495億元,都佔經營利潤超過一半,主要來自2022年分拆美團和2021年分拆京東給已有股東產生的一次性收益。

關於其他收益╱(虧損)淨額的變動,騰訊在財報中解釋:2022年四季度錄得其他收益淨額858億元,主要是與美團相關的1066億元處置收益,部分被對互聯網服務及在線娛樂等領域的投資減值撥備所抵銷。

那麼這個謎底就揭曉了,騰訊的投資收益大幅度減少,主要是分配的實物股票在減少,這僅屬於一次性收益,跟經營收益關係很小,如果在解讀2023Q4財報時,因為過度放大投資收益的減少來看待淨利潤的下行,屬實會「揀了芝麻丟了西瓜」。

除此外,本次財報還有個最值得看的看點是騰訊的股東回報。

三、大幅度提升的股東回報

本次騰訊的財報建議派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股息每股3.40港元(約等於320億港元),增長42%,並計劃將股份回購規模至少翻倍,從2023年的490億港元增加至2024年的超1000億港元。

我們在富途研究的前述研究內容中,曾經多次提到,長期投資收益來源於=EPS提升*估值變化+股東回報。

因此大幅度提升的股東回報將非常有助於提升騰訊的估值水平,我們亦在前述文章中呼籲上市公司注重股東回報將有助於提振自身估值水平,但是市場部分參與者認為「回購不如派息,只有派息纔是貨真價實的股息回報」,這里我們有不一樣的看法。

由於港股回購一般要求必須註銷(雖然根據最新的聯交所於2023年10月27日刊發有關庫存股的《上市規則》條文修訂建議的諮詢文件,建議修訂《上市規則》,推出庫存股機制並徵詢市場意見),那麼在公司完成回購后,實際上會使得總股本下行,這樣有利於EPS(每股收益)上升,且還可以規避現金分紅帶來的股息税成本。

以當前騰訊1000億港元的回購註銷,相對現金分紅來説,港股投資者少交了10%的股息税,同時港股通投資者少交了20%,1000億港元的回購將顯著提升騰訊的估值,這也是重要的利好消息。

從更長期來看,我們還需要去了解騰訊當前的經營情況。

四、財報反應的經營情況

騰訊是以社交作為「流量源泉」驅動力公司,目前社交的護城河目前看起來還是穩固的,美中不足的是QQ端整體還是顯得有些老態龍鍾。

圖:社交業務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視頻號亦是市場的關注重點,從財報信息中,我們可以看見視頻號總用户使用時長翻番,得益於推薦算法優化下日活躍賬户數和人均使用時長的增長。

騰訊為視頻號創作者提供了更多的變現支持,如促進直播帶貨,以及將創作者與品牌進行營銷活動的匹配,從網絡廣告情況來看,截至2023年的年度的收入同比增長23%至人民幣1015億元,該增長受視頻號及微信搜一搜的新廣告庫存以及騰訊的廣告平臺持續升級所帶動。除了汽車行業外,所有重點廣告主行業在騰訊的廣告平臺上的廣告開支均有所增加,其中消費品、互聯網服務及大健康行業的開支顯著增加。

騰訊的視頻號初步站住了腳跟。

不僅如此,騰訊是一家能夠顯著強於經濟復甦的具有彈性的公司,即經濟下行期,騰訊下行的更少,經濟復甦,騰訊的彈性更大,下述業務在2023年毛利率提升顯著即是很好的證明。

圖:毛利率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我們從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也能看出類似的邏輯,「金融科技服務收入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得益於支付活動增加及理財服務收入增長。企業服務收入也實現了雙位數增長,得益於視頻號帶貨技術服務費的收取以及雲服務的穩步增長。」

遊戲方面整體則來源於國際業務的增長,國際市場遊戲收入增長14%至人民幣532億元,剔除匯率影響是2%;本土市場遊戲收入增長2%至人民幣1267億元,因此騰訊的遊戲未來看點在「出海」和「內地爆款」是否能成。

另外一個財報中所體現的有趣之處在於騰訊的商業模式之輕,我們可以看出,騰訊在實現收入增長的時候,整體營業成本反而可以通過不斷優化,財報中提到「2023Q4的收入成本同比下降7%至人民幣776億元。交易成本和渠道及分銷成本上漲,被頻寬與服務器成本以及內容成本的更大降幅所抵銷」,我們發現騰訊在員工成本壓縮節奏放緩的基礎上,通過其他的措施,是能夠實現整體成本下行的操作,同時節約的錢可以用於新品推廣來賺更多的收入與毛利,這樣的商業模式,做起來更是得心應手。

圖:成本開支情況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資料來源:公司公告

綜合來看,騰訊基本盤穩固,通過不斷壓縮成本的基礎上,將省下來的錢去拓新業務(如視頻號等),拓海外發展,這個商業模式做起來得心應手,遊刃有余,不得不説騰訊的高管團隊將企業發展的路線想的還是非常清晰。

總結來看,騰訊2023Q4實際上交出了一份不錯的財報,並且在股東回報上進行更多的提振,經營上護城河穩固,並且還能通過不斷優化成本項,將節約的資源進行開疆拓土,這份財報體現的信息是騰訊是個「印鈔機公司」,並且還將印的鈔票返還給股東,屬實是上市公司治理的標杆。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