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波音深陷「掉門」事故審查:33項審查未通過仍「嘴硬」丨科技觀察

2024-03-15 11:17

封面新聞記者 馬曉玉

自今年年初波音737 MAX客機空中「掉門」事件后,波音股價已經下跌25%,目前正接受來自美國聯邦航空局、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以及美國司法部三部門的審查,可謂壓力重重。外媒直言,波音公司「陷入了大麻煩」。

與此同時,當地時間3月13日,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主席珍妮弗·霍門迪致信國會説,對美國波音公司的調查進展不順,至今未能從波音獲得一些所需信息。這一表態無疑加劇了外界對波音公司信譽度的質疑。

8天5起事故

乘客:我看見嬰兒「飛」起來了

自從2018年10月和2019年3月,印度尼西亞獅子航空公司和埃塞俄比亞航空公司航班分別發生空難,總計346人遇難。在那之后,波音公司好像就沒有從連續的安全事故中真正走出來過。

當地時間11日,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77-300型客機從澳大利亞悉尼起飛后,右側主起落架出現明顯液壓油泄漏。但飛機仍繼續爬升至巡航高度。最終,在飛至太平洋上空時,機組人員決定返航。

同一時間,另一架波音787-9夢想客機從悉尼飛往奧克蘭的中途在空中猛降,導致50人受傷。據現場乘客描述,「我看見嬰兒‘飛’起來了」。

除了11日的事故,此前:

3月8日,一架波音737MAX 8客機在降落時衝出跑道;

3月7日,一架波音777-200型客機起飛過程中發生輪胎掉落事故;

3月4日,一架波音737-900型客機起飛后因發動機起火被迫返航。

波音777-9噴氣式飛機,圖源波音官網 波音777-9噴氣式飛機,圖源波音官網

空中「掉門」事件后

33項審查未通過卻依舊「嘴硬」

1月5日,美國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機飛行時,其一處內嵌式應急門脱落。調查人員發現,本應將門塞固定到位的4枚螺栓缺失,而事故發生時距離該客機交付阿拉斯加航空公司僅約兩個月。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隨后下令波音737 MAX 9型客機暫時停飛接受安全檢查,並對波音737 MAX系列客機制造過程進行審計,為期6周。

據外媒11日報道,在89項審查內容中,波音有33項未通過;而與波音緊密合作的勢必鋭航空系統公司,在接受的13項審計中,也發現7項存在問題。

這兩天更是被爆出「自殺身亡」的波音退休員工巴尼特,從多年前就開始曝光波音的諸多問題,還向法院提起了訴訟。

面對這些指控,波音公司旗下波音民用飛機集團首席執行官斯坦·迪爾將不少問題歸類為員工未遵循既定製造工序、程序或操作説明。他聲稱,「聯邦航空局發現的絕大部分違規情況涉及工人沒有遵守波音規定的程序,對此波音將與所有存在問題的僱員溝通,確保他們完全理解工作指令和規程。」迪爾還表示,波音將對廠區的所有工作團隊進行每周一次的合規檢查。

儘管波音聲稱將會繼續以「透明方式」配合調查,但在過去的兩個月里,他們卻多次拒絕提供負責相關作業的人員名單。對於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索要的監控錄像,波音公司更是以錄像內容保存期為30天為由,聲稱已被后續拍攝的視頻畫面覆蓋,無法提供。霍門迪向美國參議院商務、科學和運輸委員會反映,「至今不知道誰進行了打開、重新安裝和閉合出事客機門塞的作業。」

波音為何如此「嘴硬」?眾多分析家的觀點聚焦於兩大核心因素。首先,波音公司在美國製造業的困局中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其規模與影響力「大到不能倒」,這讓波音在面對醜聞時有了底氣。

其次,從市場競爭的角度來看,干線客機市場如今被波音和空客兩大「全譜系」製造商所主導。在這種雙寡頭競爭的格局下,波音即便因為醜聞而聲譽受損,市場也不敢輕易將全部信任完全寄託在空客一家身上。另一方面,空客的生產線早已飽和,此時更換供應商,新機的交付時間將遙遙無期。

新客機交付再度延迟

「掉門」案成壓垮波音的最后一根稻草?

外媒報道稱,在11日波音客機劇烈顛簸事件后,波音公司的股價遭受重創,下跌了約3%,在12日更是暴跌了4.5%。自今年年初以來,其股價已經下跌了超過26%,市場信心明顯動搖。

波音的困境並非孤立存在,近期美國多家航空公司股價也紛紛下跌,背后共同的原因是波音無法如期向這些航司交付原定數量的飛機。這不僅嚴重損害了波音的商業信譽,更直接影響了航司的正常運營和業務拓展。

回顧過去,波音737 Max機型在接連發生兩起造成346人死亡的墜機事故后,自2019年3月起被迫停飛了長達20個月。隨后,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航空業幾乎停滯,對飛行和新飛機的需求急劇下降,導致數百架波音噴氣式飛機訂單被取消,波音公司因此遭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自737 Max停飛以來的五年里,波音公司只報告了兩個盈利季度。

疫情「后遺症」還未得到緩解。如今,波音又再次陷入航空安全風波,新型客機的交付也一再推迟。波音首席執行官戴夫·卡爾霍恩表示,「我們的生產線持續停工,情況堪憂。」與此同時,波音的競爭對手空中客車上月共交付49架飛機,而波音僅僅交付27架,市場份額差距愈發明顯。

美國達美航空公司此前向波音訂購了100架737 MAX 10型客機,首批原定明年開始交付。但該航空公司近日推斷稱,這批客機可能迟至2027年才能開始交付,交付時間最快也得到2025年年底。

除達美航空,波音的另外兩大客户美國聯合航空公司和西南航空公司的首席執行官最近都表示,他們不再指望在短期內獲得他們訂購的那些新版本的飛機,並且有轉向空客下單的計劃。

美聯航首席執行官斯科特·柯比將阿拉斯加航空事件稱為「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暗示波音已經陷入了無法自救的困境。

空客來勢洶洶

波音如何逆風翻盤?

這邊波音正焦頭爛額地應對着審查的風波,而另一邊,空客卻在3月13日發表一篇題為《2023年,商業航空沒有發生致命事故的一年》的文章,似乎是在內涵波音近一個月來事故頻發。

空客發文《2023年,商業航空沒有發生致命事故的一年》,圖源空客官網 空客發文《2023年,商業航空沒有發生致命事故的一年》,圖源空客官網

事實上,在空客2000年上市之初,其規模一直小於波音。不過隨着波音相關的負面新聞涌現,兩者的差距在不斷縮小,甚至開始反超。

兩家制造商去年公佈的噴氣式飛機訂單和交付數據顯示,空客去年交付了735架商用噴氣式飛機,而波音公司則交付了528架。截至12日收盤,空客市值高出波音大約240億美元。空中客車已連續第五年成為世界第一大飛機制造商,遠超其他競爭對手。有分析師指出,空客可能會藉此次危機從波音手中奪取更多市場份額。

3 月 4 日,美國航空公司已簽署額外 85 架 A321neo 飛機的訂單,使其機型訂單總數達到 219 架,圖源空中客車官網 3 月 4 日,美國航空公司已簽署額外 85 架 A321neo 飛機的訂單,使其機型訂單總數達到 219 架,圖源空中客車官網

波音這家曾經以質量和創新為傲的企業,如今卻陷入了信譽危機。這其中,安全質量把控的缺位無疑是重要因素之一。外媒評價道,「波音和許多美國公司一樣,似乎靠着數十年來建立的聲譽在滑行。」

美聯航前首席執行官奧斯卡·穆諾茨認為,出現安全和質量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公司文化導致的,波音在這方面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波音必須上下一致作出努力,才能重獲公眾和客户的信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