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精選> 正文
2024-03-14 23:04
華盛資訊3月14日訊,SpaceX的超級火箭「星艦」在得克薩斯州博卡奇卡發射場升空,進行第三次試飛。
此次發射也是一波三折。發射窗口始於北京時間晚8點,持續110分鍾。最初,SpaceX定於9點02分發射,后推迟到9點10分,后來又推迟到9點25分。
北京時間3月14日晚9時25分,當地時間早8時25分,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公司)於德克薩斯州博卡奇卡進行第三次「星艦」(Starship)重型運載火箭的無人飛行測試。 火箭發射升空,33台發動機均正常發動。
在發射2分40秒后,隨着星艦按照預定計劃成功進行熱分離,成果已超越第二次。約11分鍾后,超重助推器完成其使命,星艦開始進行艙門打開,直至關閉艙門的時間預計為12分鍾左右。
今日晚21時40分,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創始人馬斯克發文,向星艦團隊表達祝賀,星艦「已達到環繞速度」。
北京時間3月14日晚22時16分,馬斯克旗下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發佈消息稱,星艦重型運載火箭調整角度,正重新進入地球大氣層。
SpaceX在星艦重返大氣層過程中失去了星艦,任務提前結束。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艦火箭在重返大氣層期間與地面失去信號近14分鍾,SpaceX評論員稱,「我們可能失去了星艦」,星艦的第三次試飛提前結束。
星艦第三次試飛失敗后,馬斯克在社交媒體平臺「X」上表示,「星艦將使生命多行星化」,隨后SpaceX賬號轉發了這條推文。
在此之前,星艦已進行了兩次試飛,但均已失敗告終。第一次是在2023年4月,雖然點火成功並順利升空,但僅4分鍾就失控翻轉,最終爆炸解體。第二次是去年11月,星艦在發射約15分鍾后,與任務控制中心失去聯繫,后來被迫啟動自毀系統。
SpaceX稱,星艦的第二次試飛取得了許多重大里程碑,併爲繼續快速發展星際飛船提供了寶貴的數據。每一次試飛都是一次測試,它們不是在實驗室或試驗檯上進行的,而是將飛行硬件放在飛行環境中,以實現最大限度的學習。
SpaceX還稱,第三次試飛的目的是在從以前的飛行中學到的東西的基礎上,同時嘗試一些雄心勃勃的目標,包括兩級火箭的成功上升點火、打開和關閉星艦的有效載荷門、在上一級的滑行階段進行推進劑轉移演示、猛禽發動機在太空中的首次重新點火,以及星艦的受控再入。
第三次試飛有哪些目標?
根據SpaceX官網介紹,在第二次試飛的基礎上,第三次試飛將嘗試更多的目標,包括打開/關閉星艦飛行器的有效載荷艙門、首次在太空中重新點火Raptor發動機。同時這次還會嘗試新的飛行軌跡,星艦飛行器的水面着陸點將定位在印度洋。
此外,這一次星艦試飛一條新的軌道,目標是在印度洋濺落。這條新的飛行線路將能夠嘗試新技術,例如太空發動機點火,同時最大限度地提高公共安全。
星艦是SpaceX的新一代運載火箭,總高度約120米,直徑約9米,被稱為全球體積最大、推力最強的運載火箭。它由底部的超級重型助推器和頂部的飛船組成,配備多臺「猛禽」發動機,具有可重複利用的特點。其終極目標是搭載宇航員前往月球和火星。
此次試飛不僅對SpaceX具有重要的意義,對美國的太空探索計劃同樣至關重要。美國宇航局(NASA)計劃在2026年使用星艦將宇航員送上月球,而此次試飛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到這一計劃的前景。
對於SpaceX而言,更大、更緊迫的任務是證明其星艦能為NASA的阿耳特彌斯3號(Artemis III)登月任務做好準備,該任務定於2026年發射。
SpaceX飛船的一個變種,稱為「人類着陸系統」(HLS),將是把人類送入月球表面的關鍵。爲了做到這一點,SpaceX需要清除一些障礙,包括展示船到船的燃料轉移。
爲了達到NASA的安全要求,SpaceX的HLS系統需要完成近14次成功發射。而這一次只是其集成系統的第三次飛行,似乎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也不是遙不可及。馬斯克最近表示,SpaceX已申請在2024年進行9次星艦發射。
至於殖民火星, 馬斯克去年2月曾表示,人類極有可能在10年內登陸火星,最快5年。早在2020年,馬斯克就表示希望在10年內建造1000艘星艦,以便在2050年之前將100萬人送上火星,並在那里建造一座城市。后來,馬斯克又暗示,人類有望在2029年登陸火星。
馬斯克還預計,火星往返票價在10萬美元至50萬美元之間,最終將降至10萬美元。這樣,幾乎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工作賺到10萬美元,然后飛往火星。
相關閲讀:馬斯克「星艦」 掀起太空投資熱!萬億美元市場如何押注?
美股太空經濟相關概念公司 |
||
股票簡稱 | 年內漲幅 | 最新總市值(億美元) |
亞馬遜 $AMZN | 16.2% | 18217 |
霍尼韋爾 $HON | -4.24% | 1326 |
洛克希德馬丁 $LMT | -3.44% | 1095 |
波音 $BA | -30.04% | 1100 |
諾斯羅普格魯曼 $NOC | -1.72% | 691.9 |
安斯科技 $ANSS | -9.23% | 286.1 |
海科航空 $HEI | 5.05% | 259.2 |
銥星通訊 $IRDM | -30.03% | 35.71 |
Rocket Lab USA $RKLB | -22.42% | 20.72 |
維珍銀河 $SPCE | -30.61% | 6.239 |
Terran Orbital Co. $LLAP | 6.14% | 2.529 |
Satellogic $SATL | -2.29% | 1.533 |
Astra Space $ASTR | -74.56% | 0.129 |
Spire Global $SPIR | 55.63% | 2.517 |
資料來源:CNBC、公開網絡等;行情截至日期:2024年3月13日 |
部分內容精編自財聯社。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