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華為比亞迪背后的齒輪冠軍,雙環傳動逆勢「A拆A」衝刺科創板

2024-03-07 19:55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環球老虎財經app

  因橫跨兩大熱門賽道,雙環傳動近兩年飽受資本市場關注,憑藉在新能源汽車齒輪賺得盆滿缽滿,這家「齒輪龍頭」又將孵化出一家機器人減速器上市公司?

  受外資追捧的齒輪龍頭,啟動科創板分拆。

  3月4日,雙環傳動公告稱擬分拆浙江環動機器人關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環動科技」)赴科創板上市。

  據悉,雙環傳動是國內齒輪龍頭,主要應用在汽車領域。隨着新能源汽車對齒輪需求的結構性變化,整車廠開始趨於向更專業的第三方公司採購。雙環傳動幾乎拿下了所有主要電車廠的訂單,自2021年起業績飆升,目前國內市佔率60%。

  而此次要分拆的環動科技,前身為雙環傳動機械研究院,於2020年成立,專注機器人減速器領域,目前在國內市佔率位居第二,國內廠商第一,已具備較強的盈利能力。

  在IPO寒冬之下,毅然決定分拆新成立的子公司登陸科創板,雙環傳動能否在機器人領域再創神話?

  機器人業務估值30億

  公告顯示,環動科技成立於2020年,前身是雙環傳動的減速器業務,主要從事機器人關節高精密減速器的生產研發,被廣泛應用於工業機器人、工業自動化等領域。

  自2013年組建核心創始團隊以來,環動科技突破了多項工業機器人「卡脖子」技術,SHPR系列高精密減速機依託國家863項目和首批智能製造專項開發的機器人核心部件,已在國內外機器人頭部企業中得到廣泛應用。截至2022年5月,公司已實現突破10萬台減速機產能。

  市場份額方面,雙環傳動機器人RV減速器從2020年的9.3%增長至2021年的15.1%,位列行業第二,國內廠家第一。

  從營收來看,2022年,環動科技收入1.76億元,同比增長88%,淨利潤為4059.52萬元。2023年第一季度,環動科技的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分別為6043.45萬元和1262.48萬元,資產總額和淨資產分別增至7.08億元和2.07億元。

  股權方面,雙環傳動對環動科技持有61.29%。分拆完成后,雙環傳動股權結構不會發生變化,且仍將維持對環動科技的控股權。

  雙環傳動認為,通過科創板上市,將有助於環動科技進一步聚焦機器人核心技術及產品的深耕、加大研發投入和科技創新,進一步推動環動科技優化治理結構、提高專業化經營能力、增強資金實力和拓寬融資渠道、提升品牌和市場形象,加強環動科技的盈利能力和綜合競爭力,為我國工業機器人關鍵零部件國產化、自主品牌崛起、產業鏈自主可控等方面貢獻力量。

  去年1月,環動科技進行了增資擴股,引入了國家制造業基金、先進製造業基金、玉環國投、淳安浙環、嘉興環速和淡馬錫間接持股的Springleaf、True Light等7家投資者,增資金額共計2.9億元。

  去年5月,雙環傳動公告顯示,董事長吳長鴻、總經理張靖擬將其直接持有的環動科技合計2.33%股權轉讓給先進製造業基金、淳安浙環星成聯芯、高瓴辰鈞、高瓴裕潤共5家投資者,對應股權轉讓價格合計7000.00萬元。若以此計算,環動科技市場估值約為30億元。

  外資「追捧」

  據悉,雙環傳動成立於1980年,40余年來一直專注於機械傳動核心部件—齒輪及其組件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其產品涵蓋傳統汽車、新能源汽車、軌道交通、非道路機械、工業機器人等多個領域,業務遍佈全球。

  作為一家典型的浙江「家族企業」, 雙環傳動股權結構比較簡單。

  公司實控人現任董事長吳長鴻、現任董事兼副總經理蔣亦卿、現任監事兼公司本部運營中心部長陳劍峰和陳菊花,一致行動人為葉善羣,五人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18.16%股份。其中葉善羣和陳菊花為夫妻關係,二人均已退休。

  2022年5月,公司發佈股權激勵計劃,向符合條件的407名激勵對象首次授予800萬份股票期權,行權價格為 16.77 元/份,考覈要求為22-24年歸母淨利潤5/7.5/9.5億元。

  同年9月,為保證公司控制權的持續穩定,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實際控制人吳長鴻、陳菊花、陳劍峰、蔣亦卿續簽《一致行動協議》,繼續通過「一致行動」保持對公司的控制地位。

  而在資本市場上,國內公募現身不多的雙環傳動,卻受到QFII更多關注。

  在上市公司流通股東名單中,北向資金的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一路上升至7.82%(截止2023年11月14日),已成為公司最大的單一股東羣體。

  高盛國際在2022年四季度新進,持有1004萬股,以佔總流通股本持股比例1.47%,位列第九大流通股東,並很快加倉至1.71%。隨后,比爾.梅琳達&蓋茨基金也自2023年第一季度起持續保持至少1.1%的股份至三季度末。

  時間拉回到2021年,雙環傳動更是曾被外資「爆買」。

  深交所官網披露的數據顯示,2021年7月13日-30日期間,QFII/RQFII/深股通投資者持有雙環傳動A股總數佔公司總股本的比例分別為24.11%、24.82%、24.69%、24.74%、25.24%、25.42%、25.78%、25.99%、25.82%、26.42%、27.16%、27.21%、27.08%、27.96%,快速逼近28%的「禁買線「。

  當年是雙環傳動首次因新能源車齒輪,迎來業績超預期增長。預計中報實現的歸屬淨利潤為1.1億-1.3億元,同比增長9264.09%-10966.66%。

  200億齒輪龍頭

  最新業績預告顯示,雙環傳動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盈利將達到2.1至2.3億元,同比增長22.75%至34.44%。2023年,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81.34億元,同比增長18.95%,淨利潤8.16億元,同比增長40.2%,創下上市以來的最高水平。

  業績飆升背后,主要受益於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帶來齒輪業務的強勁增長。

  近幾年,雙環傳動的乘用車齒輪業務收入快速增長,增速超過了公司整體營收增速,從2017年的9.44億元提升至2022年的36.52億元,對應的收入佔比從2017年的35.8%提升至2022年的53.4%。

  在乘用車領域,雙環傳動的客户包括全球領先的電動車製造商、比亞迪、廣汽、豐田、蔚來、採埃孚、日電產、舍弗勒、匯川、博格華納等。在商用車領域,合作伙伴有采埃孚、康明斯、伊頓、玉柴等國際巨頭。工程機械領域的主要客户為卡特彼勒和約翰迪爾。此外,公司還為大眾、通用、福特、愛信、上汽、一汽等傳統汽車巨頭提供服務。

  雙環傳動稱,目前公司產能飽和,欲加緊推進定增項目擴產。截至2022年,公司已建成400萬台套電驅動減速器齒輪產能,全球市場份額約20%。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機器人減速器業務的探索,雙環傳動近年對外拓展動作頻頻,在齒輪業務也有延伸。

  2022年2月,雙環傳動發佈公告,公司擬以自有資金出資5000萬元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浙江環環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開展對民用小齒輪及其執行機構小總成的研發製造,探尋服務機器人、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能醫療等領域的業務機會。

  同日,雙環傳動還發布另一則公告,擬與南京創颯諮詢策劃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江蘇環歐傳動設備有限公司(暫定名,最終以工商註冊登記爲準),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為人民幣2億元。其中,公司以自有資金出資1.8億元,佔合資公司註冊資本的90%。

  五個月后,雙環傳動公告稱,公司下屬子公司浙江環驅科技有限公司擬2.25億元收購深圳市三多樂智能傳動有限公司100%股權,后者從事精密注塑模具及精密注塑零部件,已與理光、施樂、西門子、麥格納、斑馬、廣州小糸等多家行業龍頭企業形成緊密的戰略合作關係。

  去年11月,雙環傳動官宣首次海外投資建廠,子公司位於匈牙利亞斯費尼紹魯市,貼近首都布達佩斯,工廠生產規模為2.4萬㎡,預計於2025年實現標準化生產。

  分析師指出,將汽車零配件企業分為兩類:一類專注於單一產品,通過極致專注和極限製造提升產品平均售價(ASP)和市場份額,如福耀玻璃;另一類則通過橫向拓展,構建多產品線的平臺化供應體系,如拓普集團

  而雙環傳動則介於兩者之間,一方面在車端齒輪製造上追求極致製造和一致性出貨,以降低成本並提升市場份額,另一方面利用其工藝知識拓展到RV減速器等領域,構建齒輪領域的平臺化供應體系,從而提升產品的整體價值。

  藉由在汽車齒輪領域的強勢擴張,以及機器人減速器業務的分拆,這家浙江民企將成A股一股不可忽視的新興製造業力量。

責任編輯:楊紅卜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