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智能車燈晶科電子IPO,傍上了吉利「太子」

2024-03-05 11:24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師研報,權威,專業,及時,全面,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瑞財經

  文/ 程孟瑤

  時隔三年半,55歲的港科大博士肖國偉與74歲留美博士陳正豪聯手創辦的廣東晶科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晶科電子)重啟IPO征程。從新三板退市,到科創板撤單,本輪示好港交所能順利踏入資本市場嗎?

  晶科電子曾於2016年4月29日-2019年2月19日掛牌新三板,期間2次推行定增,合計募資3.01億元;終止新三板掛牌10個月后,又提交了科創板上市申請,計劃募資2.39億元擴產。

  排隊其間,上交所曾向晶科電子發出首輪問詢,針對其關聯交易、採購管道單一及客户集中、產品毛利率低於行業均值等問題提出疑問,但晶科電子並未進行回覆,財務資料過期也未更新。

  再次有消息便是2020年5月主動撤回,原因為「考慮到高端照明及智能汽車照明業務還處於相對早期階段以及本集團戰略發展的需要」。

  瑞財經《預審IPO》注意到,遞表科創板時,正是晶科電子謀求轉型之際,有業內人士表示,轉型尚未有明顯成績或許是晶科電子主動撤回的主要原因。轉型期間,晶科電子遭股東多次套現,合計1.71億元,融資渠道為銀行借款及其他借款,2021年-2023年前三季,分別新增銀行及其他借款2.52億元、4390萬元、2940萬元。截至2023年9月30日,手握末現金及現金等價物1.46億元,較年初增加0.38億元。

  從晶科電子披露的科創板招股書看,2019年上半年其業績增速已經有所放緩,WIND數據則顯示,2019年上半年盈利同比均有下滑。除了受到國內LED上游產能過剩,行業整體發展增速有所放緩的影響,2018年成立聯晶智能,與吉利共同成立領為視覺帶來的費用支出,也影響了其利潤表現。

  在分兩次獲得領為視覺的全部股權之后,晶科電子收入構成明顯生變,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快速成長,帶來整體營收增長,但淨利潤卻波動較大。2022年營收同比增長的情況下,淨利潤幾乎遭腰斬。超七成收入來自五大客户,對吉利系的依賴越發突出。

  2023年12月,李書福兒子李星星以股權增資突擊入股后,晶科電子也預備進一步借勢吉利系加速轉型,此次IPO,晶科電子也計劃將所得款項用於擴張汽車智能視覺產能,持續推動汽車智能視覺業務發展。

  一、博士創業「流血」上市

  轉型期遭股東套現1.71億元

  晶科電子的掌舵人是55歲的港科大博士肖國偉,2002年11月獲得電氣與電子工程博士學位后,2003年2月創立了微晶先進光電,開始與港科大的研究人員在香港通過微晶先進光電開始從事LED芯片和產品研發業務。現在同時兼任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副理事長及廣東省照明學會副理事長及學會專家。

  微晶先進光電的聯合創始人陳正豪今年74歲,擁有美國伊利諾大學阿巴那香檳分校電氣工程博士學位。從英特爾公司的首席工程師及高級項目經理,到港科大工學院院長,再到香港理工大副校長兼教務長,陳正豪在半導體行業擁有50多年的學術研究及工業應用經驗,2023年4月開始擔任香港政府創新科技署組長。

  2006年8月,微晶先進光電於廣州成立了晶科電子,註冊資本700萬港元。創始人光鮮的履歷,以及LED行業的風口,成為晶科電子成長的催化劑。

  2012年-2015年之間,晶科電子經歷過一系列股權變動及增資,先后引入了浩瀚光電、粵科投資、國民創投、晶宇光電等企業,並在2016年4月完成了新三板掛牌。WIND數據顯示,2013年-2015年,晶科電子累計虧損超5000萬元。

  實現「流血」上市,可見當時LED行業的熱度。而掛牌新三板的2016年4月29日-2019年2月19日期間,晶科電子2次推行定增,合計募資3.01億元,引入中保產業、廣東科技風投、西交科創等多家機構,公司總裁侯宇配偶高濤、副總裁曾照明配偶王紅英、副總裁兼財務負責人周白雲也通過參與定增進入股東行列。晶科電子扭虧,2016年-2018年實現三連漲,累計盈利1.21億元。

  實現盈利的晶科電子開始謀劃轉型,意圖進一步闖關科創板。想法是好的,但在推進過程中卻不斷受阻。瑞財經《預審IPO》注意到,遞表科創板時,晶科電子轉型尚未取得明顯成績,2019年營收數據全面下滑,隨着其2020年5月主動撤回IPO,資本也萌生退意。

  2018年晶科電子投資成立了全資子公司聯晶智能發力汽車智能視覺和高端照明領域業務,又與耀寧科技共同成立了領為視覺發展智能LED車燈業務,並且在2019年2月退市新三板,10個月后,向科創板提交了上市申請,計劃募資2.39億元擴產。

  處於轉型中的晶科電子,本應該需要大量的資源投入和資金支持,但卻在2019年6月-2023年8月之間多次遭股東套現。2019年和2021年,微晶先進光電向中科白雲、豐衍投資、粵財源合、粵財新興、遠見資本、顧文軍、劉軍等12名投資人累計轉讓股份3698.85萬股,合計套現1.11億元;東屹基金、嘉木融合、豐衍投資也先后套現0.60億元;股東們累計套現1.71億元。而且由股權轉讓發生在股東之間,晶科電子並無收到任何所得款項。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轉型期的晶科電子在撤回科創板申請后,也並未獲得外部資本的公開助力,增資及股份轉讓均發生在企業內部。主要為2023年12月員工持股平臺晶裕投資、晶瑞投資、晶實投資;領為視覺的員工持股平臺晶領投資先后入股。

  目前,肖國偉、陳正豪、袁立明、APTESS、Giant Power,連同勞美良、微晶先進光電、晶裕投資、晶領投資、晶瑞投資、晶實投資做為一致行動人,合計直接及間接持有晶科電子47.11%股份。陳正豪與勞美良為夫妻關係。

  二、撤回科創板IPO背后

  綁定吉利太子李星星再出發

  微晶先進光電之外,晶科電子還有一名重要股東——耀寧科技,持股比例13.76%,是除微晶先進光電以外,唯一持股比例超10%的單一股東。耀寧科技由吉利控股董事長李書福的兒子李星星間接控制,間接持股80.75%;總經理鄭鑫為李書福的女婿,間接持股9%,其同時也是晶科電子非執行董事。穿透后,李星星間接持有晶科電子11.11%股份。

  瑞財經《預審IPO》通過招股書和公開資料還原了耀寧科技的入主過程。2018年10月,晶科電子聯合浙江吉創成立的汽車智能視覺產品企業——領為視覺,兩者分別持股49%、51%,浙江吉創由吉利控股控制。由此,晶科電子搭上吉利汽車,吉利汽車豐富了自身產業鏈。

  2020年12月,浙江吉創將手中領為視覺全部股份給耀寧科技,鄭鑫幾乎同時加入耀寧科技,成為晶科電子和耀寧科技最直接的紐帶。2021年1月,晶科電子又通過對領為視覺增資,耗資1640萬元拿到控股權益實現並表;2023年12月,為精簡集團的公司架構,晶科電子通過發行及配發股份,從耀寧科技手中收購了其於領為視覺49%的全部權益,將領為視覺變為全資子公司,耀寧科技也因此成為股東,不到2個月,晶科電子遞表港交所。

  領為視覺主要從事汽車智能視覺產品的設計、研發、生產及銷售,並表領為視覺后,晶科電子汽車智能視覺業務成長迅速,2023年前三季度,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已經成為晶科電子第一大業務。其中來自吉利系企業的收入為4.83億元,佔同期總收入的36.1%,換言之,晶科電子的汽車智能視覺業務目前較為依賴吉利系。

  報告期各期,晶科電子來自吉利系企業的收入分別為5060萬元、3.5億元、4.83億元,2022年和2023年前三季度,吉利系企業均為晶科電子第一大客户。也是晶科電子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而且,晶科電子預計與吉利系的交易金額將繼續增長,2024年-2026年將進一步增至10.81億元、12.18億元、12.55億元。

  據悉,吉利生系成員包括吉利汽車、領克、極氪、睿藍、沃爾沃、精靈、路特斯等,目前路特斯已經完成美股上市,吉利汽車也已經啟動極氪汽車的分拆上市。

  三、業績增收不增利

  超七成收入來自五大客户

  綁定吉利之后,晶科電子收入構成明顯生變,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快速成長,業績表現更加突出,不過由於該業務毛利率較低,整體營收增長同時,淨利潤卻波動較大。

  科創板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專注於LED封裝及應用產品領域,主要產品包括LED照明器件和模塊、LED背光源器件和模塊等,主要用於通用照明、室內商業照明、新型顯示、UV/IR特種照明、植物照明、智能照明和車用照明等領域。主要客户包括TCL、飛利浦照明、三星電子、創維電子、海信、長虹等。

  2016年-2018年,晶科電子營收分別為6.04億元、9.03億元、9.23億元,對應淨利潤1340.40萬元、5070.33萬元、6727.45萬元。LED照明器件產品分別貢獻了57.48%、72.90%、69.05%的主營業務收入,是收入核心來源。

  港交所招股書顯示,晶科電子為融合LED+技術的智能視覺產品及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收入主要來自汽車智能視覺、高端照明及新型顯示三大產品板塊,目前晶科電子已經成為國內產業鏈中率先實現垂直整合的汽車整燈供貨商之一,實現了從車規級LED器件和模塊到智能照明系統的全鏈條覆蓋。

  2021年-2023年前三季(簡稱:報告期),晶科電子分別實現營收13.88億元、14.11億元、13.39億元;對應淨利潤7800萬元、3907萬元、4957萬元。

  汽車智能視覺業務成長迅速,相關收入由2022年的0.74億元增長至2023年前三季度的5.26億元。傳統高端照明業務收入則出現明顯下滑,2022年該業務實現收入10.34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收入約5.13億元。

  2023年前三季度,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帶來的收入已經超過高端照明業務,對業績的貢獻佔比也超出一個百分點,成為晶科電子第一大業務。

  不過在毛利率表現上,高端照明業務更加優異。報告期各期,晶科電子高端照明業務的毛利率分別為19.6%、19.2%、23.6%。汽車智能視覺業務分別錄得1.1%的毛損率、17.5%、12.6%的毛利率,這也導致了晶科電子利潤波動。

  報告期內,晶科電子來自前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別佔總收入的71.8%、73.2%、71.7%,客户集中度較高,同期來自吉利系企業的收入佔同期總收入的3.6%、24.8%、36.1%。晶科電子也提示,公司面臨客户集中風險,若主要客户減少或停止採購,公司又無法尋得新客户,業務及盈利能力或會受到不利影響。

  此次募資,晶科電子計劃將所得款項用於擴張汽車智能視覺產能,持續推動汽車智能視覺業務發展,進一步壓碼智能汽車。計劃擴建領為寧波生產基地並建立領為廣東生產基地,其中領為寧波生產基地計劃新增年產能40萬套,廣東生產基地計劃新增產能140萬套。

  據相關數據,2023年,其晶科生產基地、聯晶生產基地利用率為54.6%、78.8%;領為寧波生產基地的利用率車前大燈計為76.1%,車尾燈計為48.6%。

  晶科電子稱,2023年第四季度,車前大燈的單月利用率波峰達到81.1%,根據行業規範通常預留20%的產能,以應對可能出現的採購訂單激增的情況,因此,領為寧波生產基地的車前大燈產能已接近飽和。

  :晶科電子上市發行中介機構清單

  獨家保薦人:中信證券(香港)有限公司

  審計師及申報會計師:安永會計師事務所

  法律顧問:高偉紳律師行/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

責任編輯:劉萬里 SF014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