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3-04 15:59
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張旭
日前,路特斯通過與特殊目的收購公司SPAC合併之后登陸美股,股票代碼為「LOT」。這是美股市場2024年首個造車IPO,也是2021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中概股。
近日,路特斯集團CEO馮擎峰來到上海路特斯大廈,與包括時代財經在內的媒體進行溝通。
路特斯大廈陳列的Emeya。
路特斯1948年誕生於英國,與法拉利、保時捷並稱為世界三大超跑品牌。2017年被吉利控股集團收購后,於2018年發佈「Vision80」十年品牌復興計劃,向電動化和智能化全面轉型。如今,路特斯已經成功上市,如何完成Vision80提出的目標,馮擎峰提出兩個思路:一個是電動化,另一個是全球化。
對於未來目標,馮擎峰表示:「希望2028年實現15萬台的銷量;從利潤上來説,我們計劃在2025年能夠利潤轉正。」
堅持全面電動化
路特斯的上市有兩個關鍵詞:「超豪華」和「全面純電」,這也是豪華品牌中第一個全面純電的品牌。
馮擎峰認為,電動化時代的必備條件就是智能化,智能化將會變成技術平權。而在智能化方面,優勢都是短期的,如路特斯開通智能駕駛輔助的城市數量的增速非常快。在汽車行業來看,未來就和現在的智能手機一樣,一款手機不會在某個方面比另一款好太多,但每款手機都有自己的特性。
「所以汽車除了有平權的東西之外,也要有自己的特性。」馮擎峰説,在高端市場大家一定要走自己的路,否則就會同質化。而對路特斯來説,核心是運動型,因此路特斯要回歸品牌原點——「生於賽道」。
馮擎峰説,路特斯會繼續製造跑車,即使進入電動化、智能化時代,進入生活用車領域,路特斯依然會堅持路特斯的特性,打造具有跑車性能的生活用車、電動車、智能車。這被認為是路特斯要堅守的、不同於別人的、高端市場的差異化。「否則就會因為同質化而對配置不停降價,我們不希望變成這樣的路特斯。」馮擎峰説。
爲了追求性能,路特斯不打算涉足當下火熱的增程技術路線。馮擎峰解釋稱:「因為增程的產品特性很難滿足對於性能屬性的需求。以電池方面為例,增程產品的電量低到百分之20%-30%的時候,就不能夠全功率輸出,不符合我們的產品特性。」
路特斯大廈。
路特斯的核心是通過細節和品牌打造高級感。馮擎峰強調説,對路特斯來説不僅要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要「創造消費者的慾望」。
以路特斯不久前上市的Emeya為例,新車搭載了800V EPA純電高性能架構、永磁同步雙電機及兩速變速箱,整車最大動力輸出675kW,最高車速高達256km/h,零百加速加速2.78s。再加上路特斯對性能的調教,讓該車型首入浙賽便刷新了量產電動車的最快圈速。
這並不是純電跑車的上限,也不是路特斯的上限。馮擎峰透露:「我們最后一款燃油車是EMIRA,未來我們也會推出新的電動跑車。」
聚焦8萬-15萬美元市場
2023年,車市的關鍵詞是價格戰,2024年這一趨勢仍在繼續,但路特斯並不打算跟隨。
馮擎峰表示,路特會聚焦8萬-15萬美元的高端電動車市場。他認為,這一細分需求還沒得到真正的滿足,未來會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間。
「8萬美金以上的電動車,在歐洲、英國、美國的滲透率比中國要高。中國是先從大眾化的電動市場開始發展的,到2023年已經有22%的滲透率,但是8萬美金以上的電動車滲透率還不高,只有7-8%,這説明我們有空間。」
馮擎峰認為,需求暫未完全得到釋放的原因主要有二:第一,還有很多人並未完全接受電動汽車;第二,產品競爭不充分,不足以滿足既有消費羣體的個性化需求。「我相信,今年中國總體電動車的市場滲透率還會再增長,豪華電動車市場的絕對銷量雖然並不大,但增速一定是高於行業平均的。」馮擎峰判斷。
2月23日,路特斯在納斯達克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市場,比亞迪仰望、埃安昊鉑等品牌已經邁入百萬元的價格區間,產品和路特斯存在交集。對於中國品牌的集體向上,路特斯表示歡迎。
馮擎峰表示:「這也再次説明這一市場的有效需求並未得到滿足,產品依舊有限。全球有400多款電動車,8萬美元以上的電動車目前還可以數得過來。大家進入得越多,就越能夠激活消費者對電動車消費的慾望,尤其是跑車。」
路特斯的目標是打造Dream Car。馮擎峰説:「從出行的角度來講,沒有人需要一臺性能車,但是我相信在每個人的心目中,都渴望擁有一臺性能車,這就是我們要打造的渴望,去滿足每個人心目中的Dream Car。」
預計海外市場佔比達到60%
全球化是路特斯的一大特徵。路特斯目前投放了4款新產品,分別是在英國生產的純電超跑EVIJA、燃油跑車EMIRA,以及在中國生產的ELETRE和EMEYA。
路特斯全球化格局不僅體現在車型上,也體現在設計到交付的全過程。目前,路特斯的德國創新中心主要做智能底盤,造型設計中心設立在英國,座艙的智能化研發則在中國,全球市場營銷總部設在倫敦。
依託全球化的佈局,路特斯正在進入更多市場。馮擎峰表示,2023年,路特斯在英國和歐洲開始交付燃油跑車和電動車。今年第一季度,該公司已經進入東南亞、中東、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市場,第三季度路特斯還會進入美國和韓國。
在美國市場,路特斯獲得了超預期的表現。「我們的跑車在美國進行發佈后,美國的訂單也非常好,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跑車就會進入美國市場,今年全年美國市場的訂單都已經接滿了,ELETRE第三季度也會進入北美市場。」
路特斯Eletre。
當被問及「是否將在美國建廠」時,馮擎峰表示:「會根據未來在全球的銷量分佈,再考慮做商業計劃。」
2025年之前,路特斯會在這些市場擴充銷售網絡。不過,路特斯不會進入到所有的市場之中,而是會集中精力經營核心的市場。「一些非常小的市場我們就不會進入了,因為一旦市場的服務、配套配件跟不上,就會給品牌帶來損失。」
此外,他還強調了路特斯的「全球」定位,並表示未來出口會佔據更大的比例。「未來,我們計劃在海外市場佔比更大,60%海外,40%中國。」
基於上述戰略佈局,路特斯對前景充滿信心。「從Vision 80的角度,希望實現15萬台的銷量目標,從利潤上來説,我們計劃在2025年能夠利潤轉正。」馮擎峰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