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鼎益豐被指涉嫌操縱一度跌超40% 公司稱隋廣義已辭職但仍為主要股東

2024-02-27 12:53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曹媛 深圳報道

因涉嫌操控股價,2月26日,香港證監會宣佈,已在原訟法庭對鼎益豐控股集團國際有限公司前主席兼非執行董事隋廣義及另外20名人士展開法律程序,指他們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操縱鼎益豐的股份。

香港證監會發布公告第二天,即2月27日,香港上市公司「鼎益豐控股」(0612.HK)(簡稱「鼎益豐」)發佈公告與隋廣義「撇清關係」,公告稱,「隋先生(隋廣義)已於四年前辭去其於本公司擔任的所有職務。隋先生(隋廣義)為公司主要股東。」

受上述消息影響,鼎益豐股價持續跳水。截至記者發稿前,港股鼎益豐一度跌超40%。

自2023年9月開始,鼎益豐控股部分自然人股東也持續減持。如梁家輝、荊思源及王夢濤均陸續出售持股,其中梁家輝出售150萬股、荊思源出售160萬股,王夢濤出售83.2萬股。

涉嫌操控股價,鼎益豐股價曾暴漲81.84%

港交所官網顯示,鼎益豐是一家主要從事投資業務的香港投資控股公司,投資組合包括上市證券及非上市證券,於2002年1月2日在港交所上市。根據wind數據,截至2023年6月30日,香港鼎益豐國際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其大股東,佔已發行普通股比例為12.68%,鼎益豐「核心人物」隋廣義持股9.58%。

香港證監會認為,隋廣義等人涉嫌在2018年3月1日至2018年9月14日期間內操縱鼎益豐的股份。在此期間,鼎益豐控股股價暴漲81.84%,從最低6.7港元/股最高漲至17港元/股。

據媒體報道,鼎益豐股價有坐莊之嫌。2018年中,香港證監會對鼎益豐股份的可疑交易展開調查,其明確表示,「有關交易看來就該公司股份營造虛假市場,以致股價不尋常地上升。」

從2019年3月開始,香港證監會分別向合計香港17家經紀行發出限制通知書以凍結中國鼎益豐股份涉嫌市場操控活動有關的客户賬户。該17家經紀行分別是:富途證券國際(香港)有限公司、廣發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國泰君安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海通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東方證券(香港)有限公司、軟庫中華金融服務有限公司、申萬宏源證券(香港)有限公司、新鴻基投資服務有限公司、雲鋒證券有限公司、中州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招銀國際證券有限公司、橫華國際證券有限公司、佳兆業證券有限公司、天元金融有限公司、勝利證券有限公司、越秀證券有限公司及中泰國際證券有限公司。

此次,香港證監會重申有關的限制通知書仍然有效。「早前已向合共17家經紀行發出限制通知書,將各被告的資產凍結,並禁止有關經紀行在未取得香港證監會事先書面同意的情況下,處理在其客户賬户內持有的若干資產,而該等賬户與鼎益豐股份涉嫌市場操縱活動有關。」

2019年3月7日鼎益豐停牌,2020年1月23日復牌,復牌當日跌超90%。在復牌前一日(即2020年1月22日),香港證監會公佈已決定就鼎益豐控股的涉嫌市場操控活動,對多名人士展開法律程序,同時決定撤銷其在2019年3月8日作出有關暫停鼎益豐控股交易的指示。同日,鼎益豐控股非執行董事隋廣義辭職。

鼎益豐仍在兜售所謂的「數字期權」

在覈心人物隋廣義的帶領下,鼎益豐長期深陷「龐氏騙局」「禪意投資法」詬病,監管部門曾兩次對其進行風險提示,近期更是因兑付危機而備受關注。

此前,多位鼎益豐投資人告訴記者,從2023年8月開始,鼎益豐已經出現了兑付危機,本金和利息難以兑付。正值此時,鼎益豐開始推行所謂的「數字期權」轉型,部分投資者認為這像是穩住他們的「緩兵之計」。2024年1月10日,鼎益豐發佈公告稱「所有投資者自2024年1月10日起到2024年9月10日止一律不能退出,封閉八個月。」

記者發現,目前,鼎益豐工作人員仍在「引導」投資者進行所謂的數字期權(DDO)合同轉換。該公司內部公告,「鼎益豐集團所有合同需全部平移,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溢價和加權獎勵。」

北京澤亨律師事務所律師馮志遠曾告訴記者,「所謂的數字期權是最近比較流行的説法,公司基於業務之需將賬户凍結后不再還本付息,把相關業務活動轉變為數字期權,同時告知未來繼續給投資人支付本息,如果在將來被認定構成違法犯罪的情況下,這種以數字期權名義凍結賬户的行為就有可能是換湯不換藥,實質上仍是‘非法集資’。它其實就是爲了拖延時間讓客户繼續相信公司有能力還本付息,一旦資金鍊斷裂,就面臨新的無法兑付的困境。」

鼎益豐內部工作人員聲稱,「能在2月全部完成的儘量2月完成,不要等到3月,加快轉型對公司對大家都好。」「先生(隋廣義)知道大家每一個人的難處,解決問題的速度取決於我們轉換平移數字期權的速度和進度。平移得越快越徹底,解決問題就越快。所以大家要快速全面100%平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