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為什麼MicroStrategy(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TR)的健康收益並不像他們看起來那麼好

2024-02-22 18:01

MicroStrategy Inc.(納斯達克股票代碼:MSTR)的股票在最近的收益報告后表現強勁。然而,我們認為投資者在解讀利潤數據時應謹慎行事。

許多投資者沒有聽説過現金流的應計比率,但它實際上是一種有用的衡量公司利潤在給定時期內由自由現金流(FCF)支持的程度的指標。簡單地説,這個比率是從淨利潤中減去FCF,然后用這個數字除以該公司在此期間的平均運營資產。這個比率向我們展示了一家公司的利潤超過了它的FCF的多少。

因此,當一家公司的應計比率為負時,它實際上被認為是一件好事,但如果它的應計比率為正,那就是一件壞事。雖然應計比率高於零並不令人擔憂,但我們確實認為,當一家公司的應計比率相對較高時,這一點值得注意。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學術證據表明,一般來説,高應計比率對短期利潤來説不是一個好兆頭。

微戰略在截至2023年12月的一年中的應計比率為0.74。從統計上講,這對未來的收益是一個真正的負面影響。事實上,在此期間,該公司沒有產生任何自由現金流。儘管該公司報告利潤為4.291億美元,但看看自由現金流就會發現,該公司去年實際上燒掉了19億美元。我們還注意到,MicroStrategy去年的自由現金流實際上也是負的,因此我們可以理解股東是否對其19億美元的資金外流感到困擾。然而,這並不是故事的結束。我們可以看看損益表中的不尋常項目是如何影響其應計比率的,也可以探索稀釋是如何對股東產生負面影響的。對MicroStrategy的股東來説,一個積極的因素是,該公司去年的應計比率明顯好於去年,這讓人們有理由相信,該公司未來可能會恢復更強勁的現金轉換。如果情況確實如此,股東應該期待本年度相對於利潤的現金流有所改善。

這可能會讓你想知道分析師對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是什麼。幸運的是,您可以單擊此處查看基於他們估計的未來盈利能力的互動圖表。

爲了瞭解每股回報的潛力,必須考慮一家公司對股東的稀釋程度。MicroStrategy去年將發行的股票數量擴大了47%。因此,它的淨利潤現在被更多的股票瓜分。每股收益等指標幫助我們瞭解實際股東從公司利潤中受益的程度,而淨收益水平則讓我們更好地瞭解公司的絕對規模。點擊此處可以看到MicroStrategy的每股收益圖表。

三年前,MicroStrategy還在虧損。即使只關注過去12個月,我們也沒有有意義的增長率,因為一年前它也出現了虧損。我們所知道的是,雖然在過去12個月里看到盈利是件好事,但如果公司不需要發行股票,每股盈利會更好。因此,你可以看到,股權稀釋對股東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如果MicroStrategy的每股收益能夠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長,那麼這將極大地提高股價向同一方向移動的可能性。然而,如果其利潤增加,而每股收益持平(甚至下降),那麼股東可能看不到太多好處。對於普通散户股東來説,EPS是檢查你假設的公司利潤份額的一個很好的措施。

該公司去年有一些不尋常的項目將利潤提高了4500萬美元,這一事實可能在某種程度上解釋了為什麼它的應計比率如此疲軟。雖然有更高的利潤總是好事,但不尋常的東西帶來的巨大貢獻有時會挫傷我們的熱情。當我們分析了數千家上市公司的數據時,我們發現,某一年不尋常項目帶來的提振通常不會在第二年重現。畢竟,這正是會計術語所暗示的。我們可以看到,在截至2023年12月的一年中,MicroStrategy的積極不尋常項目相對於其利潤來説相當重要。因此,我們可以推測,這些不尋常的項目使其法定利潤比其他情況下要強勁得多。

MicroStrategy沒有用自由現金流來支撐其收益,但考慮到利潤被不尋常的項目誇大,這並不令人太驚訝。稀釋意味着,從每股角度來看,業績會更弱。基於上述所有原因,我們認為,乍看之下,MicroStrategy的法定利潤可以被認為是低質量的,因為它們可能會給投資者帶來對公司過於積極的印象。如果你想更多地瞭解MicroStrategy作為一家企業,瞭解它面臨的任何風險是很重要的。為此,你應該瞭解一下我們在MicroStrategy上發現的6個警告信號(包括3個不太適合我們的信號)。

在本文中,我們研究了許多可能損害利潤數字效用的因素,我們對此持謹慎態度。但如果你有能力將注意力集中在細枝末節上,總會有更多的東西需要發現。例如,許多人認為高股本回報率是有利的商業經濟指標,而另一些人則喜歡「跟着錢走」,尋找內部人士正在買入的股票。雖然可能需要為你做一些研究,但你可能會發現,這份免費收集的擁有高股本回報率的公司,或者這份內部人士正在購買的股票清單是有用的。

對這篇文章有反饋嗎?擔心內容嗎?請直接與我們聯繫。或者,也可以給編輯組發電子郵件,地址是implywallst.com。這篇由《華爾街日報》撰寫的文章本質上是籠統的。我們僅使用不偏不倚的方法提供基於歷史數據和分析師預測的評論,我們的文章並不打算作為財務建議。它不構成買賣任何股票的建議,也沒有考慮你的目標或你的財務狀況。我們的目標是為您帶來由基本面數據驅動的長期重點分析。請注意,我們的分析可能不會考慮最新的對價格敏感的公司公告或定性材料。簡單地説,華爾街在提到的任何股票中都沒有頭寸。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