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4000億美團人事變陣,王興換將備戰

2024-02-07 19:24

強敵環伺,要打硬仗。

重點業務換帥,美團吹響變革號角。

2月初,創始人王興發佈內部信,宣佈多項業務整合及人事調動。

內部信言簡意賅。最值得關注的是,到店業務原來的掌舵者張川,帶隊6年后交權。

刻下,這項王興的核心業務,強敵環伺。

1月,美團股價兩度創下新低。截至7日收盤,市值為4262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000億元,較巔峰期已蒸發超2萬億元。

抖音殺入,變局已生,王興也在換人換打法。

1

遭遇強敵

「對手太強,我們怎麼辦?兩個平臺的天賦不同,我們應該怎樣打贏一個長期的戰爭?」1月,時任美團到店事業羣總裁的張川發佈內部信。

4200字的信中,「戰役」出現了不下十次。

張往年的新年寄語,多以加油鼓勁為主,很少涉及實際業務,今年罕見談及了較多業務思路。

尤其是美團的利潤奶牛,到店業務。

2022年一季度,美團最后一次單獨披露該業務的數據,彼時,其經營利潤率為45.6%,相比之下,外賣業務僅6.5%。

抖音全面推進本地生活,王興為首的美團決策層非常忌憚,成立專門的防禦項目組。

「每有對手進入生活服務,都是從到店開始。」張川直言抖音到店衝擊美團。

據海通國際研報,2023年抖音本地生活GTV(總交易額)達2000億元,約是美團1/3,且絕大多數是到店業務完成的。

過去到店壁壘是地推,多年市場培育后,線下供給體系已相對穩定。

張川將「貨架+低價」作為未來突破口,「這是到店二次起飛的機會點」。

過去一年,他的重點之一是「更多商户和更好商品」,加強捕捉低價用户。

如上線的「特價團購」,記者注意到,頁面左上角打出「百億補貼」「直播特賣」等醒目字眼。

張川將到店團隊的業務考覈標準,從「新籤商家數量」,改為溝通商家更積極地定價。

「價格要與抖音相同或更低,否則會限流。」武漢民宿店主珠珠告訴《21CBR》記者,對於「關係親密」的一些商家,美團要求二選一,或必須低於抖音價。

對提供更低價格的部分餐飲商家,美團將服務費率由8%下調至4%,一些企業甚至全免,只收基礎服務費。

去年第三季度,佣金收入增速放緩,從47%降至31%,銷售及營銷支出高達169億元,營銷費用率22.1%,達七個季度以來最高。

大把燒錢,張川幫助王興穩住了到店業務的陣腳。

到店、酒店及旅遊業務當季度交易額,同比增長超90%,活躍商家數同比增長超過50%。

2

小試直播

張川最近一次公開亮相,是在1月下旬的「黑珍珠指南」發佈現場。

2018年,由他帶隊推出「黑珍珠榜單」,在除外賣和點評到店外,建立一個更高話語權的評價體系。

張川有15年的互聯網行業經歷,王興評價,其在互聯網產品技術、商業產品設計、商業體系建設等方面,有豐富的成功經驗。

2017年,到任美團后,他迅速建設了本地商業基礎設施,包括豐富商家供給、提升行業標準化水平等。

王興等人看清平臺「天賦不同」,並嘗試彌補。

抖音屬於興趣電商,用户在app上刷視頻消磨時間,基於短視頻和直播種草,下單感興趣的到店產品;美團用户目的性強,差距在於,缺少吸引用户的優質內容。

去年初,美團將直播設為戰略項目,建立了各業務都能調用的直播中臺。

「美團經營貨架基於‘人找貨’的邏輯,直播體系則補充了‘貨找人’的邏輯。」

美團相關負責人向《21CBR》介紹,直播助力下,去年8月,到店業務交易額創下新高,七夕期間,多個直播間交易額破億。

張川為到店業務開設主打低價的「爆團團直播間」,即美團提供折扣貨品、銷售渠道,服務商負責場景搭建、直播,根據實際覈銷金額收取佣金。

商家們則不再強調自行申請賬號、駐店直播,解決了其因缺乏流量扶持,轉化較差等問題。

「我們只需要提供商品給美團方就行了。」珠珠告訴記者,她手里的幾家民宿,都會拿出一種房型來參加美團直播,「覈銷率挺高的。」

截至去年12月,美團已在廣州、深圳、濟南等21所城市招募試播服務商。

張川團隊已建立起「官方直播+商家自播+達人直播」體系,滿足連鎖、中小商家等不同需求,並上線短視頻,招募達人探店、分享低價產品。

3

箭在弦上

「張川最大功勞,是守住了份額。」一位美團內部人士告訴《21CBR》記者,張擅長商業產品設計和體系建設。

王興的這輪調整中,他將繼續負責大眾點評,並接管SaaS、騎行、充電寶等業務;原先的到家事業羣、到店事業羣、美團平臺、基礎研發等將整合,由王莆中統管。

1984年出生的王莆中,原是美團到家事業羣負責人、集團高級副總裁。

王興領銜的美團S-team(最高決策委員會)中,40歲的王莆中年齡最小,也是美團唯一從業務一線打上來的核心管理者。

2015年加入美團后,王歷任外賣配送高級產品總監、外賣事業部兼配送事業部負責人等職務,期間,他主導多個關鍵決策。

他帶隊美團外賣從餐飲向即時零售拓展,到家事業羣孵化出了跑腿、閃購、買藥、拼好飯等明星業務。

以美團醫藥為例,王莆中僅用10個月,便將藥品零售規模做到行業第一梯隊。

「到家和到店是不同的業務邏輯,實際上有所關聯,合併有(出於對)用户體驗方面的考慮,也有業務競爭方面的因素。」海豚智庫創始人李成東表示。

團購與外賣在供給側重合度較高,是在以不同履約方式滿足消費者的同類需求,此次調整后,有利於協同作戰。

張川曾在內部信指出到店業務待解的問題。

例如,到店團隊舒服日子過得太久,面對抖音本地生活的進攻,一線銷售只能「使用補貼」「使用客情」頂住。

組織問題也不少。

如喜歡寫文章和看文章,喜歡做匯報工程而不是強調結果,管理層遠離一線過久,不瞭解商家的變化,導致到店業務的銷售、運營和報表系統,不適配跟抖音本地生活的競爭。

「作為典型的職業經理人,張川更適合守城,而非攻城。」有專業人士評價。

少壯派王莆中,擔起了王興「攻城將軍」的重任。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