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早報丨最高310億元!比亞迪去年爆賺;美財政部發布這一意外公告引爆市場

2024-01-30 08:32

  1. 美財政部意外下調一季度借款規模預期
  2. 馬斯克説首位人類患者已接受大腦植入手術
  3. 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覈
  4. 特斯拉未來三年百億美元資本支出計劃曝光
  5. 預計最高賺310億元,比亞迪交出炸裂業績答卷
  6. 馬化騰稱今年全力發展微信視頻號直播電商

美財政部意外下調一季度借款規模預期,刺激股債雙漲

美國財政部下調了對本季度聯邦借款的預期,這一舉措出乎許多交易商的意料,幫助刺激了周一債券和股市的上漲。美國財政部周一發公告披露一季度的淨融資規模,7600億美元的數字,要比去年10月預期的8160億美元少掉一大截,主要原因是「更高的淨財政現金流」和「季度開始時賬上有更多的現金」。美國財政部同時預期今年二季度的淨融資規模為2020億美元,一季度和二季度末的現金余額都將維持在7500億美元。

image

相關標的: $TLT$TMF 、 $QQQ$SQQQ$TQQQ$SPY 

「賭財報」要小心!瑞銀唱衰股市盈利:高漲后邁入「困難模式」

瑞銀策略師表示,隨着經濟增長放緩開始影響盈利預期,接近歷史高點的全球股市交易正走向「困難階段」。以Andrew Garthwaite為首的策略師們在報告中表示,在GDP增長停滯的環境下,對收入大幅增長的預測「非常不尋常」。由於工資上漲和利率上升的滯后影響,利潤率受到威脅,他們現在預計收益將令人失望。在這種環境下,瑞銀更青睞必需消費品、製藥和軟件等防禦類股。

貝萊德上調美股評級至超配,預計今年將繼續上漲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周一將美股評級從「中性」上調至「超配」(相當於增持),預計在通脹放緩和美聯儲可能降息的背景下,標普500指數未來6到12個月內將繼續保持上漲勢頭。

馬斯克説首位人類患者已接受大腦植入手術

馬斯克表示第一位人類患者已經接受其初創公司Neuralink Corp.的大腦植入芯片。他在X上發帖稱,患者「恢復良好」且初步結果令人鼓舞。Neuralink的大腦植入芯片旨在幫助遭受創傷的人僅用意念來操作電腦。

相關標的:心瑋醫療-B、南京熊貓電子股份

加密貨幣重返漲勢,比特幣向上刺穿43000美元關口

周一,比特幣價格重回43000美元上方,恢復了近期的漲勢。根據Coin Metrics的數據,比特幣最新交易上漲2.93%,至43097.00美元。在人們期待已久的比特幣現貨ETF獲得批准后,比特幣今年出現了大幅下跌,但在最近重新恢復漲勢。此外,有市場消息稱,香港第一隻比特幣現貨ETF已報香港證監會申請,申請機構為嘉實基金。

相關標的: $MARA$BITO$COIN$RIOT$CAN$03066.HK$03135.HK 

國務院國資委: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覈

國務院國資委表示,在前期試點探索、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全面推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考覈,堅持過程和結果並重、激勵和約束對等,量化評價中央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市場表現,客觀評價企業市值管理工作舉措和成效,同時對踩紅線、越底線的違規事項加強懲戒,引導企業更加重視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表現,傳遞信心、穩定預期,更好地回報投資者。

相關標的:中國海洋石油,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神華,中國鐵塔,中國能源建設,中廣核新能源

美國財政部公佈的一季度舉債預期規模意外不增反降,標普、道指續刷歷史新高,納指收漲1.12%,續創2022年1月以來新高。美股大型科技股多數上漲,且多隻個股盤中創下歷史新高。

FAANMG六大科技股中,微軟 $MSFT 漲1.43%,盤中最高至409.98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谷歌A $GOOGL 漲0.87%,盤中亦創下歷史高位153.78美元;Meta $META 漲1.75%,盤中一度上摸402.92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且收盤價連續五個交易日創下歷史新高;亞馬遜 $AMZN 漲1.34%,盤中創下階段新高161.29美元,連續五個交易日上漲;奈飛 $NFLX 漲0.94%,連續六個交易日上漲;蘋果跌0.36%。

掃地機器人公司iRobot $IRBT 盤初曾跌18%,后跌幅持續收窄,最終收跌8.77%;SoFi $SOFI 收高20.21%,成交25.75億美元。該公司第四財季營收6.15億美元,同比增長35%。

熱門中概股多數下跌,拼多多 $PDD 跌超8%,新東方 $EDU 跌超4%。

震驚市場!特斯拉 $TSLA 未來三年百億美元資本支出計劃曝光

周一晚間,特斯拉向美國證交會提交年度10-K表。公司預期,2024年的資本開支將超過100億美元,而在接下來的兩個財年,即2025年和2026年,每年的資本支出將在80億至100億美元之間。在資本支出利好,疊加「木頭姐」凱瑟琳·伍德連續兩日加倉等利好提振下,特斯拉周一收漲4.19%,助力馬斯克重新奪回世界首富的位置。

AI「新貴」超微電腦 $SMCI 盤后大漲10%,營收翻番后大幅上調業績指引

作為本周一系列科技股財報的「前菜」,「英偉達核心朋友圈」的超微電腦報告第二財季實現營收36.6億美元,去年同期為18億美元,而前一財季也只有21.2億美元;第二財季調整后每股收益為5.59美元,去年同期3.26美元,分析師預期5.16美元;將全年營收指引從100-110億美元,提高至143-147億美元。過去一年股價翻5倍的超微電腦盤后漲近10%,報545.01美元。

相關標的:相關標的: $AVGO$AMD$INTC$QCOM$MU$TXN 、 $NVDA 

亞馬遜收購告吹、大裁員將至!iRobot $IRBT 盤中暴跌至2009年來低谷

iRobot稱,亞馬遜終止收購源於無法獲得歐盟監管批准,同時宣佈將裁員31%、公司CEO兼董事長卸任。iRobot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的文件顯示,亞馬遜將支付9400萬美元的終止費。亞馬遜2022年宣佈的收購協議對iRobot估值為17億美元,而在本周一盤中,iRobot的市值不到4億美元,創2009年來盤中新低,后持續收窄跌幅,收盤跌近9%。

AI纔是未來!分析師認為未來五年微軟 $MSFT 市值將遠超蘋果

在本周科技巨頭發布季度業績之前,13家機構投資者一致認為,微軟在人工智能(AI)領域的領先優勢,使得這家軟件巨頭的股票市值在未來五年內大幅超越蘋果。

Lucid $LCID 大漲超27%,Air車型累計交付量破萬

美國電動汽車製造商Lucid隔夜收漲超27%,公司宣佈於2023年12月,該公司完成第10000輛Lucid Air車型交付。本月稍早些時候,Lucid公佈2023年第四季度生產和交付數據:產量為2391輛,交付量為1734輛。

美國航空 $AAL 公司宣佈裁員656人

美國航空公司周一宣佈,將裁減656名幫助乘客處理行李丟失和其他旅行問題的員工,因為他們的工作被合併到其他團隊。

預計最高賺310億元!比亞迪 $01211.HK 最新公告

1月29日晚間,比亞迪發佈2023年業績預告,期內公司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90億元-310億元,同比最高增長約8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非淨利潤274億元-297億元,同比最高增長約90%。基本每股收益為9.98元/股至10.67元/股,上年同期為5.71元/股。以此計算,比亞迪在2023年日均淨利潤為7945.21萬-8493.15萬元。

圖片

馬化騰稱今年全力發展騰訊 $00700.HK 微信視頻號直播電商

騰訊控股召開2023年度員工大會,現場,騰訊董事會主席、首席執行官馬化騰針對微信視頻號、遊戲、大模型落地、互聯網企業服務等業務發展情況進行了點評。馬化騰預判未來一兩年內不會有一個純原生AI應用誕生,結合產品實現效率提升是一個很大的機會。針對視頻號的發展情況,馬化騰將微信與QQ類比,稱QQ盛轉衰、期待下一次轉型的時間跨度是12年,如今微信距今也有12年曆史了,如何老樹發新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中國恆大 $03333.HK 安邁顧問有限公司獲委任為清盤人,公司股票將繼續停牌。

恆大物業 $06666.HK 公司已向聯交所申請由1月30日上午9時起恢復買賣公司股份。

藥明康德 $02359.HK 公司已注意到,在一項2024年1月25日提交給美國眾議院的《生物安全法案》草案版本中藥明康德被提及,公司認為生物安全法草案中包含的有關公司的內容既不恰當也不準確。此外,公司日常經營情況未發生重大變化,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正常,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信息。

中國神華 $01088.HK 據報道,公司有關負責人稱,將積極落實國資委市值管理考覈要求。

浙江世寶 $01057.HK 預計2023年淨利潤同比增加374%-437%至7500萬-8500萬元。

比亞迪電子 $00285.HK 盈喜:預期年度股東應占溢利上升110%–123%。

紫金礦業 $02899.HK 預計2023年度淨利潤約211億元,同比增加約5.28%。

美股財報

盤前

丹納赫 $DHR 

輝瑞 $PFE 

聯合包裹 $UPS 

通用汽車 $GM 

盤后

微軟  $MSFT 

谷歌  $GOOGL 

美國超微  $AMD 

星巴克 $SBUX 

安達保險  $CB 

藝電  $EA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