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1-29 22:18
恆大股價在法院裁決后立即受到打擊,在停牌前暴跌21%,至每股16港元。股價的大幅下跌與2017年4140億港元的峰值市值相去甚遠,目前市值已縮水至21.5億港元。
恆大首席執行官蕭如彬表示:「公司已經盡了一切可能,對清盤令深表歉意。」他對客户和公司的連續性做出了承諾,並強調,「公司將確保送貨上門,穩步促進集團的正常運營。」蕭萬長還證實,計劃與指定的清盤人一起處理這一事件。
Alvarez&Marsal Inc.作為被任命的監管者介入,這家公司因處理雷曼兄弟的重組而受到認可。恆大大跌:評估經濟影響
儘管這一決定並非意料之外,但它向中國的市場和房地產行業發出了一個令人不寒而慄的信息,該行業已經在經歷動盪。 獨立宏觀經濟學家安德烈亞斯·斯特諾·拉森(Andreas Steno Larsen)表示,鑑於恆大集團有據可查的財務困境,法院對該公司的裁決在很大程度上是意料之中的。 「這一裁決對市場來説並不令人意外,」拉森説,他補充説,政府不願干預恆大3000億美元的債務危機,這反映在恆大股價的下跌上。他預計,北京方面可能會推出額外的政策措施和經濟激勵措施,以緩解市場的不穩定。免費恆大更新…世界上最大的資產泡沫破滅。恆大現在已正式從事實違約狀態過渡到合法清算。市場和北京將如何應對這一最新裁決?更多->https://t.co/Y8cV8Pb6Gc pic.twitter.com/2Rh1uDlPDi
彭博社報道,這一負面消息預計將影響中國購房者本已搖搖欲墜的信心,由於擔心完工,他們越來越不願投資私人開發商的新房。 Natixis SA高級經濟學家加里·吳(Gary Ng)強調了清算的更廣泛影響,並指出其可能產生的心理影響。「宏觀經濟影響應該是有限的,因為清算本身不太可能對遭受重創的房地產行業施加更多壓力,」吳解釋説,但他警告説,「這將惡化市場情緒,因為投資者將擔心其他懸而未決的案件會產生滾雪球效應。」
來自Invezz的金融分析師Crispus Nyaga以前瞻性的觀點參與了討論,特別提到了另一家陷入困境的房地產開發商碧桂園的情況。他表示,「碧桂園目前的處境與恆大倒閉前類似」,表明由於其沉重的債務和信用機構的不良評級,碧桂園很可能在未來幾個月也面臨清算。市場反應
恆大清盤的影響迄今尚未在中國相關資產中引發實質性負面反應,這表明投資者可能已經考慮到了潛在的后果。
香港恆生指數周一收盤上漲0.8%。恆生指數通常是衡量投資者對中國離岸實體情緒的晴雨表,由iShares MSCI Hong Kong Index Fund追蹤。 相反,中國內地股市小幅下跌,滬深300指數下跌0.9%。這一小幅下跌可能反映了對恆大清盤對國內市場影響的更本地化的擔憂,儘管沒有出現廣泛的恐慌。 至於在紐約上市的中國公司,盤前交易時段描繪了一幅喜憂參半的圖景。電商巨頭阿里巴巴集團(NYSE:BABA)小幅上漲0.7%,零售商巨頭PDD控股公司(納斯達克股票代碼:PDD)跌幅更大,為3.3%。 其他主要公司如京東(Nasdaq:JD)、電動汽車製造商NIO Inc.(NYSE:NIO)和科技巨頭百度(NYSE:BIDU)基本持平。立即閲讀:中國股市上漲,北京全力提供金融支持,擠壓賣空者
通過Shutterstock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