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籤售會:偶像糊團的「翻身」生意?

2024-01-25 19:34

對於在澳門上學的追星女孩小鹿來説,今年已經第三次爲了偶像 Bae173 飛到韓國。

K-POP男團Bae173

一年時間里,小鹿參加線上通話籤售會 25 次、線下活動 19 次,購入數不清的小卡,還加入了粉絲站做生日應援,追星一年的花費近 20 萬,小鹿兼職所賺的錢幾乎全投到追星上,但是她覺得很值,因為: 「 韓團很會營業,情緒價值給得很足 」 。

從未獲得官宣、但許多人心知肚明的「限韓令」,在過去一年似乎有一些緩和的現象。不過,也正是這種原因,韓流之風颳回時,多半還是有些「游擊戰」。

從去年5月份開始,(G)I-DLE,EXO、ENHYPEN、AESPA、SEVENTEEN等韓團,在青島、廣州、澳門、成都等多地舉辦籤售會,官方均未曾過分宣傳,但獲利數字大概率可觀。

K-POP女團AESPA臺北籤售

籤售會,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實體專輯籤售的形式,創造粉絲與偶像一對一接觸的機會,粉絲跟愛豆牽手聊天,互動TO籤,本質仍是販賣幻想的粉絲經濟。

K-POP「進村搶人」,還是盯緊了國內粉絲經濟這塊大蛋糕,但是籤售會模式中間衍生出的「小卡」「cutline」「籤售姐」等灰色產業,也讓這種模式一直備受「割韭菜」的爭議。

籤售會模式有多賺錢

據小鹿介紹,籤售會一般分為線上籤售和線下籤售,比如疫情期間,跟韓國愛豆進行線上視頻通話,小鹿當時追的團是225塊錢一分鍾的明碼標價。如果是線下籤售會,跟偶像互動的機會實屬難得,主辦方會販賣籤售和圍觀兩種名額,比如籤售名額30人,觀禮人數150人,粉絲爲了提高中獎的概率,就會大量購買專輯。

小鹿表示,一張一百多的專輯,粉絲買幾十、上百張沒有中籤都是很正常的事,她見過最誇張的男團seevteen的「壕姐」一擲千金,為愛豆購買了20萬的專輯銷量。按照一張專輯毛利潤60%—80%的成本來算,一場籤售會能帶來的專輯銷量也是天文數字。

因為中籤的不容易,籤售會還滋生出了另外一個產業,就是中籤cutline,比如籤售會招募截止時間前,黃牛會放出一個沖銷量數字,粉絲根據這個數字購買能大大提高中籤率。身處這種堪稱奇觀的產業鏈當中,粉絲並不是不知道自己被割韭菜,但是小鹿表示:「這就是姜太公釣魚,願者上鉤」。

爲了維繫住粉絲的熱情,韓團偶像會在籤售會現場唱跳、戴各種頭紗配飾,擺出粉絲希望的各種pose,配合講甜蜜營業的話,甚至會給一些雙向奔赴的福利。此前,女團IVE成員張元英的粉絲飛去韓國后,就被自己的愛豆在人羣中認出,此時再登上新聞熱搜,贏得一些好感,這類滿足粉絲的情緒價值的事件,早已屢見不鮮。

除了籤售會外,韓團飯圈隨之瘋漲的還有「小卡」這種商品,本來小卡只是專輯附贈的周邊,但是在炒卡客和黃牛的推波助瀾下,小卡已經成為一種「低買高出」理財產品。此前,BLACKPINK一張利潤幾毛錢的小卡能在咸魚炒到8000塊錢以上。

除了專輯卡外,「小卡」還有特典卡、籤售卡、周邊卡及打歌卡等。一般都是愛豆的非公開照片,玩的就是飢餓營銷的「稀缺性」。

網友科普小卡分類

小鹿介紹,一般韓團飯圈的炒卡有三個等級,最底層的粉絲是等價交換,微博超話就是交換的大本營。還有一些粉絲帶有投資性質,前期會大量收購小卡,等價格炒作上來之后拋售。

飯圈最頂層的就是籤售姐,這些「籤售姐」大都是留學生或者職業追星族,活躍在韓國和日本等地,「籤售姐」賺的是差價錢,提供在韓國代購專輯、代簽,現場給愛豆遞小紙條,錄視頻等服務。

這條產業鏈之完善,甚至還包括圍繞籤售會的、「韓團資深粉絲」提供的、全程付費諮詢服務,包括教給普通粉絲如何提高中籤率、現場如何穿搭、撩愛豆技巧等,甚至還會提供「你跟愛豆的關係」等塔羅占卜服務。

在各種人與平臺的推波助瀾下,籤售會的玩法越來越豐富,對於偶像產業本該是一件好事。然而,一些細節放到「圈外」,得到的會顯然是諸多的不解與之一。產業鏈當中的一些環節,本身就有灰產的不透明與曖昧成分,整個「產業」本身,還處於不能見光的半地下狀態。

內娛失業糊團,可以復刻「籤售會」嗎?

在國內,傳統內娛粉絲支持偶像的事業,一般通過三種途徑,一是購買明星代言的產品,二是購買偶像的雜誌或者電子刊,三是購買偶像的付費數字專輯或者實體專輯。源自韓國的籤售會模式,在內娛還屬於新鮮事物。

但是,隨着國家嚴控偶像選秀節目,國內經紀公司被迫面臨產業轉型的當下,已經好幾年未見蔡徐坤這樣的頂流。對經紀公司而言,手中的藝人長期不能變現,就只能是負資產,像藝人出走、資金鍊斷裂等現象,也不是沒有發生過。

這種背景之下,模仿籤售會模式,或許能夠成為解決危機的一種方法。

一直與韓流關係密切的樂華娛樂,去年就有所嘗試。10月,CEO杜華親自站臺旗下男團BOYHOOD籤售現場,與韓團不同的是,樂華嘗試把籤售卡的價格控制在19.9元,結果不會騙人,不僅現場排起長隊,低價籤售的熱點也在社交網站吸引了20萬+人的觀看。

BOYHOOD男團自22年出道后,雖然也參加了諸如《朝陽打歌中心》《亞洲超新星》等綜藝進行曝光,但是反響平平,一直沒有打出名氣。去年籤售會現場的現場爆火,似乎證明這種C端變現模式有潛力可挖。

男團BOYHOOD

更重要的是,隨着網紅經濟的興起,國內粉絲對偶像祛魅化已是常態。「偶像」概念傳入國內后這些年,其本身含義也在發生變化。

過去,偶像常常高高在上,強調稀缺性和神祕感;現在,偶像自己下場直播和粉絲聊天,甚至直播帶貨,都已經有過案例。在這種情況下,能夠與粉絲面對面相見,自然也是一種新的提供情緒價值的思路。

從長遠來看,籤售會模式不僅被更多藝人和公司所看好,也養活了相當多的「中間商」,產業效應初具。

比如像一直娛、KMStation、TOUFANS、Unipaz、數星星、楠藝這些中間平臺公司。過去幾年,一直娛app一直打着要做粉絲經濟領域社區電商的口號,長期幫海內外公司鏈接資源,做偶像經濟的C端付費,據悉,一直娛的app轉化率高達90%,客單價250元,復購率達到60%。

一直娛app

同時,流媒體平臺也在虎視眈眈地盯着籤售會和小卡模式。比如騰訊音樂,和朱正廷、王俊凱、黃明昊、姚琛、時代少年團等藝人合作推出了實體專輯和小卡,銷量反饋俱佳。

時代少年團實際專輯及小卡

但也有反對的聲音,比如哇唧唧哇旗下偶像的粉絲小Q表示,她不希望愛豆成為一個媚粉營業的工具,耽誤他登上更大的舞臺。即使現在愛豆是糊的狀態,但是最起碼有戲拍,如果愛豆開始媚粉,那她會當場脱粉。

這也能間接反映,籤售會或許能盤活一潭死水的內娛偶像市場,並且持續促進實體專輯的發展,但其中的隱憂也客觀存在。

比如目前來看,籤售模式依然存在大量的缺乏管理的「灰色地帶」,有些略帶賭博性質的消費,也有「割韭菜」嫌疑。在嘗試之后,「籤售會模式」究竟能不能在內娛批量複製,牽扯的原因還是有很多:它不僅考驗着各方面的運營能力,也在深處考驗着團體和偶像們的價值。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毒眸」(ID:DomoreDumou),作者:王彥心,編輯:周亞波,36氪經授權發佈。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