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5年33倍!股價碾壓英偉達和AMD,超微電腦(SMCI.US)憑什麼?

2024-01-24 23:57

AI熱潮之下,英偉達、AMD、微軟等熱門科技股作為資本市場常駐的「明星個股」,股價表現已是不俗。

但是,在超微電腦股價的亮眼表現面前,這些都不足一提。

5年漲33倍


自去年初以來,超微電腦的股價已上漲超過430%,漲幅超過了包括英偉達、AMD在內的其他熱門科技股,上周五,該股更是在一天內狂飆近36%,而且近幾個交易日仍在走高。

今年以來,超微電腦截至周三美股收盤股價漲幅已超60%。同期,英偉達的股價累計上漲20.9%,AMD累計上漲14.25%。

如果拉長時間來看,自2019年算起,超微電腦的股價至今已經上漲超33倍。這意味着如果投資者五年前以1000萬美元投資該公司,如今的價值近3億美元。

而英偉達的股價同期累計上漲16倍,AMD累計上漲8.5倍,蘋果累計上漲4.1倍,微軟累計上漲3倍。

股價上漲的同時,公司創始人梁見后的身價也是「水漲船高」。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梁見后的身價持有的超微電腦12%股份和額外期權價值33億美元。


受益於AI


那麼,超微電腦到底是一家做什麼的公司?

和英偉達黃仁勛、AMD蘇姿豐一樣,超微公司的CEO梁見后也是華人。

他畢業於臺北科技大學的前身、臺北工專的電機工程科,之后又赴美深造,取得德州大學阿靈頓分校電機工程碩士,並於1993年在加州聖荷西創立美超威,身兼總裁和執行長職務。

20年前,梁見后在看完災難片《后天》后,決定超微電腦應該專注於高效電源系統和組件,就是這個決定幫助他成爲了今天的億萬富翁。

超微電腦還是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硬件供應商,此前推出AI服務器。而且,梁見后曾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勢頭使超微電腦受益匪淺」。

在AI快速發展的當下,超微電腦的業績遠超預期。日前,超微電腦上調對2023年四季度的業績指引。

超微電腦預計,該季度的淨銷售額為36億至36.5億美元,遠超此前預測的27億-29億美元,分析師對此的平均預期是30.6億美元;調整后每股收益將在5.4美元-5.55 美元,高於此前預測的4.4美元-4.48美元。

對於上調的原因,超微電腦表示,市場和終端客户對其機架規模、人工智能和整體IT解決方案的需求強勁。

Wedbush分析師評論稱:「相信超微電腦的強勁趨勢是由面向AI的交易驅動的。」

同時,該分析師認為,雖然該公司的銷售主要取決於英偉達GPU的分配,目前,英偉達的產品依然供不應求,因此該公司的業績不應與英偉達的業績直接相關,但營收的上升是英偉達增長的樂觀信號。

巴克萊的分析師在報告中表示:「受GPU供應改善和AI需求強勁的推動,超微電腦可能在去年四季度交付了9000台AI服務器。」


業績強勁


股價狂飆之后,投資者總會有一個疑問:股價會不會已經到頂,估值會不會過高?

但是,這一問題在絕對的業績面前都不是問題。

超微電腦近幾年業績增速明顯。2019財年至2023財年,超微電腦營收的年複合增速為19.4%,淨利潤的年複合增速為72.7%。其中,2022財年、2023財年的業績有明顯加速,收入增速分別為46.06%、37.09%,淨利潤增速分別為154.92%、124.43%。

在超微電腦上調季度業績指引后,巴克萊也將其2024財年的營收和每股收益上調。

巴克萊預計在截至2024年6月30日的2024財年,超微電腦全年每股收益為22.02美元,營收140.1億美元。如果巴克萊的預測實現,超微電腦當前股價對應的估值僅有約21倍,遠低於其淨利潤增速水平。

投資公司The Financial Prophet預計,超微電腦2024財年營收最終有望上調到約130億至140億美元。基於對未來幾年的營收將遠高於市場預期的估計,超微電腦目前的估值仍處於較低水平。

不過,超微電腦也面臨一些風險。一方面,超微電腦並不是領域中唯一的玩家,且該公司在AI硬件方面存在利潤率較低的風險,激烈的競爭可能會導致利潤率瞬間壓縮。

此外,宏觀經濟因素、AI熱潮可能退卻等都可能成為問題。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