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1-24 10:54
文/樂居財經 許淑敏
「蠻少見的。」一名信託機構從業人員,評論天地源向廈門國際信託、陝西國際信託集中貸款融資案例。
1月17日,天地源發佈會議決議公告,其中提及通過兩項議案。
一是天地源計劃向廈門國際信託,申請總金額不超過4.8億元的信託融資,資金將用於公司下屬公司合規項目的開發建設,貸款期限不超過30個月,融資成本為年利率8.9%。
二是天地源計劃向陝西國際信託,申請總金額不超過4億元的貸款,用於公司合規項目開發建設,貸款期限為18個月,融資成本為年利率9.5%。
當前市場,信託機構以壓降地產相關融資為趨勢,大都不再涉及地產業務,但廈門國際信託、陝西國際信託依然為天地源項目開發提供貸款。
一時間,業內關於房地產信託融資的口子是否進一步放松,展開熱議。
但從落地情況來説,天地源獲得信託融資更像是個例,本身是國資,也有信託融資的基礎,與信託機構多有合作,此番也是持續性的融資動作。
當前普遍信託機構,對於涉房類融資性項目,基本敬而遠之,轉而發展服務型信託,尋求轉型。只是轉型之路漫漫,面臨涉房融資項目的巨大收益,能否能躲過「誘惑」,難以言清。
多重擔保「換錢」
「除非是央國企的項目還可以看看,其他民企地產風險太大」。對於當前涉及地產業務的信託機構而言,這種時候,主要看房企實力,對應項目以及相應抵押物等。
這些條件,天地源似乎都吻合。天地源是西安高科旗下的公司,國有企業、背靠大樹。
其為廈門國際信託提供的抵押物,包括西安越航置業以所持「蘭樾坊」部分住宅現房抵押擔保;旗下陝西東方加德建設以所持「萬熙天地」項目DK-2地塊、DK-4地塊部分商業用房抵押擔保;西安天地源房地產開發公司提供連帶差額補足。
而為陝西國際信託提供的是,以旗下西安天地源所持陝西藍天御坊置業100%股權提供質押擔保。
現房抵押、商業用房抵押,又有股權質押擔保,多重增信機制之下,廈門國際信託、陝西國際信託選擇提供貸款,也算是合理。
再加上,天地源顯示了銷售增長情況。近些年,天地源一直保持在百億銷售規模左右。2023年,其實現合同銷售金額114.95億元,同比增長6.39%,實現權益合同銷售金額100.08億元,同比增長9.71%。
更於2022年,天地源營收首次突破百億,達到105.52億元,同比增長52.01%。
但亦有疑惑的地方。比如天地源自身的經營狀況,並不理想,雖然營收、銷售有增長勢頭,但近兩年陷入「增收不增利」的循環,還一直頂着高負債的壓力。
2022年,營收百億的天地源,淨利潤僅為3.43億元,不增反降9.06%;2023年前三季度,天地源營業收入52.12億元,同比上升32.83%,而歸母淨利潤371.06萬元,同比下降94.53%。
如若從單季度看,2023年第三季度,天地源已經為虧損狀態,歸母淨利潤-2448.85萬元,同比下降141.52%。
至於負債情況,自2020年開始,其資產負債率便超過87%,此后一直居高不下。2023年前三季度,天地源總負債合計359.5億元,總資產409.8億元,資產負債率仍高達87.28%。
天地源現金流緊張,2023年前三季度,其經營性現金流為-6.8億元,上年同期為12.38億元。
去年中報上,天地源曾表示,隨着公司融資渠道拓寬,短期資金壓力或將得以化解。
其一直在尋求融資,去年5月國資委批覆了天地源向35名特定投資者非公開發行總額不超過12.5億元A股股票的申請,用於項目建設和償還金融機構借款。
而此番尋求信託融資,主要是爲了緩解短期資金壓力。
信託朋友圈
高負債,某種程度上代表着高風險。
這些年,不少房企都忙着降負債,提升資產運營質量。但天地源憑藉着融資優勢,依然在擴大負債。
2022年底,天地源的負債總額351.8億元,融資總額高達129.1億元。當年,天地源融資到賬95億元。
而且融資成本不低,2022年,天地源整體平均融資成本7.49%。對比典型房企的融資成本均值,則在5%左右。
與此同時,天地源財務費用也不斷上漲,2023年上半年,天地源財務費用同比上漲96%至6885萬元,主要原因為費用化利息增加。
不過,能在較為低迷的市場環境之下,保持着融資渠道的通暢,不得不承認天地源的融資能力,尤其是信託貸款方面。
天地源與信託機構之間,關聯不少。像是上述的廈門國際信託、陝西國際信託,與天地源也早有聯繫。
單從西安天地源的股權出質情況看,自2021年以來,已發生6筆股權質押操作,其中3筆質權人為信託機構。
2022年9月,西安天地源質押陝西東方加德建設開發有限公司5億元股權,質權人正是陝西國際信託。
另外,2022年8月,天地源曾公告稱,向陝西國際信託申請總金額不超過8億元的信託融資;2023年7月,天地源收到陝國投4.7億元信託貸款,截止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該筆貸款余額為5億元。
至於廈門國際信託,還與天地源合作過項目。
去年3月,西安天地源及西安不動產,與廈門信託共同出資成立天廈合夥企業,受讓西安天地源持有西安佳幸54%股權,共同開發旗下的高新宸樾項目。其中,廈門信託出資6.9億元。
但高新宸樾項目開盤銷售之前,天地源收購回西安佳幸54%股權,收購價款不高於14.58億元。
要知道,高新宸樾項目位於西安高新區核心位置,又有頂級商業加持,不缺熱度,首開即搖號。而廈門國際國際則在開盤之前,退出了項目。
可見,廈門國際國際所擔任的角色,更多是在於資金輸送,而雙方的利益牽扯,或許更為複雜。
還有百瑞信託,也與天地源共同投資設立了坊樾公司,合作開發永安華府項目。其中,天地源以持有的皓岳公司100%股權作價出資,其中5100萬元計入註冊資本,佔51%的股權,百瑞信託通過信託計劃以貨幣出資4900萬元,佔坊樾公司49%的股權。
通過這樣的方式,天地源以股權出資,而信託機構以貨幣出資,天地源無須擔憂資金問題,主要負責操盤項目。
對於資金短缺的天地源而言,這些信託機構幫助頗多。
在天地源的2023年中報上,關於廈門國際信託,已有兩項集合資金信託項目。而2023年7 月,其共收到廈門國際信託1.94億元信託貸款,截止財務報告批准報出日該筆貸款余額為5億元。
不止於此,天地源還與華潤信託、百瑞信託、中鐵信託、西部信託等多家信託機構設立了集合資金信託項目。截止2023年上半年,該等債券投資的期末余額共4157.77萬元。
壓降仍是趨勢
天地源接連獲得多筆信託貸款,一時間引發了市場熱議,甚至有的説法認為,房地產信託融資的口子有了放松的跡象。
但實際上,天地源更像是市場上的個例。當前普遍的信託機構,對於涉房類融資性項目,基本敬而遠之。
「市場上很多客户都不敢去碰地產項目,風險太大,行業低迷可能還得持續幾年。」這是多數業內的普遍看法。
前些年,房地產信託融資遭遇嚴監管,不得將信託資金違規投向房地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股票市場、產能過剩等限制或禁止領域。
直到2022年底,監管層發佈的「金融16條」,其中包括了「鼓勵信託等資管產品支持房地產合理融資需求,鼓勵信託公司等金融機構加快業務轉型」,可為地產項目合理融資提供支持。
但從落地情況來看,多數信託機構對於地產項目還是保持審慎態度。頭部的信託機構,正想盡辦法,處理地產風險資產。
像是金谷信託,提前出手對萬柳書院的債權資產,中信信託則將世茂「第一高樓」項目,掛網拍賣,而廈門國際信託,乾脆拿走了與正榮合作項目的公章,擔心出險企業影響項目預售。
畢竟資管新規之下,傳統的地產信託業務、地方城投平臺信託業務,不再是發展方向。信託業務當前分為新的三大類,即:資產管理信託、資產服務信託、公益慈善信託,引導信託行業轉型。
一頭部信託機構的業內坦言,公司目前明確徹底退出地產融資業務,畢竟不是監管倡導的方向,現在都是提倡做服務信託業務。
涉及地產的業務,多數是爲了紓困,信託機構也轉而走向服務信託方向。例如建信信託在業內首創了企業破產重整服務信託業務,在「預重整+破產重整」模式下通過信託方式化解地產項目風險。
其設立信託隔離項目公司,引入新的投資人並加強后續建設和銷售監管。
至於傳統的涉房融資業務,信託機構都是持續壓降規模。
樂居財經此前統計過,2022年20家典型信託公司投向房地產的信託資產,為6489億元,相比2021年的10131億,降低了35.9%。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資金信託總規模為16.44萬億元,同比上升9.52%,其中投向房地產的資金信託規模為1.02萬億元,同比下降2596.77億元,降幅20.28%。
但與此同時,不少信託機構也迎來轉型陣痛。絕大部分的信託公司,面臨着信託手續費下滑、投資收益縮水等方面的問題。
而短期帶來的壓力,或許是前述信託機構還繼續涉房融資業務的原因。
「但爲了短期利益再去做房地產類的業務,也並非長久之計」,上述業內對樂居財經不斷強調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