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原創精選> 正文

華盛早報 | 機構:港股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蘋果Vision Pro預售引爆,七年憋出最強頭顯

2024-01-22 08:19

  1. 國泰君安:港股紅利風格佔優,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
  2. 中國2024年首次LPR報價今日出爐
  3. 創新高!火爆不只是英偉達、AMD,還有Meta和超微
  4. 「緘默期」前夕,美聯儲官員給降息預期「潑冷水」
  5. 蘋果Vision Pro預售引爆,起價2萬5人民幣瞬間搶空,七年憋出最強頭顯

中國2024年首次LPR報價將於今日(1月22日)出爐

1月15日,MLF繼續實現「量增價平」續作,降息預期落空,因此市場普遍預計新一期的LPR報價將維持不變。另外,央行日前調整了LPR報價行,調整后的LPR報價行名單從上期的18家增加為20家,新增中信銀行和江蘇銀行,調整自1月22日起實施。

中美金融工作組舉行第三次會議

雙方就兩國貨幣和金融穩定、金融監管、金融市場、跨境支付和數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全球金融治理等議題進行了專業、務實、坦誠和建設性的溝通。會議還聽取了關於銀行業氣候壓力測試和各自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G-SIBs)處置機制的匯報。雙方同意繼續保持溝通。

「緘默期」前夕,美聯儲官員給降息預期「潑冷水」

最近幾天包括戴利在內的美聯儲官員打壓了市場對今年即將大幅降息的預期。幾位美聯儲官員本周強調,即將公佈的數據將指導他們決定何時降息,並明確表示他們還沒有看到足夠的證據開始降息。與此同時,美聯儲官員下周將進入會前「緘默期」,美聯儲將於北京時間2月1日晨間公佈最新利率決議。交易員們正在迅速重新定價他們的降息預期。投資者對美聯儲今年的降息預期下調至5次,而在2023年底原本預計今年將降息6次。其次,美聯儲3月份降息的可能性大幅下降,美聯儲第一季度降息25個基點的可能性降至48%,而就在幾周前,市場還幾乎完全定價了美聯儲3月降息的可能。相比之下,政策制定者在去年12月公佈的最新點陣圖季度預測便暗示,2024年將降息三次,即降息約75個基點。

國泰君安:港股紅利風格佔優 進一步下探空間有限

國泰君安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港股市場盈利前景信心較弱,期待更多的政策支持;在信心修復過程中,市場對海外風險事件更加敏感,港股因此受到壓制處於歷史底部。往前看,港股大概率底部震盪向上,紅利風格佔優。港股由底部進一步下探的空間有限;隨着國內經濟企穩,海外流動性逆風逐漸減弱,港股底部回升的趨勢確定。

美股被動基金規模超越美國主動基金

晨星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美國被動基金資產總規模為13.293萬億美元;同期,美國主動基金資產總規模為13.234萬億美元。美國股票基金規模佔據絕對大頭,其中主動型股票基金總規模為5.368萬億美元,被動型股票基金總規模為8.009萬億美元。

美國消費者信心躍升,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降至2020年以來最低

美國12月消費者信心大幅超預期,創2021年以來新高,消費者對未來一年的通脹預期降至2.9%,人們的長期通脹預期創四個月新低。

美銀基金經理調查:「軟着陸」預期創9個月新高

79%的機構投資者預計2024年經濟將出現「軟着陸」或「不着陸」,推動對美股的樂觀情緒,自2021年6月以來首次出現市場更看好小盤股的情緒。

紅海危機持續 報告顯示全球供應鏈受損程度超疫情早期

丹麥「海運情報」諮詢公司近日表示,運輸時間和成本的增加已導致航運市場上的有效運力明顯縮減。該公司警告稱,全球供應鏈的受損程度已超過全球新冠疫情初期。丹麥「海運情報」諮詢公司的一份最新報告顯示,去年12月,紅海海運每周的運力指數較年平均水平下降了57%,超過了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初期的47%降幅。

該公司負責人稱,這是有記錄以來的第二大降幅。只有2021年3月超過這一降幅,為87%。當時重型貨輪「長賜」號在蘇伊士運河新航道擱淺6天,造成了蘇伊士運河150多年曆史上最嚴重的堵塞,數十億美元的貿易陷入停滯。報告認為,紅海商船頻繁遭襲對全球供應鏈造成嚴重衝擊,超過了新冠疫情初期對全球供應鏈的影響。

相關標的: $KEX  、 $MATX  、 $ZIM 、  $SBLK  、中遠海控、東方海外國際、中遠海能、海豐國際、中國外運、太平洋航運、中遠海運港口

上周五,美股三大股指全線收漲,道指漲1.05%,納指漲1.7%,標普500指數漲1.23%。其中,道指、標普500指數均創收盤歷史新高。

科技股中,英偉達漲4.17%,續創歷史新高,特斯拉漲0.15%。中概股多數下跌,世紀互聯跌7.56%,碩迪生物跌6.64%。全周,道指漲0.72%,標普500指數漲1.17%,納指漲2.26%。

創新高!火爆不只是英偉達、AMD,還有Meta和超微

2024開年,美股科技股在經歷短暫的回撤后,財報季前夕再度齊齊暴漲,多隻納指權重股已經收復2022年熊市的失地。英偉達收漲4.17%,再創歷史新高,股價逼近600美元。AMD收漲7.11%,也創歷史新高。META、超微電腦也同時創新高。

負債1092.8億美元!蘋果成全球負債第二多的科技公司

根據最新調研數據顯示,蘋果公司目前負債已經達到1092.8億美元(約7879億人民幣)。這一數字僅次於亞馬遜,是全球第二大的科技公司。此外,甲骨文排第三、IBM第四、微軟排五、騰訊第六、Intel第七。在全球負債公司總排名中,蘋果公司排名第50位,但分析認為其債務處於健康閾值內。

蘋果Vision Pro預售引爆,起價2萬5人民幣瞬間搶空,七年憋出最強頭顯,革命空間計算

媒體稱,開售五分鍾內,Vision Pro的預訂服務器就被擠爆,很多人的訂單都無法處理。由於初期備貨不足,開訂18分鍾后庫存就已售罄。開售后半小時內下訂單,所有規格的Vision Pro到貨時間均需等到六到七周以后。開訂2小時后,發貨日期已經排到3月甚至4月。有報道稱,國內某電商平臺的Vision Pro代購價基本都要在3.5萬元到7萬元不等,且無法保證首批貨源以及第一時間帶回。

巴菲特「行蹤」被曝光:每天都在買入日本五大商社

據券商中國,近日,日本五大商社之一的住友商事株式會社社長兵頭誠之向媒體透露,股神巴菲特領導的伯克希爾公司正在加碼五家公司的股票,而且巴菲特的持股每天都在增加。兵頭誠之的表態,或許向外界透露出巴菲特已經與五大商社商討加碼計劃。兵頭誠之表示,伯克希爾是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更是公司的投資者,雙方能為彼此帶來商業機會。值得注意的是,自巴菲特的伯克希爾開始持有五大商社以來,日本五大商社股價集體狂飆,頻頻刷新了歷史新高,至今股價已經大漲一倍多。

AI帶動存儲需求,三星電子、SK海力士及美光2024年上半年稼動率全面調升

三星第一季自77%上修至81%,第二季將續由85%上修至89%;SK海力士第一季由92%上修至94%,第二季續上修至95%;美光 $MU 第一季則由95%上修至98%。

美國法官質疑SEC對證券的定義過於寬泛,態度似乎傾向於駁回SEC監管,花旗大幅上調Coinbase目標價

SEC於去年6月起訴Coinbase  $COIN ,稱其為未註冊的證券經濟商,Coinbase在8月提交駁回動議,主張SEC沒有監管加密貨幣交易所的法定權力。儘管並未當庭做出裁決,但法官態度似乎傾向於支持Coinbase的駁回動議。聽證會結束后,花旗將Coinbase目標價從90美元上調至151美元。

「減肥神藥」提價

諾和諾德  $NVO 旗下的Ozempic價格上漲了3.5%,禮來旗下的Mounjaro價格上漲了4.5%。

招金礦業獲大股東增持,持股比例升至37.24%

招金礦業公佈,於1月19日接到控股股東招金集團通知,於1月4日至19日期間增持公司276.15萬股H股股份。增持后,招金集團持有公司總股本由約37.16%增至約37.24%。公司認為,招金集團本次增持充分顯示彼對公司價值的高度認可,並對公司未來整體業務發展及增長潛力充滿信心。

美圖公司:預計2023年淨利約3.30億-3.70億元 同比增長約200%至230%

美圖公司公告,預計本集團將可能於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根據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錄得約人民幣3.30億元至人民幣3.70億元之間的本公司擁有人應占經調整淨利潤, 相較於本集團截至2022年12月31日止年度約人民幣1.11億元的本公司擁有人應占經調整淨利潤,同比增長約200%至230%。

「零售之王」招行2023年度業績快報出爐,去年淨利潤同比增長6.22%,資產總額達到11萬億元

招商銀行發佈業績快報,2023年實現營業收入3391.23億元,同比下降1.64%;淨利潤1466.02億元,同比增長6.22%;基本每股收益5.63元。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不良貸款率0.95%,較上年末下降0.01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437.70%,較上年末下降13.09個百分點;貸款撥備率4.14%,較上年末下降0.18個百分點。

微盟集團公告稱,終止轉讓上海微盟超50%股權,公司將適時回購股份。同時,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孫濤勇,計劃適時進一步增持公司股權。

東方甄選股東會透露,與輝同行是東方甄選100%控股,所有業績和利潤都歸屬東方甄選,所有人員的薪酬架構和原有體系基本一樣,絕不存在像MCN公司那樣的薪酬模式。目前為止,與輝同行的業績和盈利情況都非常好。

加科思-B(01167)在2024 ASCO GI大會公佈戈來雷塞治療胰腺癌等實體瘤臨牀數據

 

港股財報

環康集團

美股財報

美國聯合航空 | 盤后

羅技 | 盤后

美股新股

Haoxi Health Technology Ltd.  $HAO 

以上是今天的華盛早報,歡迎留言討論,祝您投資順利!

風險提示: 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亦可跌,更可變得毫無價值。投資未必一定能夠賺取利潤,反而可能會招致損失。過往業績並不代表將來的表現。在作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投資者須評估本身的財政狀況、投資目標、經驗、承受風險的能力及瞭解有關產品之性質及風險。個別投資產品的性質及風險詳情,請細閲相關銷售文件,以瞭解更多資料。倘有任何疑問,應徵詢獨立的專業意見。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