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1-12 08:09
智通財經APP獲悉,本周PERC電池片價格終於迎來小幅觸底反彈。據InfoLink披露的最新數據,本周P型電池片成交價格出現一分錢的漲幅,M10尺寸和G12尺寸價格均來到每瓦0.37元至0.38元的價格水平。西安工程大學產業發展和投資研究中心主任王鐵山稱,此次漲價主要是由於近期電池價格不斷下行使不少企業在成本線以下運行,導致部分企業開始控產。而根據目前的市場情況來看,預計電池價格還將經過一段時間的低位盤整。
2024年伊始,光伏產業鏈價格喜憂參半,最新數據顯示,硅料價格止跌,P型M10硅片反彈,但組件端價格還在探底。特別是N型TOPCon組件,其成交均價正式跌破1元/W。1月9日,中國電建42GW、華潤電力1.56GW光伏組件集採開標,共計約56家組件企業參與投標,報出了P型0.806元/瓦、N型0.87元/瓦的最低價,此前市場一度認為1元/W已是組件跌幅極限,再跌全產業鏈都將虧損。
InfoLink分析稱,儘管在當前價格下廠家仍缺乏盈利能力,但電池價格的反彈仍給生產企業帶來了一線曙光,結合當前行業低位庫存水平與減產規劃的判斷,后續價格仍有望呈現微幅上行,實際的價格走勢仍需關注組件廠家的接受程度。
近年來,光伏市場割裂狀態越來越明顯,一邊落后產能嚴重過剩,一邊先進產能供應出現不足。一邊低端產品庫存堆積,一邊高端產品供不應求。光伏主產業鏈自上而下均處於大混戰狀態。當前光伏行業正處於脱離P型時代,邁向N型時代的關鍵過渡期。P型產品逐步退出市場,導致P型硅料、硅片、電池、組件價格均全面潰敗,相關企業不得不停產,技改,適應新變化,求得生存。
有觀點指出,在融資收緊、「價格戰」持續以及產能大擴的背景下,2024年整個行業的擴產節奏將放緩。不過,亦有企業的策略是逆周期擴產。例如在硅料端,通威股份和大全能源在2023年12月份相繼拋出了百億擴產計劃,逆勢加碼硅料產能。
業內人士表示,2024年,國內光伏產業仍需經歷價格低位磨底、產能加速出清的過程,這將比拼各企業的成本能力。
從二級市場來看,今年以來,光伏板塊整體表現持續承壓,不少公司股價跌幅更是超過50%。分析人士認為,創新仍然是光伏產業的重要驅動邏輯,也是有望帶動板塊出現拐點的重要因素。而在光伏產業的眾多創新、升級方向中,電池片的升級也是最主要的,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晶硅太陽能電池已十分接近其理論轉換效率極限,而近期BC電池技術備受矚目。
BC電池技術簡單來説就是將電池的電極集中在電池背面,使其正面沒有電極遮擋,可接收陽光照射的面積更大,從而提高轉換效率,以實現更大的發電量。BC作為一種平臺型技術,可與PERC、TOPCon、HJT等主流電池技術結合,獲得更高的轉換效率。
作為重要的光伏電池技術,各大廠商均加大了對BC電池的佈局——2023年12月19日隆基綠能宣佈以HBC技術刷新單結硅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后,愛旭股份緊隨其后發佈業內首款雙面BC組件,以填補集中式電站市場空缺。
根據TaiyangNews 2023年11月最新發布的全球組件效率排名,搭載BC電池技術的組件在效率端優勢顯著,其中愛旭股份的ABC白洞、隆基綠能的HI-MO 6分列第 一 、 二 ,Maxeon的Maxeon 6、國電投的ANDROMEDA 3.0位列第四、五,前五名中BC電池組件佔據四席。
「新技術是推動行業進步的核心驅動力,技術領先的企業有望持續受益。」萬聯證券表示,2024年仍將是光伏行業內部出清的一年,落后產能加速淘汰,新產能擴張速度或許不及預期,一些企業觀望態度明顯。但從中長期來看,產能出清有利於行業良性健康發展,更有利於行業形成頭部效應,伴隨着光伏行業市場化調整,后期行業也將更加健康發展。
相關概念股:
協鑫科技(03800):公司主要從事為光伏業內公司製造多晶硅及硅片,以及發展管理及營運環保發電廠,是國內硅料四大巨頭之一。協鑫科技持續擴張顆粒硅產能,預計2023-2025年硅料產能將分別達到30/40/50萬噸。
新特能源(01799):公司主營多晶硅生產、向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及系統提供工程建設承包服務以及太陽能和風能發電廠的運營。2023年11月上旬,國信證券(香港)發佈研究報告稱,當前硅料價格或已接近底部區域,儘管供需格局扭轉尚需時日,但新特能源股價對市場悲觀預期已有較為充分的反應。
福萊特玻璃(06865):2023年11月13日,該公司董事會審議通過議案,同意公司全資孫公司印尼福萊特光能有限公司總投資約2.9億美元在印度尼西亞中爪哇島建設2座日熔化量1600噸光伏組件蓋板玻璃項目,本項目包含玻璃生產線及其配套加工生產線。
信義光能(00968):2023年12月末,花旗發佈研究報告稱,儘管第四季行業需求疲弱,但信義光能仍保持健康的庫存水平,降價壓力較小型同業少。該行維持對其「買入」評級,預期公司光伏玻璃的毛利將於2024至2025年有所改善,因屆時行業產能增長料較低(料今年按年增長27%);隨着季節性需求回升,估計公司季度毛利率可能會從明年第二季觸底。現估值相當於預測明年市盈率7.9倍及市賬率1.1倍,均屬2013年上市以來紀錄低,對其目標價由10港元下調至5.6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