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開年股價「五連跌」,核心品種積極數據難救康諾亞-B(02162)?

2024-01-11 17:01

作為康諾亞-B(02162)旗下研發進度最快的產品,IL4R單抗CM310的商業化進度一直都是業界和投資者關注的焦點。趕在2023年的年末,康諾亞也披露了該產品的最新進度消息。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12月27日盤前,康諾亞披露了其1類新葯CM310重組人源化單抗(司普奇拜單抗)注射液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III期臨牀研究已完成雙盲治療期數據揭盲及初步統計分析,臨牀數據達到主要終點。

消息披露后,康諾亞股價迎來股市三連漲,最終在12月29日以2.29%的漲幅收官2023年。然而2024新年伊始,市場對其態度直接來個180°轉變,1月2日至8日,康諾亞股價遭到「五連跌」,股價下探至最低40港元,如果從上年11月8日的區間高點64.8港元算起,2個月內康諾亞股價最大跌幅達到38.27%。

image.png

IL4R單抗前狼后虎,商業化空間被壓縮

作為國內IL4R單抗賽道雙子星,康諾亞和康乃德生物其實面臨的問題都一樣,即前有大單品度普利尤單抗,后有國內一眾IL4R單抗追趕。無論這兩家的產品誰成為「國內第二」,獨家的商業化窗口期都不算太長。

實際上,在此次CM310的III期臨牀結果披露前,康諾亞遞交的司普奇拜單抗上市申請就在去年的12月7日獲受理,當時獲批的適應症為用於治療外用藥控制不佳或不適合外用藥治療的成人中重度特應性皮炎。除特應性皮炎外,康諾亞還在推動CM310探索針對鼻竇炎、哮喘等多項適應症,而此次公司披露的便是CM310治療鼻竇炎的III期數據。

image.png

據智通財經APP瞭解,此次III期臨牀研究主要用於確證CM310在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患者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該研究共納入了180例受試者,以1:1的隨機比例分別接受CM310 300mg和安慰劑治療,每2周一次,雙盲期共治療12次,共同主要終點是治療24周鼻息肉評分(NPS)及鼻塞評分(NCS)較基線變化。研究結果顯示,III期臨牀試驗數據結果積極,共同主要終點均完全達標,CM310組皆優於安慰劑組,具備高度顯著的統計學差異(P值均<0.0001),且安全性良好。

此外,公司表示將在今年年內向NMPA藥品評審中心(CDE)遞交CM310治療慢性鼻竇炎伴鼻息肉的上市許可申請。

不過,在CM310的商業化道路上,康諾亞始終繞不開與度普利尤單抗的正面競爭,加之近年來賽諾菲在BTK抑制劑等產品上研發失利,且公司本身也在裁員瘦身,其押寶度普利尤單抗的趨勢正不斷增加。從競品角度來看,雖然在鼻竇炎領域,CM310與度普利尤單抗並非頭對頭研究,但從有效性和安全性來看,二者均有顯著改善鼻竇炎患者的功效,二者真正的差距或在於商業化銷售能力。

作為TH2通路領域最成功的靶點,再生元/賽諾菲的度普利尤單抗已獲批AD及哮喘等適應症。去年慢性蕁麻疹、COPD成功后,華爾街將其未來的銷售峰值上調至近200億美元,預計2023年破百億歐元,佔據大適應症且在通路上不斷擴展適應症。

另外,度普利尤單抗在國內上市僅5個月即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併成為新版醫保目錄中唯一一個治療中重度特應性皮炎的靶向生物製劑。度普利尤單抗2022年銷售額已飆升至18億元以上,今年則有望超過35億元,足以説明該產品在商業化層面上的領先。

此外,除了度普利尤單抗外,阿斯利康、康方生物、康諾亞、荃信生物、麥濟生物及恆瑞等多家廠商都在佈局IL-4Rα靶點,且康方生物、智翔金泰、荃信、恆瑞醫藥等的IL-4Rα產品也都已經完成或進入臨牀II期,研發進度上較康諾亞僅落后不到2年時間。

也就是説,至少在AD適應症領域,未來CM310面臨的競爭或異常激烈。

image.png

至於在鼻竇炎適應症方面,雖説目前度普利尤單抗國內獲批的適應症中尚無鼻竇炎適應症,但其在國外已獲批用於治療特應性皮炎、哮喘、慢性鼻-鼻竇炎伴鼻息肉,並且還有多項關鍵III期和註冊性臨牀研究正在進行中。

待以上適應症在國內陸續獲批,度普利尤單抗對國產IL-4Rα產品的先發優勢或將進一步拉大,而后續多家國產品種的上市也可能會壓縮康諾亞CM310的商業化空間。

BD交易的「回血」路能否走通?

在近年港股18A投資越來越看中公司資金面的情況下,2023年的康諾亞估值一直被壓制,即使在2023年上半年通過控制成本、強化BD等手段實現盈利也未能穩定拉回估值。

去年上半年,康諾亞實現收入3.27億元,同比增長227%;期間利潤達到1814.5萬元,同比增長1807%;股東應占溢利4696.7萬元,同比增長761.2%。公司以此成為港股18A企業中為數不多的盈利公司。

但與多數依託商業化產品和成本控制實現盈利的創新葯企不同,康諾亞並無商業化產品,收入主要來自向AZ授出相關許可證的合作收入。去年年上半年,康諾亞與阿斯利康就全球首個進入臨牀的CLDN18.2靶點ADC產品CM901達成了超10億美元海外授權大單。

根據此次合作協議,KYM Biosciences(康諾亞非全資附屬公司)將先收取6300萬美元的預付款,這也是康諾亞當期營收和利潤的主要來源。但值得一提的是,若不能在下個財季達成新的開發里程碑,康諾亞在尚無商業化產品的情況下,公司盈利水平后續或被「打回原形」。

另外,除了核心品種CM310外,康諾亞的其他管線產品雖然差異化創新能力較為顯著,但奈何遠水解不了近渴,難以撐起公司短期的盈利預期。

image.png

不過,除了與AZ交易的CM901外,康諾亞圍繞TH2通路深化,其TSLP單抗CM326的進度達到全球前三;MASP-2單抗CM338的研發進度也達到國內第一,數據最快在今年初步讀出;CD38單抗CM313雖受更換劑型影響血液瘤臨牀進展,但仍是國內進度前二。以上產品雖難成為康諾亞短期接續的重磅品種,但均有一定的BD交易潛力,如果之后康諾亞能給這些產品找到好買家還賣個好價錢,或許不失為給公司盈利添彩的重要方式。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