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熱門資訊> 正文

港股止跌,低費率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收漲0.54%位居同類前列!機構:壓力下已確認底部區間

2024-01-04 19:03

行情圖

  2024年1月4日,恆指收平止跌,恆生科技指數小幅收漲0.23%,指數成分股漲少跌多。漲幅方面,東方甄選大漲超4.7%,理想汽車漲超2.2%,嗶哩嗶哩、百度集團、攜程集團漲超1.9%,聯想集團、阿里巴巴、網易等漲幅居前。跌幅方面,華虹半導體、京東健康跌超2%,金蝶國際跌超1.9%,商湯、快手、平安好醫生跌超1.7%,蔚來、美團、騰訊控股跌超0.6%。


ETF方面,受權重股提振,全市場費率最低的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高開低走,尾盤拉昇,收漲0.54%,高居同類漲幅Top2。

  港股近期雖然盤整,資金借道ETF佈局熱情卻依舊持續。截至2024年1月3日,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最新融資余額已達1796萬元。

  南向資金方面,1月4日,南向資金當日淨買入21.51億港元。

  【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標的指數成份股最新動態】

  東方甄選:火爆!4天帶貨超2.7億元!歲末年初,農產品直播機構東方甄選的一場獨具八桂特色的直播活動,讓廣西好物和廣西文旅受到全國網友關注。2023年12月28日至31日,東方甄選團隊在廣西舉辦為期4天的直播活動。第三方數據平臺顯示,4天期間直播間總觀看人次突破1.1億次,總銷售額達2.76億元。

  理想汽車:周銷量達1.41萬輛,今年衝擊月銷10萬台目標。理想汽車公佈 2023 年最后一周的銷量,達到 1.41 萬輛,月銷量突破 5 萬輛,連續蟬聯新勢力銷量榜冠軍。在中國市場新能源品牌銷量中,理想汽車排名第四,成為榜單中最高的中國豪華品牌。全年共交付 37.6 萬輛,成為中國新勢力車企首次突破 30 萬輛年交付大關。CEO 李想表示,2024 年將衝擊年銷 80 萬台、單月銷量 10 萬、單車型單月銷量 3 萬和建成 2000 超充的目標。

  騰訊控股:摩根士丹利發佈研究報告稱,維持騰訊控股(00700)「增持」評級,預計今年經調整淨利增長30%,目標價430港元。大摩相信,市場對網遊意見稿的反應過度,認為短期催化劑包括,潛在規定放寬、《元夢之星》的強勁表現和主要遊戲推出,以及MOBA(多人線上戰鬥競技場遊戲)的收入轉勢。

  小米集團:小米SU7正式亮相。小米集團舉辦小米汽車技術發佈會,正式公佈小米汽車五大核心技術——電驅、電池、大壓鑄、智能駕駛以及智能座艙,從底層核心技術開始,重新定義汽車工業的技術棧。小米汽車首款作品——定位「C級高性能生態科技轎車」的小米SU7也進行了「預發佈」,外觀設計、性能、續航、安全等細節首次公開亮相。整車按照視覺黃金比例設計,3倍輪軸比,2倍輪高比,1.36倍寬高比,營造出歷久彌新的經典車身比例。

  【國信證券王學恆:港股具備底部特徵,修復行情已展開】

  國信證券首席分析師王學恆認為,港股在經歷了遊戲徵求意見稿之后,並未創新低,這説明流動性的預期改善加上低估值,已經在壓力下確認了底部,目前大概率已經走在修復的早期階段。

  王學恆認為,12 月份,恆生指數漲幅為 0%,雖然沒有上漲,但是其中有特別值得重視的地方。12 月 15 日受到美聯儲表態 2024 年降息 3 次的影響,港股大漲 2.4%,12 月 22 日由於恆生科技指數受到遊戲板塊相關意見稿影響,下跌了1.7%,其中騰訊、網易當日分別下跌了 12.3%和 24.6%,但隨后,指數並未創新低。這充分説明港股遇到較大利空已經不再敏感,即資金面的正面影響要高過基本面的利空影響,這是典型的大盤底部特徵

  王學恆在研報中旗幟鮮明繼續推薦恆生科技:恆生科技是諸多行業指數中EPS上修較為顯著的一個板塊,ROE持續改善已經初具效果,企業的商業模式相對穩健,也代表了中國造車/無人駕駛、互聯網/AI大模型、芯片等未來發展方向,雖然遊戲新規正式稿尚未落地,但我們相信其初衷是規範行業健康發展,而隨着悲觀情緒的釋放,我們認為遊戲板塊與2021年的運營商相似,或開啟中長期的慢漲行情。

  (來源:國信證券《港股1月投資策略》)

  來源:國信證券

  【第一上海:港股謹慎氛圍已凝聚,形成反覆回升走勢】

  第一上海金融認為,港股已連跌了有四年,市場謹慎的氛圍已植根難以馬上迅速的恢復扭轉過來。然而,也正是因為已持續跌了四年,在經歷了深度調整后,恆指現時的估值已足夠低的了,正如他們指出,已具備好見底的條件。另一方面,由於FOMC的加息周期已完成,今年將逐步降息,相信資金流向是有利正處於低估值的港股。而事實上,從盤面的觀察,他們發現外資確實是有逐步迴流的趨勢跡象,對港股后市保持正面態度。(來源:第一上海金融《大市分析》)

  【華西證券:港股回購金額創新高,市場情緒有望回暖】

  2023年,港股市場整體回購金額創歷史新高。回購激增側面反映出多家公司對自身長期價值的肯定以及對當下公司股價被低估的判斷。2024年1月3日,多家公司繼續公告回購金額:小米集團耗資4921萬港元回購330萬股;騰訊控股斥資10.02億港元回購336萬股股份。

  華西證券認為,「回購潮」多出現在市場底部時期。當市場處於低位,公司回購股份是為向市場傳遞公司價值被低估的信號,彰顯對公司的信心,有助於提振市場情緒。在盈利預期改善以及多個行業迎來回購歷史高峰下,市場情緒有望回暖。(來源:華西證券)

  【估值窪地,港股或迎佈局良機!】

  從絕對估值和相對估值來看,港股目前均處於歷史底部區域,而恆生科技指數的估值更低,截止1月4日,恆生科技指數的最新PE(TTM)為17.18倍,近三年估值分位數0.69%,即低於近三年99.31%時間區間,進一步下行空間極度有限,港股位於高估值性價比區間,中長期配置性價比凸顯,並且伴隨加息周期進入尾聲,港股資金面流動性有望改善。


資料顯示,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綜合費率顯著低於市場平均費率,管理費僅0.15%,明顯低於主流ETF產品;較低的綜合費率意味着更好的投資體驗,越來越多的精明投資者秉承「省到就是賺到」的投資理念,選擇恆生科技ETF基金(513260)。(數據來源:iFinD,截至2023.9.30)

  恆生科技指數(HSTECH),是恆生重點旗艦指數,市場認可度高,優選港股市值最大的 30 家科技主題上市公司,匯聚眾多享譽全球的科技類創新型企業,覆蓋互聯網平臺經濟、造車新勢力、及先進工業等板塊,指數前10大重倉股包括騰訊控股、快手、京東集團、小米集團、阿里巴巴、理想汽車等。

  風險提示: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投資人應當閲讀《基金合同》《招募説明書》《產品資料概要》等法律文件,瞭解基金的風險收益特徵,特別是特有風險,並根據自身投資目的、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判斷是否和自身風險承受能力相適應。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謹慎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或本金不受損失。恆生科技ETF基金屬於中等風險等級(R4)產品,適合經客户風險等級測評后結果為進取型(C4)及以上的投資者。標的指數並不能完全代表整個股票市場。標的指數成份股的平均回報率與整個股票市場的平均回報率可能存在偏離。請投資者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以及集中投資於單一指數成分股的持有風險,請關注部分指數成分股權重較大、集中度較高的風險,請關注指數化投資的風險、ETF運作風險、投資特定品種的特有風險、參與轉融通證券出借業務的風險等;以上產品投資於境外證券市場,基金淨值會因為所投資證券市場波動等因素產生波動。境外投資產品風險包括市場風險、匯率風險和政治風險等。文中提及個股僅為指數成份股客觀展示列舉,本文出現信息只作為參考,投資人須對任何自主決定的投資行為負責。本文中的任何觀點、分析及預測不構成對閲讀者任何形式的投資建議。

風險及免責提示:以上內容僅代表作者的個人立場和觀點,不代表華盛的任何立場,華盛亦無法證實上述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原創性。投資者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前,應結合自身情況,考慮投資產品的風險。必要時,請諮詢專業投資顧問的意見。華盛不提供任何投資建議,對此亦不做任何承諾和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