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4-01-03 10:35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李貝貝 見習記者 胡雅文 北京報道
鋰電行業估值正處於歷史低位。
從東方財富鋰電池板塊366家上市公司來看,2023年有237家股價下跌,127家上漲。市佔率靠前的數十家企業都在下跌行列。在跌幅前5位中,派能科技和鵬輝能源赫然在列。
作為鋰電行業龍頭,寧德時代年跌幅24.82%,全年跌幅較2022年收窄8個點左右。總市值7182億元,蒸發近2400億元。
行業競爭加劇之際,新能源股在過去幾年的拉高又下挫是普遍情況。儘管面臨壓力,寧德時代在業績上依然保持了韌性。
鋰電板塊整體下挫
東方財富客户端顯示,鋰電池板塊2023年全年下跌11.08%,年末收報2749.62。從走勢看,前兩個多月震盪走高,最高點為3557.74。此后一路震盪下行,並於10月下旬出現2538.04的最低點。
板塊內如今共有366家上市公司,多數都在「飄綠」,共有237家下跌,跌幅從67.62%到0.33%不等,其中有16家跌幅超過50%;另有127家上漲,漲幅區間在0.15%到692.29%。
值得注意的是,市佔率靠前的10家A股鋰電池企業都在下跌行列。在跌幅前5位中,派能科技和鵬輝能源的跌幅分別為66.18%、63.66%。股價腰斬的還有億緯鋰能,排在13位,跌幅51.9%。
此外,孚能科技、南都電源排在44位、49位,跌幅分別為39.66%、39.25%;多氟多排在62位,跌幅為34.87%;欣旺達排在79位,跌幅達29.95%;國軒高科排在104位,跌幅為25.42%;寧德時代排在107位,跌幅為24.82%;比亞迪的全年跌幅相對最小,排在124位,跌幅為22.6%。
上海證券研報顯示,鋰電行業估值正處於歷史底部。從估值看,截至2023年11月3日,鋰電池(申萬)指數PE(TTM)為18.11倍,位於過去3年4.61%分位點,預計板塊走勢已充分反應市場悲觀預期。
寧德時代全年跌幅收窄
近一年,跟蹤新能源股的申萬菱信中證內地新能源主題ETF已累計下跌36.29%。東方財富網顯示,這隻基金覆蓋了鋰電池、光伏等多家新能源龍頭股,而它持倉最多的股票便是寧德時代,佔比超16%,持倉市值為5620萬元。
2017年,僅僅成立6年的寧德時代取代松下,成為全球最大的電池製造商。2018年,寧德時代登陸A股,發行價25.14元,對應總市值54.62億元。同年,寧德時代實現裝機23.4吉瓦時,國內市佔率41%,全球份額23.4%。
從2019年底開始,寧德時代的市值不斷攀升,並在2021年12月達到歷史高點。從不到50元/股增至382.68元/股。在兩年時間內,實現了7至8倍的漲幅,最高市值一度達到1.6萬億元,將比亞迪、松下和LG化學甩在身后。此后便是出人意料的股價腰斬之路。
從歷史估值看,在股價狂飆的那兩年,寧德時代的滾動市盈率從不到20倍漲至200多倍。如今,寧德時代的滾動市盈率已經來到17倍左右,接近2018年剛上市時的數值。東方財富數據顯示,從去年10月下旬開始,寧德時代的滾動市盈率就持續低於電池行業滾動市盈率。近來,兩者均有10倍左右的差值。
不過相對2022年,寧德時代2023年的跌幅已經收窄,24.82%的年跌幅相對收窄了8個點左右。
財經評論員張雪峰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高估值通常需要投資者對公司的未來前景有強烈的信心,認為公司能實現高於行業的增長率,利潤率也有提升空間。然而,如果公司的增長預期沒有得到滿足,或者市場環境發生變化,那麼現有的估值水平可能就會下降。
降價向客户返利
從整個行業來看,電池價格下降和不及預期的需求都給電池企業帶來了壓力,即使是市佔率第一的寧德時代也未能倖免。
西南證券研報顯示,動力電池方面,第三季度的動力電池系統單價已經來到0.9元/瓦時,較第二季度降價約0.05元/瓦時。三季度以來,主要原材料碳酸鋰價格出現進一步下跌。
2023年第三季度,寧德時代針對主要客户羣體開展返利計劃、增加產品讓利。與此同時寧德時代的毛利率並未下降,第三季度銷售毛利率為22.4%。
另一方面,寧德時代也在推動歐洲、北美等海外市場佈局。在業內人士眼中,海外市場是中國消化產能的必然去處,也是被很多企業寄予希望的增量板塊。據記者瞭解,僅匈牙利就吸引了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和億緯鋰能3家大廠。
2023年11月,歐洲第二大車企Stellantis集團和寧德時代宣佈雙方簽署諒解備忘錄,約定寧德時代將在歐洲當地向Stellantis集團供應磷酸鐵鋰電芯和模組,助力Stellantis在歐洲市場的電動汽車生產,雙方正探討以對等模式成立一家合資企業的可能性。
12月,寧德時代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德國工廠已實現電芯量產,匈牙利工廠也在順利推進。美國市場方面,寧德時代與福特汽車一度中止的合作也已經重啟,福特汽車表示將推進密歇根州電動汽車電池工廠計劃。
就海外項目相關問題,記者曾向寧德時代公關人員發送了採訪函,截至發稿之日尚未收到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