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資訊> 正文
2023-12-27 14:11
編者按:2023年,房地產行業處於弱復甦階段,整體呈現前高、中低、后穩的趨勢。回顧這一年,行業經歷房企出險、重組、退市等多種階段......為重塑信心,滿足合理融資需求、解綁購房限制措施等政策「大禮包」持續釋放,由此市場一些指標繼續呈現邊際改善跡象,有關部門表示,未來房地產市場形勢有望進一步趨於改善。年終歲尾之時,財經網地產帶來年終策劃——《盤道兒2023》,我們將盤點一年行業熱點,帶您感受房地產市場的風雲變幻。
正文:
2023年,房地產市場依舊處於深度調整階段,上市房企股價也長期處於低位。據克而瑞數據顯示,截至12月11日,A股上市房企股價相較於年初跌去20.86%,H股跌去34.26%。
不僅如此,在今年,退市成為很多高槓杆房企的最終宿命。據統計,截至12月27日,A股市場共有9家房企、H股共有5家房企已經退市,隨着這些房企們的黯然退場,行業出清還在持續、優勝劣汰步伐也在加快。
「排隊」退市
今年4月,港股市場迎來首家退市房企。
因未能於2023年3月19日或之前履行聯交所訂下的復牌指引,4月13日,新力控股上市地位被取消,從2019年11月登陸港交所至2023年4月被摘牌,新力3年多的資本旅程就此結束。
距離新力控股退市不到兩個月時間,又一家A股房企得到退市「宣判」。6月6日,*ST藍光因股價連續20天低於1元而觸及交易類強制退市情形被終止上市暨摘牌。據悉,根據《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9.2.1條規定,A股上市公司,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的每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公司股票可能被交易所終止上市交易。由此,藍光發展也成為今年首個從A股退市的房企。
隨后,A股房企退市名單一次次被拉長。從6月到8月,*ST中天、ST美置、ST粵泰、*ST宋都、*ST嘉凱、ST泰禾、ST陽光城、*ST海投接連被摘牌。截至發稿,A股已有9家房企完成退市,原因均為觸及「1元面值」退市條款。
一樣的退市危機也存在港股中,房地產行業下行,很多房企從去年開始就因無法按期完成審計程序等多方面因素無法按時刊發財報,並集中陷入停牌期。
根據規定,若持續停牌18個月,港交所有權將股份除牌。而南海控股、天山發展控股、嘉年華國際、三盛控股在2022年年初開始停牌后未能於規定日或之前復牌,分別於今年11月16日、12月6日、12月7日、12月27日被港交所勒令退市。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港股市場仍有銀城國際控股、祥生控股集團、佳源國際控股、大發地產、力高集團、匯景控股、新明中國、上置集團、大唐集團控股多家房企處於停牌狀態,上述房企大多數是在今年3月及4月停牌並將於2024年9月底屆滿18個月期限。
不過,與A股交易類強制退市沒有退市整理期相比,目前留給港股停牌房企的翻盤機會依舊存在。今年,就已有融創中國、世茂集團、景瑞控股、旭輝控股集團、佳兆業集團、當代置業、花樣年控股完成復牌。從這幾家復牌企業來看,披露年報積極完成復牌指引至關重要,當然同時還需企業加快債務重組速度,並在政策端利好的助力下加快銷售、打通融資渠道,以此來穩固企業經營與發展。
試圖「保殼」
除了退市已經塵埃落定的企業,目前,依然還有房企觸及「1元」紅線,提前鎖定面值退市。
12月26日晚間,*ST泛海發佈風險提示公告稱,截至2023年12月26日,公司股票收盤價連續十九個交易日低於1元/股,存在可能因股價低於面值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此外,ST世茂、中南建設近期股價也在1元附近徘徊。
而今年仍有不少在退市邊緣的上市房企不甘「躺平」,於是通過回購股份、股東增持、注入控股股東資產等方式試圖「保殼」。
其中,在今年5月,榮盛發展連續多個交易日站在「1元生死線」上,緊要關頭,5月26日早間公司臨時停牌,並在5月28日宣佈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持有的新能源公司盟固利68.38%股權,並表示收購有助於公司向多元化方向發展。
不僅如此,公司還在停牌期間宣佈,管理層計劃自6月9日起3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額合計不低於7565萬元,且不超過約1.2億元。在此背景下,榮盛發展自6月9日復牌后連續5日漲停,暫時解除「1元面值」危機。綜合今年下半年來看,榮盛發展的股價一直處於相對安全的位置。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榮盛發展並未完成增持計劃。企業在9月8日曾公告稱,自2023年6月9日至2023年9月8日,增持計劃時間已屆滿,由於未滿足增持條件,增持計劃未有實施。
為扛住退市大限,今年,實施增持計劃的還有金科股份、*ST泛海、ST世茂、*ST新聯、ST美置、*ST宋都等房企。
其中,由於股價大幅下跌,已嚴重偏離了公司基本面,金科股份控股股東金科控股計劃自5月23日起六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擬增持金額不低於5000萬元,且不超過1億元。截至6月5日,金科股份11位管理層合計增持公司股份144.27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0270%,合計增持金額為142.04萬元;同時,金科控股的控股子公司財聚投資已累計增持公司股份2167.91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4060%,成交金額合計1926.85萬元。
增持動作發生后,6月6日,金科股份以1.07元/股收盤,股價重回1元以上。當天,為護盤,企業再出手收購新資產並以停牌的手段將股價暫時鎖在「安全線」內。6月6日晚,金科股份發佈公告稱,擬以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金科控股子公司科易小貸持有的恆昇大業20%股權。同時,公司股票自6月7日開市起停牌。6月21日,金科股份復牌漲停,當日報收1.18元/股。
對於企業打響股價「保衞戰」,有業內人士表示,短期內,回購和增持可以支持企業穩定股價,但由於行業大環境仍沒有復甦,企業長期的股價能否止跌回升,仍然需要行業基本面的修復。更重要的是,企業要修復自身的造血功能,恢復正常運營,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文/黃寧